【摘 要】
:
页岩气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逐渐增大,且气体产出是跨越解吸、扩散和渗流的多尺度传质行为,其中扩散是沟通解吸和渗流的桥梁,但以往研究尚未对气体扩散能力的有效应力响应特征给予足够重视.为此,选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设计并开展了不同有效应力下的压力衰减实验,揭示有效应力变化对气体扩散能力的响应机制,提出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指数(ISSGD),以定量表征基于气体扩散能力的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气体扩散量随有效应力增加而降低,且变化前期快、后期慢;②随有效应力
【机 构】
: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页岩气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逐渐增大,且气体产出是跨越解吸、扩散和渗流的多尺度传质行为,其中扩散是沟通解吸和渗流的桥梁,但以往研究尚未对气体扩散能力的有效应力响应特征给予足够重视.为此,选用四川盆地南部地区(以下简称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样品,设计并开展了不同有效应力下的压力衰减实验,揭示有效应力变化对气体扩散能力的响应机制,提出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指数(ISSGD),以定量表征基于气体扩散能力的页岩基块应力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①气体扩散量随有效应力增加而降低,且变化前期快、后期慢;②随有效应力增加,大于50 nm孔缝气体扩散时间缩短;③基块岩样ISSGD为25.68%,应力敏感程度为中等偏弱,而裂缝岩样则表现出更强的应力敏感性.结论 认为,随着有效应力增加,页岩基质孔隙中扩散系数降低,但微裂缝中原先以黏性流、滑脱流为主的流动通道被压缩,气体流动方式逐渐以扩散为主,气体扩散系数增大,但总体输运能力仍明显降低,因此推荐川南地区页岩储层有效应力维持在17~30 MPa,有助于基块向裂缝稳定供气.
其他文献
分析了施工企业传统采购方式的短板,探讨了推行物资集中采购的现实意义与具体做法,以期支撑施工企业低成本运营战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通过理论及试验测试,研究陶粒级配、配比、水灰比等对以陶粒为吸声材料的声屏障吸声及隔声性能的影响,确定陶粒吸声材料声屏障声学性能的影响因素,旨在保证陶粒吸声材料声屏障面密度、吸隔声等性能符合《铁路声屏障工程设计规范》(TB 10505-2019)及《铁路声屏障声学构件》(TB/T 3122-2019)的要求.研究表明:陶粒的粒径越小,陶粒间的孔隙率越高,低频吸声性能及隔声性能越好;随着胶凝材料的增加,降噪系数逐渐提高,当水泥质量与陶粒质量之比达到0.13时,降噪系数达到最高,而后随着胶凝材料的增加,降噪系数
1.目的rn页岩气要实现经济效益开发,必须满足一些工程地质技术条件,含气量便是其中的一项.油田公司在钻井过程中需要实时获取实验数据,用以指导下一步工程措施.这对页岩含气量测试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手动排水采气测试方法精度低、劳动强度大,难以适应页岩气规模上产的客观需求.页岩含气量现场自动测试技术在减轻劳动强度、提供更高精度数据、保证测试连续性和持久性的基础上,实现了页岩含气量的自动、精准计量.
受储层非均质性、天然裂缝发育和层理等的影响,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时施工压力曲线形态复杂,所蕴含的大量信息难以被充分挖掘.为了准确表征水力压裂裂缝参数进而评价压裂效果,基于页岩气缝网压裂理论,采用套压、泵注排量、支撑剂浓度等实时数据,建立井底净压力折算模型,构建净压力斜率和净压力指数两个关键表征参数,动态划分净压力曲线阶段,用以描述压裂过程中不同裂缝延伸行为所对应的力学条件,识别出缝网延伸、裂缝延伸受阻、裂缝延伸正常、裂缝沿层理延伸、裂缝沿缝高延伸、液体快速滤失等6种裂缝延伸模式,综合形成了页岩气水平井缝网压裂
深层超深层页岩气井压裂时,受深部地层应力非均质性和“密簇”布缝的联合影响,多簇压裂中的水力裂缝难以同步起裂扩展,同时缝间强干扰作用加剧了裂缝非均衡延伸程度,矿场实践证实缝口暂堵压裂工艺可以有效调控多簇裂缝非均衡延伸,而构建深层超深层页岩气水平井缝口暂堵压裂裂缝调控模拟方法,可提高暂堵工艺实施效果.为此,基于岩石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和裂缝扩展理论、水平井分簇压裂中流量分配方程和暂堵球封堵方程,建立了深层超深层页岩气缝口暂堵压裂的裂缝扩展模型及调控模拟方法,并以中石化川东南丁山—东溪构造深层页岩气井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