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酸介导下连栽木麻黄根际微生物变化

来源 :生态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mi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福建省惠安赤湖国有防护林场3个不同连栽代数(第一代first rotation plantation,FCP;第二代second rotation plantation,SCP;第三代third rotation plantation,TCP)木麻黄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研究连栽木麻黄根系分泌物-酚酸种类及含量变化特征,并模拟根际土壤中各酚酸配比,探究酚酸类物质对木麻黄根际土壤关键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结果 显示:连栽木麻黄土壤中检测到香草酸、阿魏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和水杨酸5种酚酸类物质,平均配比为32∶6∶19∶5∶8,其总含量随着连栽代数增加而上升;其中,香草酸、没食子酸、对香豆酸和水杨酸在连栽土壤SCP、TCP中有所累积,但阿魏酸含量随着连栽代数增加而下降,差异不显著(P>0.05);模拟木麻黄根际土壤中平均配比的混合酚酸显著促进了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生长,其中水杨酸的促进作用最强;相反,该混合酚酸能抑制有益拮抗菌-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其中水杨酸的抑制作用最强.由此可知,木麻黄根系分泌物-酚酸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具有特异选择性,引起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进而导致连栽障碍问题.研究结果为缓解木麻黄人工林生产经营中存在的连栽障碍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是第三纪早期冰川的孑遗植物和世界上最古老的活化石之一,对研究古气候和物种变迁以及地理区系变化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桫椤在中国地区的111
以24 h为周期的生物活动的日节律,主要受到昼夜交替的影响.在缺乏昼夜波动的环境中,生物活动是否维持24 h的日节律,尚存在争议.本研究以恩克斯堡岛(74°54'S,163°39'E)繁殖
闽楠是濒临灭绝的珍贵树种,为了解N、P、K肥对闽楠幼苗营养吸收与利用的影响,探讨施肥对营养元素互作及生长的影响,以1年生闽楠裸根苗为试验材料,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
近年来,含氮化合物排放量迅速增加,并随着人口增长及城市化程度的提高而持续增加,这些氮元素以沉降的形式降落到森林生态系统中,对森林土壤碳通量产生深远影响,使氮沉降成为影响森林土壤呼吸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以安徽省万佛山麻栎天然林为对象,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采用LI-8100土壤呼吸仪测定土壤呼吸速率及土壤温湿度,探讨短期氮添加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其温湿度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0(对照)、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