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林校长学做校长

来源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ha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里交流读书心得时,不少教师都用激动的心情交流《窗边的小豆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从网上搜出后,忍不住一口气读完,这还不能罢休,又从同事手里借来,反复品读,进一步品味小豆豆的童年乐趣,进一步研究学习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
  小林校长真是一位懂孩子、懂教育的校长,他深谙孩子的心理发育特点,深谙教育之道,确实是一个按规律科学办事的好校长,什么规律?我认为一是孩子们的成长规律,二是教育规律。
  一、学校环境设计贵在符合孩子们好玩的天性
  小豆豆天生活泼好动,闲不住,就是因为好动管不住自己,总是影响同学们的学习,被学校退了学,转到巴学园———小林校长的学校。新的学校,立即就吸引住了小豆豆。
  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
  一般的学校,“大门都是气派的混凝土柱子做成的,上面醒目地写着学校的名字”,可是,巴学园,“这个新学校的大门却是用矮矮的树做成的,而且树上还长着绿色的叶子!”“的确,校门是两棵活的树。”
  教室呢,是废旧的电车改成的教室,“把司机的座位换成了黑板,把电车的长椅子拆了下来,换上了小学生用的桌子和椅子,桌椅朝着电车前进的方向摆放着。”这就是“电车教室”。
  校园不太大,四周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用来作为围墙,除此之外,巴学园校园里也有树,“巴学园的小学生们都在校园的这儿那儿,定下了自己专用的树,爬树的时候只爬这一棵。”“因为大家都定下了每个人专用的树,如果有的孩子想爬别人的树,就要说一声:不好意思,我打扰了。等人家同意后,才能爬别人的树。”
  学校环境的布置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试想,这样的学校环境怎能不受到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喜欢?
  二、教育活动设计贵在满足了孩子们好奇的心理特点
  小林校长深知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点,那就是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总是能满足孩子们的愿望,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去寻找答案。
  如,听说了学校又要来一辆电车,小学生自然而然想到了没有轨道,电车怎么来呢?是现铺轨道吗?可是铺轨道是不是又要拆掉好些房子?这些疑问困扰着孩子们,在孩子们的要求下,小林校长同意了孩子们的请求,“如果有人实在想看的话,要先回家问一问家长,如果家里人说可以,就可以在晚饭后,带了毛毯和睡衣到学校来。”正是小林校长的宽厚,让孩子们看到了巨大的牵引车运电车的情景,因为那时没有大型起重机,也让孩子们亲眼目睹了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下来,再挪到校园预定的一角,这一巨大工程,“在电车下面垫上了好几根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儿一点儿滚动,慢慢地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小林校长没有直接告诉电车怎样能来到学校,但是,在小林校长引领下,孩子们知道了滚轴,知道了滚动移动电车的原理。
  我想,这样的经历能够使孩子们得到更多快乐和更多有用的经验,这要比有问必答深刻得多。
  这使我联想到了我国与小林原作校长同时代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理念,他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有问必答,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陈鹤琴曾举例说: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郊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
  由此可见,小林原作在这种利用问难加以引导的方法,与陈鹤琴先生的主张如出一辙。
  其实,像这样的教育例子在书中也是不胜枚举的。再如,游泳,小林校长提示孩子们“如果有人带了泳衣来,当然可以穿上泳衣再游,而像今天突然决定游泳,大家没什么准备,那就光着身子游,也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为什么要光着身子呢?那是因为如果男孩和女孩觉得对方和自己的身体不一样,是很奇怪的事,那就不好了,而且,在别人面前拼命地掩藏自己的身体,是不自然的事。”因为学校里有残疾学生,所以,小林校长提示,“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
  事实的真相,真的如小林校长所说,是突然决定的吗?我觉得不尽然,因为小林校长特意让自己的儿子,一位体操专家,并不是学校里的老师,专门在学校里教游泳。小林校长只是通过这种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初步接受性的教育,对彼此的身体不感到神秘、好奇,把它当作很自然的事情,这在当时,应该说,是很先进的理念。二是让残疾学生消除自卑感,感到自己的身体也是很美丽的,鼓励残疾学生树立自信。
  三、教育方法贵在紧密结合了儿童的生活
  儿童主要生活在两个世界中,一是现实生活,不外乎吃、喝、玩、睡、学。二是童话世界,孩子梦一般的生活当中,有对妖怪的恐惧,有对仙女神仙的向往。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正是有机结合了孩子的生活世界,结合孩子们的生活世界相机进行教育。
  第一,先说孩子们的吃。读过这本书的读者,恐怕印象最深的就是午餐中的“山的味道”与“海的味道”,这让孩子们不但知道吃得要全面,还认识了不少山里产的和海里产的东西。最令我感动的是,如果哪位孩子带哪一种味道不足,校长夫人总是跟随着小林校长的检查,适时地补足相应的味道。
  第二,再说孩子们的晚间活动。孩子们和我们现在大多学校的学生一样,一般都回家。书中描写了小豆豆在学校的组织下的三次晚间活动,第一次是孩子们出于对电车的好奇,小林校长组织学生在学校里睡觉;第二次是暑假刚开始时,小林校长组织学生在学校里初次体验露营;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次,巴学园组织的试胆量的活动,小林校长是这样组织的,先是让愿意当妖怪的孩子们准备各自做的妖怪衣服,然后,妖怪们就埋伏到九品佛庙里的某个地方,剩下大约有三十个孩子,五个人分成一组,大家错开时间,一组一组地分别从学校出发,到九品佛的寺庙和墓地里转上一圈,再回到学校来。校长先生解释说,这是为了试一试大家能够忍受多大的恐惧,虽说是试胆量活动,但如果害怕了,中途回来也没有关系。结果,有趣的试胆量活动,使得从这天晚上以后,巴学园的小学生们就不再害怕妖怪了。因为,他们知道了,妖怪自己原来也害怕呢。   第三,谈谈巴学园的学。巴学园的上课方式,在书中也是用一个小节来讲述,一般的学校都是按照每个时间段,有顺序地上课。如,第一节是语文的话,就上语文;第二节课是算术的话,就上算术。可是这个学校却完全不一样。在第一节课开始的时候,女老师就把当天要上的所有的课,还有每一节课所要学习的所有问题点,满满地写在黑板上,然后说,下面开始上课,从你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吧。
  于是,小学生们就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先上语文也行,先上算术也行,都是可以的。所以,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在写作文,后面的位子上,喜欢物理的学生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每个教室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风景。这样上课的话,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够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地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果的上课方法。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能从自己最喜欢的科目开始一天的学习,会觉得非常开心。自己不喜欢的科目,因为在放学之前做完就可以了,也都能够完成。所以,上课的时候多半是自习的形式,小学生们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可以到老师那里请教,或者请老师到自己的位子上来,老师会耐心地讲解,一直到孩子们弄懂会止。然后,老师会出几道例题,这样就开始了新的自习过程。这是真正的学习,不会发生听课时心不在焉的情况。
  小豆豆他们才是一年级的学生,还不怎么会上自习,但即便如此,可以从自己喜欢的科目开始学习,这一点却没有变化。
  正是这样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活泼好动管不住自己的小豆豆,在新的学校,变得更加自在,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处处都以主人的身份,开始了学习生活。
  通过小豆豆的感受,让我一下子想到的曾经风靡一时的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主张,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中心,以儿童的兴趣为中心。当时,在美国,在中国,在世界,都曾刮起过这种旋风,但是,最后也走不下去了,以失败而告终。看看小林校长的巴豆园,这难道这不是杜威教育思想最好的范例吗?
  当然,这本书读后,还要说的有很多很多,仅从小林校长的教育理念来谈还远远不够。真正的教育还应像小林校长那样,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意、创意,让教育真正适合当下孩子的发展。一句话,跟着小林校长学做校长。
其他文献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春和中心小学创办于1919年,辖11所完小,校区占地总面积83271.25平方米,分布在193.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现有教学班109个,在校学生4556名,教职员工308名,是红塔区乡镇小学的一支重要力量。学校秉承“让每一个学生体验成功”的办学理念,倡导“进步就是100分”的教育思想,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工作主线,以“打造乡镇小学教育品牌”为办学目标,全面推
在现实的学校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对学生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上,很少研究对教师管理方式方法,也可以说是只研究如何使教师对学生实施有效的管理,而不研究如何对教师实施有效的管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工作主要实施者的教师应该是学校管理者首先关注和研究的对象,而成功管理就是以全体教师为主要对象的一种现代学校管理的新模式。本文就成功管理的基本内涵、实施依据和操作方式作一简要概述。    成功管理的
中小学校长都知道,教育的发展、质量的提升,其决定性力量在于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引导,而教师发展需要校长引导,因为校长是“师者之师”。教师不能把引导学生的责任推给社会或推给旁人,校长也不能把引导教师的责任推给他人或推给别的单位,而是应该注重抓好引导的内容、方式和时机,切实担负起“师者之师”的责任。  引导的内容  社会生活越是丰富多彩,校长需要对教师进行引导的内容也就越是复杂多样。物质生活的宽裕,
一、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教师属于专业人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与高超的专业技能,知识需要不断的更新,而技能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造与重建,以便更加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知识的更新与技能的改造和重建都需要教师加强学习,丰富自己的内涵与修养,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读书是基本途径。一个要不断成长和进步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是提高教师教育技能技巧的关键措施。  
名校的教学模式是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理论的学习、指导与提升,凝练的一种比较稳定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顺应教育教学客观规律的,也是符合名校师生发展实际的。由此可见,名校的教学模式的形成并非是短期的行为,是以教师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以及学校文化发展为背景的;是以学校发展实际情况,学生群体的突出特点为基础的。教学模式的形成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与学生交互作用,与同事通力合作,与理
甲校校长批评某位教师说:“你连个课都教不好,你还会干啥!”乙校校长则训斥一位教师说:“你除了会教个课,你还会干啥!”  甲校的这位教师对学校提拔中层领导感慨地说:“光提拔小能人,啥时候能轮到我呀。”;乙校的该位教师则对学校任用中层领导取笑说:“好赖提拔个人,用的都不是人。”  甲校学风受褒扬:“求真务实,整日上。”乙校歪风遭贬斥:“人浮于世,每况下。”  甲校信誉牢固树;乙校毁名远在外。  某人微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满足学生鲜活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多元智力的发展,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是灵活多样,有机融合。  一、激励评价  人的内心深
由即时通讯工具起家,基于QQ的庞大用户群,分别向门户、网游、搜索、网上交易等互联网应用领域拓展,以实现高速扩张,腾讯开创了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全新模式    2008年11月11日,众多的腾讯QQ网友纷纷通过在线点亮腾讯十年图标的方式,来庆祝腾讯十岁的生日。与此同时,腾讯网还开展了“我的十年”故事征集活动,包括著名节目主持人鲁豫、作家刘墉等人都撰文谈了自己使用QQ的感受以及这十年来与QQ有关的故事
一、细心观察中产生思维  认识自然始于观察自然,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借助于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学生对于现象的观察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观察也就没有思考,观察现象的能力能不能得到有效发展,也就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不能更好的发展。  二、大胆猜测中发散思维  猜测必须围绕探究的问题而展开,必须以学过的知识和已有
一、十字路口的选择  1984年对马占前来说是那么难忘:这一年他高考落榜,这一年他成为一名民办教师。上大学本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他没有那个“命”。落榜后父亲不让他复读,七口之家的生活负担已经让父亲——这个薪金微薄的小学教师喘不过气来了,残酷的现实打碎了他的大学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为了两个弟弟能够继续上学,他毅然放弃了复读。也许是冥冥中早有安排,这一年正好乡里招考民办教师。占前对教师特别尊敬,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