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mp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在问题与兴趣的驱动下主动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突破传统,采取课堂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方式,不断创新,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合作交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下面,笔者结合实例,从不同方面进行了阐述。
  一、结合实际,培养实践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关键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学生才能发挥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感悟学科知识的价值,产生学习兴趣。
  关键能力是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指导生活实践,为生活实践所用的能力。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生活实际,给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操作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尝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认知,挖掘知识要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如在教学“搜索技巧”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利用计算机,以互联网资源的搜索资源为切入点,先让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用的搜索方式?”学生马上可以想到很多种搜索方式。这时,教师可以将各种搜索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随即展开师生交流,让学生比较哪种方法更方便。得出结论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自己认为好的搜索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十分密切,照本宣科的教学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失去探究的欲望。为了避免这一问题,教师要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思考,从而学生掌握新知,将教学落实到位。
  二、合作交流,发展计算思维
  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离不开合作探究,这一活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是构成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在开展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围绕同一个问题或一系列问题展开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长此以往,学生在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就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逐步提升学习信心。
  如在教学“IP地址”时,为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对这一的抽象的概念形成具体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入生活案例:“我市公安局利用信息技术成功破获了一起诈骗传销案件,侦破这一案件的关键就在于‘地址’。”听到这里,学生会对这一案件充满兴趣,并产生疑问:“是什么‘地址’竟如此厉害?”由此,教师便可导入教学,围绕要点展开讲解。随后,教师可开展小组交流,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第一,IP地址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第二,IP地址有哪些功能?”让学生在讨论、分享中归纳总结,完善认知。这一过程能促进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全面了解,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学生逐步建立合作学习的意识,为后续探究更复杂的问题奠定基础。
  三、加强引导,提升责任意识
  信息技術是一把双刃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虚拟世界中,部分人会认为自己的言语不受法律限制,以至于随意伤害、诋毁他人。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认识法律法规,让学生自主遵守网络章程,提高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意识。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在虚拟网络中,不仅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要积极维护他人的合法权利,将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带来的变革与进步上,对于接收到的新观念,要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理性判断。
  此外,教师要让学生清楚了解自己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世界,都要遵守“人”的准则,努力成为一个维护网络治安的合格使用者。这样,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帮助学生明确在虚拟世界能做与不能做的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引入实例,让学生在熟悉的案例中受到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高中信息技术这一学科产生崭新的认知。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是重点内容,这不仅是教育的要求,更是社会的需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协调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探究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最终实现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智慧教学模式,将现代教学工具融入课堂教学,为学生构建真实的用语环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听说体验,促进他们感知语言和把握规律。本文从借助智能工具、尊重学习主体、优化教学评价这三个角度入手,阐述了初中英语听说互动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 听说教学 有效互动  全球一体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持续发展,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听说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尽可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数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并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推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首先,在应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能将内容相近或主题相同的文章进行统一讲解。教师运用“群文阅读”方法进行教学,比一篇一篇文章分开讲解效果好得多,不僅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量,还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效率,激发小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不足,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 教学模式 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农民前往城市打工。但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外出打工,出现了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儿童从小缺少父母的关爱,使他们的内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教师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情况,给予他们心理疏导和教育,让他们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疏导 教育  我国留守儿童大致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爷爷奶奶照看,另一种是由父亲与母亲同辈的亲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中职教育应以此为目标展开教学工作,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就业方向合理实施德育、智育工作。本文分析了在德育过程中,中职班主任有效实施激励策略的措施。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德育 激励 策略  在中职教学过程中,班主任不仅要重视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德育过程中实施激励策略,完善学生的品格。  一、坚持
摘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文本,把握教学内容;其次要设置合理的学习活动,包括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迁移创新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推理、批判、评价等高阶思维活动,以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 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思维品质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学习能力一并构成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体现了英
摘要:美术是中学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受农村地理位置、办学条件、教学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开设的美术课程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农村教师需要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存在的不足,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关键词:农村中学;美术教育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美术教育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的作用与价值日益凸显,教师重视开展初中美术教育,有助于全面整合与优化整个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审美情趣培养阶段,初中音乐作为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要走出声器乐学习的狭小范围,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认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性。本文从利用多种艺术形象培养审美情趣、基于美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开阔音乐视野培养审美情趣这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有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音乐 審美情趣 教学漫谈
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是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国内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学生在学习外语后不能及时应用,外语实践能力较弱。因此,在俄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教学及环境的塑造,应用校园中有限的俄语资源,为学生模拟出语言环境。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能激发学生深度学习俄国文化的兴趣。  一、俄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师资人才不足,教育交流不足  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学习俄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十分关注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教学方式有待改进,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创新,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从目前来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英语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只有在初中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才能保证在今后能够高效地学习英语。因此,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