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热容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学生感觉难以理解和掌握的一个物理量。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新旧教材都选择从实验入手,通过实验来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不等,以此引入比热容的概念。可是这些实验都存在以下问题:
1、用普通温度计来显示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可见度太小;
2、热源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难以做到完全相同;如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对水和酒精来进行加热。
3、难以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完全相同;如用“热得快”加热时,由于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体积不同,“热得快”浸入液体的部分体积不同等等。
4、无法控制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向周围放出的热量完全相同;因为一般说来,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散热速度也越快。
面对以上尴尬,教师大多感到无可奈何。如何让这个实验,方法更为科学,实验操作更为方便,现象更为直观,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最近,笔者对该实验重新进行了设计。
实验装置如下图。

一、几点改进:
1、用两根4Ω的电阻丝代替“热得快”,可以让电阻丝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2、用16V的普通直流电源代替原来220V的交流电源,操作更为安全;
3、用两只空气温度计代替普通温度计,以增加可见度;
4、用密闭的小容器C(或试管)代替敞开的烧杯,减少煤油味道的散发;并把它们放入另一密封大容器A中,利用它们放出的热量,使大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二、制作方法:
1、用酒精喷灯把一段细玻璃管弯成90o的玻璃弯管和U形管;
2、从1000W的电炉丝上截下等长的两段电阻丝(阻值约4Ω);
3、玻璃弯管、三通管、U形管之间用乳胶管连接,并固定在标有刻度线的木板上;
4、密闭容器A、C可选用有机玻璃粘成,也可用量热器内、外筒改制;
5、在小密闭容器C的盖子(或试管塞)、大密闭容器A的壁上均打上小孔,并用合适的橡皮塞塞紧;
6、用打孔机给橡皮塞上打上小孔(孔不要大),仅使导线能够穿入即可;
三、实验说明与特点:
1、所取煤油与水的质量以80g为宜;一次性放入,不必每次实验都进行称量。
2、实验前,打开三通管塞,注入适量红水,使两个U形管中液面都齐平。
3、把大密封容器A、U形管、连接电阻丝的接线柱都固定在刻度板上,这样便于实验。
4、空气温度计的可见度大,实验效果明显,可信度高。
5、实验时间短,通电3~5min就能清楚看出实验效果。
6、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作者联通:226007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
1、用普通温度计来显示水和煤油的温度变化情况,可见度太小;
2、热源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难以做到完全相同;如用两个酒精灯分别对水和酒精来进行加热。
3、难以保证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完全相同;如用“热得快”加热时,由于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体积不同,“热得快”浸入液体的部分体积不同等等。
4、无法控制在相同时间内,水和煤油向周围放出的热量完全相同;因为一般说来,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散热速度也越快。
面对以上尴尬,教师大多感到无可奈何。如何让这个实验,方法更为科学,实验操作更为方便,现象更为直观,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一直是笔者思考的问题。最近,笔者对该实验重新进行了设计。
实验装置如下图。

一、几点改进:
1、用两根4Ω的电阻丝代替“热得快”,可以让电阻丝完全浸没在液体中;
2、用16V的普通直流电源代替原来220V的交流电源,操作更为安全;
3、用两只空气温度计代替普通温度计,以增加可见度;
4、用密闭的小容器C(或试管)代替敞开的烧杯,减少煤油味道的散发;并把它们放入另一密封大容器A中,利用它们放出的热量,使大密闭容器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空气温度计的示数上升。
二、制作方法:
1、用酒精喷灯把一段细玻璃管弯成90o的玻璃弯管和U形管;
2、从1000W的电炉丝上截下等长的两段电阻丝(阻值约4Ω);
3、玻璃弯管、三通管、U形管之间用乳胶管连接,并固定在标有刻度线的木板上;
4、密闭容器A、C可选用有机玻璃粘成,也可用量热器内、外筒改制;
5、在小密闭容器C的盖子(或试管塞)、大密闭容器A的壁上均打上小孔,并用合适的橡皮塞塞紧;
6、用打孔机给橡皮塞上打上小孔(孔不要大),仅使导线能够穿入即可;
三、实验说明与特点:
1、所取煤油与水的质量以80g为宜;一次性放入,不必每次实验都进行称量。
2、实验前,打开三通管塞,注入适量红水,使两个U形管中液面都齐平。
3、把大密封容器A、U形管、连接电阻丝的接线柱都固定在刻度板上,这样便于实验。
4、空气温度计的可见度大,实验效果明显,可信度高。
5、实验时间短,通电3~5min就能清楚看出实验效果。
6、取材方便,操作简单。
(作者联通:226007江苏省南通市新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