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及探究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b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指出案例教学法的作用,意义以及贯彻实施时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内科护理学;临床思维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0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05-02
  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应用、面向实践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内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所涉及的内容较多,而且广泛,具有理论性强、实践少等特点。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知識的准确性和系统性,但是缺乏师生的互动,以及让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机会,且不利于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教学平台,以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基本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理论和分析技能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或特定的环境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1]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级三年制大专护理1班学生共64人。8人一组在教室由教师组织进行。
  1.2 方法
  1.2.1 教学准备
  1.2.1.1 教师的准备 ①案例的选择:选择病史较短、较简单的并能体现整体护理特色的典型病例。②确立目标:确立案例分析后所要达到的课堂目标;③设置问题:根据课堂目标及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拟定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思考问题。
  1.2.1.2 学生的准备 复习该系统常见症状及体征的护理内容;预习所要学习的疾病病例的教材知识,包括相关的生理解剖,病理生理等;同时可提出对于该病例中一些自己的疑惑,以待在讨论中解决。
  1.2.2 教学实施 8人一组,共分为8组。每次讨论40分钟,然后用30分钟让各组回答结果,最后用30分钟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1.2.3 教学效果评价 每个疾病病人的护理内容学习结束以后,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发放64份,回收有效问卷64份,回收率为100%。
  2 案例教学的效果
  对案例教学法非常喜欢的有48人,占75%;认为一般的有10人,占多少15.63%;认为不好的有6人,占9.37%。认为好的原因主要是: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能力,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认为案例教学效果一般和不好的原因主要是:花费时间太长,重点不突出(和考试内容脱离)。
  3 讨 论
  通过以上的结果分析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是取得一定成效的。这和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是分不开的;但是同时在目前的教育状况下,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彻底贯彻并实施的问题。
  3.1 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3.1.1 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案例教学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为其提供了独立思考、各抒己见、研究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能从经验与活动中主动获取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创设一种学生能独立探究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建,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1.2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内科护理学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专业课程,能实现理论联系实践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的难题。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准备的临床典型案例,实现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整合,为学生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有效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1.3 有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一方面取决于案例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案例讨论的充分度。一个好的案例通过提供鲜活的现实情境和问题的设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具有典型意义的内科护理案例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并随时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并且花大量的时间去熟悉教材和案例。并且教师要营造一个学生敢于积极参与讨论案例的教学课堂,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地发挥其主动性和能动性。
  3.2 案例教学法的弊端
  3.2.1 案例的选择 案例与实际情景毕竟是有差距的,典型的案例所体现的问题并不一定切合临床实际。如果案例选择不恰当会使学生无法掌握到学习的要点和理论知识。因此学生更希望能接触到那些贴近实际的,教师有亲身体验的案例,使用多样的案例更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由于案例较缺乏,适合学生教学的案例难以寻找。
  3.2.2 学生的课前准备 课前准备的程度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及所需时间。学生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较扎实,准备的时间又较充足,案例讨论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发言,而且会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但是相反如果准备不充分,会使学生在案例讨论中陷入困境,或者是沉默寡言,或者发言时偏离正题,而无法达到预期的课堂目标。
  3.2.3 班级人数 案例教学法适用于小班级,人数较多的不利于案例讨论。但是目前对于高校大多是集体授课,因此开展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总之,虽然案例教学法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但是案例教学法确实是一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主动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管岭.运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创新人才[J].职业时空,2008,(10);41-42.
其他文献
期刊
我院2005~2012年共收治胸部创伤患者183例, 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164例, 女19例。20岁以下14例, 20~40岁147例, 40 岁以上22例。治愈180例, 死亡3例。闭合性损伤159例, 开放性损伤24例, 其中复合伤35例,血气胸97例, 气胸16例, 血胸6例, 延迟性血气胸2例, 肋骨骨折87例, 胸椎骨折4例, 肺损伤26例, 膈肌损伤1例, 胸膜局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泌尿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术后恢復良好,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如期出院。结论:腹腔镜对某些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通过增强和规范系统的手术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平稳地渡过围手术期,进而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
期刊
期刊
【摘 要】目的:促进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对208例乳腺癌化疗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的失眠率达到70.2%。结论:护理工作者对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并实施人性化关怀能帮助患者积极的面对生活,提高生存質量。  化疗是乳腺癌的综合治疗的一部分。70%的患者需要接受化疗。化疗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复发或转移风险,延长生命。失眠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 (
期刊
【摘要】 目的 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心理分析并探讨对其实施心理干预护理方法的护理疗效。方法 将124例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护理组57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结果 护理组患者自我康复的信心、自我护理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措施的满意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组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内抑郁焦虑状态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实施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