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状维朗那霉致皮肤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研究

来源 :医学研究生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_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暗色丝孢霉病是由多种暗色孢科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皮肤病.由葡萄状维朗那霉引起的暗色丝孢霉病少见,文中报道1例葡萄状维朗那霉所致的皮肤暗色丝孢霉病.方法 取患者皮损进行真菌镜检、培养及组织病理检查,并对分离菌种行rDNA ITS测序鉴定.结果 显微镜下见大量有隔分枝的菌丝,棕褐色,侧面及末端可见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呈直线型,偶见分枝,壁光滑.培养见大量毛绒状暗色菌落.皮损组织病理显示慢性肉芽肿性炎,组织中可见有隔的分枝或不分枝的褐色菌丝.PAS和吉姆萨染色阳性.分子测序鉴定为葡萄状维朗那霉.确诊后伊曲康唑加热疗等综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结论 该病例致病菌为葡萄状维朗那霉,选用伊曲康唑加热疗治疗有效.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校新兴点名方式的出现说明高校加强了学生管理,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阐述了会计课堂的现状,从教师、学生、会计课程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堂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师德、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职会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关 键 词] 高职;会计课堂;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