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指南针模块确定行驶方位, 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进行轨道边沿线及转向标志线的检测,L298N电机驱动芯片驱动直流电机,设计实现了小车的定向行驶--无可视轨迹、黑色标志线识别、定向转弯、变速行驶、小车当前方位角度值获取及显示。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定向行驶;指南针;TCRT5000
1引言
近年来智能小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工业、科研甚至是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智能小车能实现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人为预先设定的情况工作,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做出相应的响应,并稳定工作。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块的智能定向循迹小车系统。
2 系统整体设计
整个系统由STC89C52最小系统控制模块、L298N驱动模块、GY-26指南针模块、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STC89C52模块为核心,通过指令获取指南针模块所测得的方位角度值,并辅以红外模块TCRT5000的边界检测结果,获得小车的方位,再通过分析与比较,将小车的转向以及两电机转速调整的信息输出给电机驱动模块,从而完成小车的行进以及位置调整。电源转换模块负责给系统的各模块供电。
3系统单元模块设计
3.1 控制模块
STC89C52模块控制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的读入、处理、输出,使各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STC89C52单片机和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开关指示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等。
3.2 红外检测模块
TCRT5000红外传感器作为红外边界检测模块的核心部分。当红外线未被反射或者发射的信号很弱,光敏三极管会处于关断状态,模块输出高电平;反之,当被测量的物体在检测的范围内,则信号足够大使三极管饱和,模块输出低电平。红外检测模块电路图如图2所示。
3.3 电机驱动模块
采用L298N作为电机驱动芯片,需要两组驱动电路驱动小车的两个后轮。L298N配合单片机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小车速度的精确控制。驱动电路图如图3所示。
3.4 指南针模块
系统采用GY-26型号的一款平面数字罗盘模块,其电路核心是型号为HMC1022的磁阻传感器和PIC16F690单片机。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小车在没有黑色轨迹线的地点进行定向行驶。GY-26指南针模块的计数参数如表1所示。
3.5 显示模块
LCD1602液晶模块作为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小车的测量角度值、目标角度值、当前角度值和转向控制等数据。
3.6 电源模块
本系统的中的电机驱动模块采用12V的锂电池供电;其它模块机如单片机最小系统、指南针、红外检测模块需要5V的供电电压,采用LM7805稳压芯片将12V转成5V,达到系统电压的要求。
4 程序设计
4.1 主程序流程图
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以指南针模块为主体,小車左右两侧的红外检测模块为辅助,获取小车当前位置角度值,通过单片机分析模块返回的角度数据,判断小车转向及转向角度,驱动两个电机,调整小车位置,并通过液晶显示辅助观察小车行驶情况,从而实现小车的定向行驶功能。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4.2 位置角度值获取程序
位置角度值的获取,依靠的是指南针模块,通过I2C协议,单片机读取其角度值。其整体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4.3 小车转向及角度判断程序
判断转向及转向角度的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根据初始角度值或目标角度值dat0,及当前位置角度值dat1的数值,来调整当前的姿态。
5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指南针模块电路准确定位出小车的所在方向,通过STC89C52系统对采集到的方位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L298N驱动芯片,改变两电机的转速,实现了小车直行、转弯功能,无轨迹定向行驶。此外,采用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实现了轨道边沿线及转向标志线的检测及定向转弯。
参考文献
[1] 薛小铃,刘志群,贾俊荣.单片机接口模块应用与开发详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 高月华.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车自动循迹系统的设计 [J].光电技术应用,2009(2):1-5.
[3] 蔡公华,洪乃刚.一种智能车寻迹算法的研究 [J].电子科技,2009(6).
[4]黄春平,万其明,叶林.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J].仪表技术,2011(2).
关键词:智能小车;STC89C52单片机;定向行驶;指南针;TCRT5000
1引言
近年来智能小车的发展非常迅速,在工业、科研甚至是军事领域都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智能小车能实现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按照人为预先设定的情况工作,也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做出相应的响应,并稳定工作。本文以STC89C52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块的智能定向循迹小车系统。
2 系统整体设计
整个系统由STC89C52最小系统控制模块、L298N驱动模块、GY-26指南针模块、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和电源转换模块构成,如图1所示。
STC89C52模块为核心,通过指令获取指南针模块所测得的方位角度值,并辅以红外模块TCRT5000的边界检测结果,获得小车的方位,再通过分析与比较,将小车的转向以及两电机转速调整的信息输出给电机驱动模块,从而完成小车的行进以及位置调整。电源转换模块负责给系统的各模块供电。
3系统单元模块设计
3.1 控制模块
STC89C52模块控制各个功能模块数据的读入、处理、输出,使各个模块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有机整体。主要由STC89C52单片机和外围电路组成的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开关指示电路、复位电路、时钟电路等。
3.2 红外检测模块
TCRT5000红外传感器作为红外边界检测模块的核心部分。当红外线未被反射或者发射的信号很弱,光敏三极管会处于关断状态,模块输出高电平;反之,当被测量的物体在检测的范围内,则信号足够大使三极管饱和,模块输出低电平。红外检测模块电路图如图2所示。
3.3 电机驱动模块
采用L298N作为电机驱动芯片,需要两组驱动电路驱动小车的两个后轮。L298N配合单片机的方式可以实现对小车速度的精确控制。驱动电路图如图3所示。
3.4 指南针模块
系统采用GY-26型号的一款平面数字罗盘模块,其电路核心是型号为HMC1022的磁阻传感器和PIC16F690单片机。本模块主要用于实现小车在没有黑色轨迹线的地点进行定向行驶。GY-26指南针模块的计数参数如表1所示。
3.5 显示模块
LCD1602液晶模块作为显示部分,用于显示小车的测量角度值、目标角度值、当前角度值和转向控制等数据。
3.6 电源模块
本系统的中的电机驱动模块采用12V的锂电池供电;其它模块机如单片机最小系统、指南针、红外检测模块需要5V的供电电压,采用LM7805稳压芯片将12V转成5V,达到系统电压的要求。
4 程序设计
4.1 主程序流程图
系统的软件设计部分以指南针模块为主体,小車左右两侧的红外检测模块为辅助,获取小车当前位置角度值,通过单片机分析模块返回的角度数据,判断小车转向及转向角度,驱动两个电机,调整小车位置,并通过液晶显示辅助观察小车行驶情况,从而实现小车的定向行驶功能。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所示。
4.2 位置角度值获取程序
位置角度值的获取,依靠的是指南针模块,通过I2C协议,单片机读取其角度值。其整体的程序流程图如图5所示。
4.3 小车转向及角度判断程序
判断转向及转向角度的程序流程如图6所示。根据初始角度值或目标角度值dat0,及当前位置角度值dat1的数值,来调整当前的姿态。
5 结束语
本系统采用指南针模块电路准确定位出小车的所在方向,通过STC89C52系统对采集到的方位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L298N驱动芯片,改变两电机的转速,实现了小车直行、转弯功能,无轨迹定向行驶。此外,采用TCRT5000红外光电传感器模块,实现了轨道边沿线及转向标志线的检测及定向转弯。
参考文献
[1] 薛小铃,刘志群,贾俊荣.单片机接口模块应用与开发详例[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0.
[2] 高月华.基于红外光电传感器的智能车自动循迹系统的设计 [J].光电技术应用,2009(2):1-5.
[3] 蔡公华,洪乃刚.一种智能车寻迹算法的研究 [J].电子科技,2009(6).
[4]黄春平,万其明,叶林.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循迹小车的设计[J].仪表技术,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