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原动力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loopp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从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读得流利,披文入情、指导学生读出感情,鉴赏品味、指导学生读出个性三个方面探讨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原动力。朗读能拓宽文本作者的意境与空间,提升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理解;语感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1-0026-01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共同作用的创造性活动。朗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反复朗读,引导其感知文本元素,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朗读的过程中,学生会将个人情感与思考带入文本,进而拓宽了文本作者的意境与空间,也提升了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
  一、整体感知,指导学生读得流利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刚学习英语的学生而言,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相对来说不太强,虽然嘴里跟着老师在读书,但心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进而就出现了整个文本他们会毫不费力地背诵下来,但是单独的词或短语的认读他们却感到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文本时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1 In class的story time时,教师创设了一个与文本相近的情境,引导学生用英语交流(课上问好、关窗户、打开书......),“迟到”情境的创设要在学生做出相应动作之时呈现英语用语。在指导文本朗读之前,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堂上可能发生的状况,让说的语言与发生的情境一致,为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做好铺垫。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语言与情境相一致的习惯,培养学生“准确、清晰、无误”的习惯。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达到“眼看、口读、心想”。
  二、披文入情,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现在使用的英语教材所选择的文本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贴近儿童的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感受,让他们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例如,教学四年级下册unit5 Seasons的story time:In spring, it is warm. We fly kites. We go boating. We like spring;In summer, it is hot. We eat ice creams. We go swimming. We like summer;In autumn, it is cool. We have picnics. We go climbing. We like autumn;In winter, it is cold. We make snowmen. We go skating. We like winter.这首小诗是描述美丽的四季,应该让学生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尝试将学生分成春、夏、秋、冬四组,指导他们体会诗中优美的语言,感受动人的旋律,发出朗朗的读书声。接下来要求学生感受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热烈、秋天的清凉、冬天的寒冷,让学生带上不同的头饰表演出来,这样比照着书朗读出来的效果会更好。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教师切忌让学生机械模仿教师的语调,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真情实感出发,在真正感受文本内涵的基础之上进行朗读。只有这样,读出的感情才自然、真切。
  三、鉴赏品味,指导学生读出个性
  朗读是英语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活动之一,英语课堂也是学生展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个性化阅读是指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 unit6 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时,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Mum: Wake up, Taotao. Liu Tao: What time is it? Mum: It’s seven o’clock. It’s time for breakfast.”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不同的性格读出文本中的句子,如:“温柔的妈妈,急躁的妈妈,爱发脾气的妈妈;懒洋洋的刘涛,突然惊醒的刘涛”,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古语说得好:“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可见“激励”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学生的性格中有着“争强好胜”的因素,朗读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比赛”的机制,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让学生挑战“朗读大王”。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胜利的喜悦,提高对朗读的兴趣和朗读的技巧。
  四、结束语
  朗读是英语学习的原動力,它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课堂,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读得流利、在披文入情的基础上读出感情、在鉴赏品味的基础上读出个性。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由被动朗读转化为主动朗读,由表面朗读转变为深度朗读,从而使学生成为朗读真正的主人。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正确、流利、有感情、有个性地朗读课文”,是值得每一位英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杜威.儿童与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特点、学习现状及教材不断探索,制定更有新意和价值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教师可从注重审美实践教学、提高鉴赏兴趣、开展分组教学、丰富教学形式等方面开展美术鉴赏教学。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教学质量;审美能力;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29-0041-01  对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多发性硬化症患者46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每组各23例,注射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鞘内注射,冲击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0)  摘 要:文章论述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三种途径:一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文章的创作背景等方法,缩短学生和作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将作者的思想情感内化为学生的真实体验。二是在作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要对学生作文中反映出来的思想动向进行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三是语文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以
近来年,天台县依托山区资源优势,着力发展畜禽规模养殖,使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主要支柱产业。由于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不够合理、治污设施建设等工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汴塘镇中心小学,江苏 徐州 221134)  摘 要:学讲计划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语文教师要准确定位角色,抓住要点,科学运用,实现语文教学成效的大幅提升。文章从充分预习、明确目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完善、检测梳理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学;学讲计划;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2;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过程控制和经营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电力信息化成为推进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各级电力企业都在进行信息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