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要想让如今的高中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更加热爱传统文化,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营造自身更加完整的知识构架和促进自身能力的全面发展,就要在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文化自信;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高中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比较薄弱,能力也较为不足,所以要通过课堂上知识的融入赏析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逐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学习程度,和自学程度。
一、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之上,我们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往往只是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所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越来越发现,如今传统文化在社会上不断兴起,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也要完全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而现如今的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并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要针对现如今的情况,进一步在高中课堂之上,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在课堂内容之中。而在课堂上融入较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对课程标准进行一定的补充,也能在课堂之上丰富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比如,当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的教学,比如在教学《离骚》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更多关于楚辞的内容,以及有关作者屈原的内容,比如端午节的设立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等等。当学生在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对《离骚》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而针对各种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入,这便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同时在课堂上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学生在整体的知识构架中增添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
二、带领学生赏析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美感
当我们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效果较好,那么就要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赏析,尤其是关于情感、特点、意义等的赏析,更能让学生拥有长久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亦是如此,带领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赏析,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能够增添对传统文化的赏析内容,也能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整体课堂教学完整性的发展。
比如,在语文课堂之上当教师进行了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教学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又在带领学生进行《红楼梦》的学习时,对其中的饮食文化、等级文化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赏析,比如王熙凤用鸡油做的茄鲞,比如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座位应该怎么排列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古代的相应饮食文化,等级文化等,也在赏析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什么是现代文化中仍然存续的优秀文化,什么是应该在时代中淘汰的过时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也能够营造学生自身的批判精神,在以后更加长远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对各种文化的审查能力,形成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设计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环节,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在高中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关注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逐渐完成,更应该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不断成长,要为学生步入更加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并且形成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框架,也要带领学生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而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交流展示环节,对于教师来说,也更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程度和了解程度,进一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
比如,当教师在带領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更要注重在课堂之上,为学生留出相应的交流展示时间。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可以通过小组之类的讨论,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对于古代的服饰文化,各个朝代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之内可以自行决定在展示时从哪个方面着手,或者从哪一朝代着手,进行重点介绍。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自我的探索,对于服饰文化的了解会更加深入,自身的学习不断深入,当学生构建出自身完整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构架之后,学生在脑海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也会更加强烈,这便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赏析并为学生留出相关的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构架,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田芹. 高中语文教学是增强新时代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绝佳途径[J]. 中外交流,2018(37):118-119.
[2] 包竹君.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文渊(高中版),2020(10):509.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10.713.
[3] 唐志坚.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教育观察,2019(42):14-15.
[4] 黄燕.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 中外交流,2019,26(50):201.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文化自信;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当高中学生在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自身对于传统文化的知识掌握比较薄弱,能力也较为不足,所以要通过课堂上知识的融入赏析以及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等方式,逐步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学习程度,和自学程度。
一、课堂融入传统文化,拓宽学生视野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之上,我们发现语文教师的教学,往往只是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所进行的,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我们越来越发现,如今传统文化在社会上不断兴起,我们所需要的人才也要完全掌握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而现如今的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并不符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我们要针对现如今的情况,进一步在高中课堂之上,融入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所以当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传统文化融入在课堂内容之中。而在课堂上融入较多的传统文化内容,不仅能够对课程标准进行一定的补充,也能在课堂之上丰富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比如,当高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增加一些传统文化的教学,比如在教学《离骚》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补充更多关于楚辞的内容,以及有关作者屈原的内容,比如端午节的设立和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等等。当学生在了解到这些传统文化的时候,对《离骚》的了解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而针对各种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深入,这便拓宽了自身的视野。同时在课堂上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学生在整体的知识构架中增添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程度。
二、带领学生赏析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美感
当我们在进行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要想让学生的学习效率较高,效果较好,那么就要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赏析,尤其是关于情感、特点、意义等的赏析,更能让学生拥有长久的,深刻的印象。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亦是如此,带领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赏析,不仅能够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在面对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判断能力,能够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美感。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上能够增添对传统文化的赏析内容,也能够进一步丰富自身的教学实践,促进整体课堂教学完整性的发展。
比如,在语文课堂之上当教师进行了传统文化相关知识教学时,也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赏析,又在带领学生进行《红楼梦》的学习时,对其中的饮食文化、等级文化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赏析,比如王熙凤用鸡油做的茄鲞,比如在大家吃饭的时候,座位应该怎么排列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古代的相应饮食文化,等级文化等,也在赏析的过程中了解到了什么是现代文化中仍然存续的优秀文化,什么是应该在时代中淘汰的过时文化,对于传统文化取其糟粕,取其精华的过程,也能够营造学生自身的批判精神,在以后更加长远的学习过程中,养成对各种文化的审查能力,形成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设计传统文化交流展示环节,促进学生深入学习
在高中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所关注到的不应该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逐渐完成,更应该是学生个人能力的不断成长,要为学生步入更加广阔的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带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传统文化,并且形成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框架,也要带领学生学会对传统文化进行评价,进行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而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交流展示环节,对于教师来说,也更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程度和了解程度,进一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计划。
比如,当教师在带領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时,更要注重在课堂之上,为学生留出相应的交流展示时间。学生在这个时间内,可以通过小组之类的讨论,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对于古代的服饰文化,各个朝代有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共同之处,小组之内可以自行决定在展示时从哪个方面着手,或者从哪一朝代着手,进行重点介绍。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和自我的探索,对于服饰文化的了解会更加深入,自身的学习不断深入,当学生构建出自身完整的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构架之后,学生在脑海中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也会更加强烈,这便提升了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
结束语:总而言之,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融入传统文化、进行有关传统文化的赏析并为学生留出相关的交流展示环节,让学生通过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进一步完善自身的知识构架,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田芹. 高中语文教学是增强新时代高中生文化自信的绝佳途径[J]. 中外交流,2018(37):118-119.
[2] 包竹君.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文渊(高中版),2020(10):509. 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0.10.713.
[3] 唐志坚. 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探究[J]. 教育观察,2019(42):14-15.
[4] 黄燕. 基于文化自信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J]. 中外交流,2019,26(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