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趋势下多层院落住宅的研究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院落是我国五千年古文化所传承下来的一种居住空间形态,一直以来,这一建筑空间构造方式在我国居住的历史文化中占有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随着现代人口的增长速度日益加剧,城市居住面积越发紧张,院落式居住空间已经逐步从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小时。在年复一年面对钢筋混凝土城市而产生厌恶感的时候,人们逐渐开始思考,现代城市中是否有着院落式空间存在的必要性,并且在高密度的城市建筑下,又应当如何引入院落空间到城市之中。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高密度趋势之下多层院落住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高密度趋势;多层院落住宅;研究
  1 引言
  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人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居住空间理念,这一理念应用在建筑空间中,主要表现为建筑与大自然之间相融、相亲、相近。而这传统中富有了人性化的理念,用现代化的观念来看,其意义就是指人类应当与自然所和谐相处,不对自然环境进行破坏和改变,避免人类对自然发展规律造成直接影响。同时,在目前密度极高的城市中,人们已经基本脱离了自然,完全生存在钢筋混凝土的牢笼之中,无法体验到自然对人们生活所带来的乐趣。下文对高密度之下多层院落住宅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2 我国古代庭院文化
  院落式建筑形式在我国已经拥有了极其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院落式建筑的时期可以追溯到3000年以前。建筑物体是人类通过劳动的方式所生产出的产物,也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因素的存在,随着人类文明在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开始对自身的居住空间环境进行思考,开主动对空间环境进行追求、创造,从而充分的满足人类自身的需求。而我国发展历史极其悠久的院落型式建筑,重视对人的心理以及生理的产生的影响,所以在建筑中引入了较大比例的自然风光,以此来亲近自然,通过不同高度建筑合围而成建筑院落体系,不仅把不同功能的空间完全区分开来,为院落式建筑提供了更为良好的采光、通风,还让建筑空间充满了层次感以及艺术感。例如中国传统园林中经常采用的借景,对景的手法,不仅丰富了空间层次,而且使室内外空间互相渗透融合。“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在这里“天人合一”的情怀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居必有山,住必伴水”,中国人传统居住生活是以交流与融合为主要特征的,注重邻里交往和家庭交流,注重与自然山水的交流与相融。“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不是简单地指竹林,其实是园林、庭院生活的指称,所以中国传统居住观念是宁可过清贫的日子,也不能放弃庭院生活。庭院生活对家居生活充分必要,将公共与私密空间,动、静区域恰到好处地分隔过渡、内外融合,形成了窗窗有景、家家有园的完美视野。这种人性化的舒适生活方式,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所追求的。
  3 国外庭院文化
  全是世界任何一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独特文化的住宅建设方式,并且与院落式构造极其相似,都是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环境,将更多的自然空间引入到住宅室内,对室内气候进行改善,从而形成更加适合居住的生活空间。此外,从相关的考古活动中还发现在国外的古城中,同样出现了立柱进行建筑结构支撑的建设方式,其立柱的周围有大量回廊所围绕,建筑的主体的中央位置还有着收集雨水所用的天池或者天井存在,这与我国的院落式建筑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国外建筑的中庭这一概念其实也起源于庭院(天井),据称,希腊人最早在建筑中利用露天庭院这一概念。后来,罗马人在这一基础上加以改进,在天井上加盖屋顶,形成了有顶盖的室内空间的雏形——中庭。如今,中庭这一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其跨度之大,高度之高,內部空间之丰富均非昔日可比。阳光,植物,流水等自然要素被引入中庭,引入了建筑内部,内部空间被赋予了外部空间的特征,成为人们喜欢逗留和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4 现代居住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城市住宅建设与经济科技社会的飞跃发展同步,完成了历史的大跨越。不仅建设规模是世界上空前的,基本上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80年代初的不足5平米增加到2000年的约10平米,同时正在完成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化,由实物分配到货币分配的转化,由一元化投资到多元化投资的转化,由数量型到质量效益型的转化,努力做到“居者有其屋”。然而中国处在一个高速城市化的阶段,水平延展的趋势也逐渐被垂直的高层建筑所打破,我们的活动范围被局限在城市小区及其大片草地的人为加工程度很高的广场上。当渴望美好的庭院生活的时候,我们却要面对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人口和土地。人口不断增多和聚集,城市目前面临的巨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紧缺的问题,高层住宅则是唯一的出路。
  5 探讨新型城市院落住宅
  想在城市实现院落式居住,以享受空气的清新和宁静,恐怕已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方式.因为院落在给了人们生活乐趣的同时也占据了城市空问和资源。
  空中庭院是近几年来楼市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衍生出的新兴建筑方式,利用这样的建筑空间方式,能够让院落式住宅存在于空中,从而形成露天式的空中花园。这类空中露天花园与以往传统的阳台空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因为阳台虽然没有完全封闭,但始终属于私密性的空间,无法通过阳台帮助人与人进行交流。国外某建筑师将中国古代的道家和阴阳家的自然观融入建筑创作中,并且发现:运动的媒质是缤纷的光和涟漪的流风;静止是运动突然停顿的空间,在一片寂静的房间,会有无数变化瞬间的定格;空间是物质的媒介,也是建筑的灵魂,是一段活动的通道,也是一篇运动的风景;物质存在于色彩、味道、芳香、触摸、声音、感觉所触及的和感觉所反射的原型之中;而时间是时光记忆的素材,大自然之力的作用,开始与终结的象征。
  城市多层式院落的设计构思应当在这一思想理念的基础之上,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通过建筑的方式来表达出人与自然之间的理解。多层式院落建筑不仅能够呼唤韧性,还能够让建筑与自然更加亲近;任何长久居留在钢筋混凝土环境中的居民,都极其希望能够从高楼中对自然进行阅读,并且还能够拥有自身的独立空间。这一类从古代建筑文化中所衍生出来的半封闭庭院,最大的特性就在于它能够达成空间的递进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升居住安全感,加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   阶梯式建筑的设计,其建筑朝阳方向应当使用45°角,以此来让阳光能够最大限度的进入庭院之中。居住空间中的居民能够享受到最长时效的阳光,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开始每一天,是建筑、人、自然这三者之间充分融合的最好证明。同时,科学合理的采光还能够使得能够体验到冬暖夏凉的感觉,其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的舒适,与自然更加亲近。
  在院落内部的设计是非常随机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围着一个水池,在庭园的一角围一个水池,养上几尾鱼,再在池中放几片睡莲;也可以开辟一块种植园,种上一些小型的、可食用的并且有观赏价值的植物,闲暇时下地劳作一番,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享受到“自给自足”的乐趣。同样还可以自制一些有创意的花盆,从市场上买回来的花盆,往往颜色单调,一般多为土灰色或者白色,显得土里土气,给花盆加点色彩,买回几种色彩的油漆,其实这些简单的工作自己动手完成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所在。
  每层内平台可设计4-8户围合而成的无围栏或仅有低矮的小围栏形式,外平台和设计2-4户全开敞式。其共同特点是视野开阔,并使每个空间有了独自的概念,然而又没有孤立的空间。在功能表达上既满足了住户采光、通风要求,又做到了家家有景、户户见绿,达到以人为本,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形式上虽自由,但我们仍因遵循中国式庭院的思想核心。以水景为中心,重视山水结合和假山石的堆砌,在小面积内容纳小自然景观适合于少数人游览并长期与诗词,绘画艺术等相融会。达到一种具有中国式风格的绿色建筑。当然建筑技术和当今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建筑的形式可能是我们现在所无法设想的,说不定有一天人们会将整个中国式园林完全融入到建筑中成为一种新的建筑奇迹—“空中园林”这将是一个让我們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
  6 多层住宅院落化的可行性
  依照当前城市在发展的趋势以及方向来看,人们对于涉及到居住的住宅建筑要求越来越高,从能够满足普通家庭的两室一厅结构,再到复杂性更高的复式楼房,无论其建筑空间的大小,其空间始终是局限在隐秘的环境中,没有与自然形成沟通,也无法促进人与人的交流,所以,人们依然喜欢居住在以往传统的居住环境中,尤其是院落式住宅,它能够使得人与自然更具和谐性。
  环境方面,前者基本只能受制于外界的环境,后两者可以在自家创造和体会自然的感觉。
  安全方面,前两者在遇到情况邻居可及时给予帮助,后者则很难。
  空间的私密和公共方面,前者和后者都是私密空间,第二种则是分别具有半私密半公开的空间。
  邻居交流方面,前者如果在门前碰面可能会有少许的交流,第二者由于庭院属于半私密半公开可促进交流,后者几乎是很少。第二种空中院落,空中花园营造了一个与外界隔开且相对安全的空间,一个宁静自我的活动天地,院落带来归属感。在空中庭院里,老人们能不用下楼就聚在一起娱乐;孩子们在一起玩耍而不用让家长担心迷失。年人在空中庭院中观看日出日落的美景,中秋邻里朋友在月下的畅谈畅饮;其基本形式是一种由两个矩形中间以阶梯平台的形式围合而成的,就像两个“非非”字并排而成。这样便使每一层有大约60平方米的挑空楼层,将成为一个悬空的、露天的花园,与现在的阳台花园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它结合中国院落的特征让这个露天的花园成为了家的重要活动休闲交流中心。总结以上笔者设想的城市高层院落住宅,其核心思想包括:
  ①寻找中国传统文化——院落;②将为人所用的绿地转化到院落中——观赏性;③更具城市性和社会性——可行性的建筑;④让每个人能有一片自己安逸的天地——归属感;⑤阅读大地,体验生活,聆听故事——人性化+感性化;⑥人与人走的近一些,更近一些——促进交流。
  7 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院落作为中心的单元式平面格局,将逐渐成为现代都市住宅建筑的主要形式。虽然在当前城市居住用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会牺牲一定的居住面积,但是以院落为中心的单元式平面格局建筑能够使得人与自然环境更加亲近,同时让人性回归于建筑住宅之中。此外,院落式高层建筑极其符合科技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城市发展格局,这必然会成为建筑群体的主流。
  参考文献
  [1] 李彬.山西民俗大观.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2] 李龙.深深庭院围出宜人空间[N].中国建设报,2003-06-30.
  [3] 曾强.从传统庭院空间看现代住宅花园设计[J].广东建材,2007(10):94-96.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人类来说,森林是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之地,人类的祖先最开始就是生活在森林里面,依靠采集森林里的野果、捕捉森林里的动物为生的。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为人类提供着赖以生存的氧气以及无穷无尽的物质资源,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因此,对现存的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职责。本文主要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面强调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针对目前有害生物入侵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企业的发展被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威胁。公司财务治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一种十分重要的管理机制,从宏观上控制着整个企业内部的财务决定方式,对于促进企业的
福伊特从一个小小的锁匠铺历经百年风雨发展为欧洲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微笑曲线”发挥着神奇的魔力。简单说来,就是根据客户需求和把握市场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的创新研发,
摘要:目的:比较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和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方法。方法:通过原理,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样品的测定,说明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论:工作场所空气中磷酸和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方法可以合并为一个方法。  关键词:五氧化二磷 磷酸 测定方法  目前,我国工作场所空气中的磷酸和五氧化二磷的测定方法,分别是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中的推荐性标准GBZ/T 160.30-2004中的3磷酸的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和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