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与内地区际不平衡性发展趋势研究

来源 :经济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这种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沿海与内地之间.进入新的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并且国家已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我国也已加入WTO,世界经济呈现调整走势,在这种新阶段和新的环境背景下,我国沿海与内地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将呈现新的特征.
其他文献
韩国的土地国情和农业经营特点与我国十分相似。文章分析了韩国土地利用规划体系的构成及其主要特点,以及在农村综合开发和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最后简要论述了乡村土地
国内外学者对于土地质量指标体系的研究由来以久,或者从土地的自然属性入手,或者从土地的经济属性着眼[1].文章借助生产函数,把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经济属性相结合,模拟土地质量
文章以黑河水库汇流区内行政村为对象,以各行政村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为因素,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黑河水库汇流区分为5类,然后按照区划原则,把黑河水库汇流区划分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照顾.西部
全球化加速发展,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引起了湛江市周边区域环境发生着变化,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崛起、"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的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以及西
旅游中心地作为区域旅游的旅游目的地、客源供给地、旅游集散地和旅游服务中心,对区域旅游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研究旅游中心地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
90年代是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原有优势日趋弱化的新形势下,珠三角经济区的空间组织在"极化-反极化"的分异运动中呈现新的态势.通过对1990、1995、1999年3个年份珠三角
针对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面临的特殊背景,提出为修编大纲、修编方案起到支撑作用的专题研究项目和内容设定的基本原则,并据此提出系统的专题研究项目设定方案.研究的
分析了90年代江苏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差异,探讨了空间极化与空间扩散趋势.研究表明,90年代以来,江苏省在极化作用持续加强,区域差异不断扩大的同时,扩散效应已开始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