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训练?夯实基础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y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那么,如何优化写字教学呢?
  1.榜样引路,激发参与兴趣与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写好字的前提。写字是耗时费力的事情,小学生自制力差,往往提不起兴趣,也稳不住情绪,加上眼部和手部的疲劳,显然很难坚持到底。
  就写字教学而言,兴趣与热情的激发,莫过于榜样的驱动。在中国书法历史长河中,名家辈出,如王羲之就是很好的榜样。他是我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书法经日久天长的磨炼,可谓博采众长,运笔流畅,字体俊美,风格独特,后世流传,千秋万代。书法老师拟收集有关资料,课上媒体出示其画像及《黄庭经》《兰亭序》等书法作品,欣赏古今书法艺术大师的杰作,让学生从观看中汲取精神力量,既能提高审美能力,又能达到激发参与写字的兴趣与热情之效。另外可抓住一些象形字和形声字,通过讲解其起源与作用,了解书法艺术的源远流长,接受“来自环境刺激的信息”,培养学生浓厚的写字情趣。
  2.实践铺路,打造参与机会与平台
  (1)观间架,察结构,获取表象。心理学表明,观察是获取表象的基础。表象清才能做到字位正确、笔画规范。如教学人教版二上语文第12课《看雪》一文的生字时,拟组织三次观察活动:一框汉字获方块表象,领悟汉字是方块字;二贴部件获结构表象,感知本课习写的字是左右结构;三移中线获比例表象,感悟此文的生字“讲”“惊”“打”“指”“候”“故”“接”等皆为左窄右宽(边说边演示)。
  (2)动五官,构网络,产生记忆。教育心理研究表明,记忆是知识经验的储备,是运用知识经验进行思维、想象、解决问题、创造发明等一切智慧活动的前提。无疑的,离开记忆,教学无法进行,写字训练也无法进行。所以,写字教学必须融入记忆活动。
  为此,本课拟通过调动学生五官参与观察,从中构建中枢神经的联系网,进而产生记忆活动。如同样的笔画,写时有长有短,同样的起笔与收笔,有时高有时低。特别是笔画应写在哪个位置,其观察,必须调动五官,构建中枢神经网络,以记在脑中。像“讲”字(出示课件)的右部“井”字,上横短下横长,第三画是撇,不能写成竖,第四画竖起笔要高,收笔要低。教学这些笔画时,拟引导学生一看,即把目光集中在一个笔画上;二读,即认真视读这个笔画;三想,即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一想,力争想出每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实践证明,只有这样,才能在写字时收放自如。
  (3)描范字,放手写,掌握技巧。掌握技巧是写好字的保证。教育心理学指出:离开学习和训练,既无法掌握技能技巧,也无法转化为内部思维操作。依据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教育原理,本课在训练过程中,拟采用先描范字,再从扶转到放手写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书写技巧。其中突出两个技法:①一气呵成法。组织同学们观察“看一笔写一笔”和“看一个字写一个字”两个案例,从中领悟写字必须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②笔画基本技法。结合描临汉字,归纳笔画书写歌:点如水滴,由轻到重;横似扁担,两头稍顿;竖若悬针,垂直向下;撇如燕子掠水,一掠而过;捺如飞鹰展翅,苍劲有力;提似刀剑出鞘,锋利无比。
  3.范例上路,提升参与质量与效益
  范例可以是字帖,也可以是教师或学生的规范字。在习写过程中,本课拟采用“比”,即自己与自己比,同桌与同桌比,或者小组互评互比。由此,了解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正,根据这一环节对学生的典型错误加以强调性纠正,从中提升学生参与质量与效益。其间,教师和学生都要十分注意发现自己与他人书写的闪光点,强调正面引导,对优秀写字作品务必予以表扬和奖励,诸如奖红花、贴红旗、圈字、集卡,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归纳概括出写字的一些诀窍。
  4.拓展扩路,丰富参与渠道与空间
  课后组织学生阅读有关书法家习字的故事和著名的碑帖;收集一些贺年卡、生日卡、观看卡中的字样、字例;每学期举办一次写字比赛和现场会,推广先进的写字教学经验,并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写字展示交流活动,展示他们的写字才能,以此扩大学生参与的渠道和空间。
  总而言之,根据以往经验,写字教学一般可以采用“榜样导入”“媒体演示”“范例对照”“观察模仿”“实践探究”“分析比较”“理解记忆”“交流讨论”“习写训练”“具体抽象”“总结提高”“拓展提升”等方法,力求达到写字教学的真正有效。
  (作者单位:福建省长汀县城关东门小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论述了近年来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升格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在招生工作中出现的被录取考生未入学的问题,并以怀化学院2008年录取未报到的新生为个例,详细分析了这一群体的基本特征,并得出了新生未报到的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对就读高校有着更高的要求,选择放弃当年的入学资格而去复读,这种放弃是一种主动性的选择,因此这一矛盾在短时间内无法调和。  关键词:新升格;本科院校;未报到;新生特征    高等教育的
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特点,提出了使用教材的两点建议:1.大胆处理教材,树立教师即教材的理念;2.准确定位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目标点。  关键词:专业特色;英语教学规律;处理教材;定位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入世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专业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了《计算机专业英语》这本
学生识字效率低、回生率高,是一直困扰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难题。如果我们只极端化关注识字效率,只会造成教学生态上的灾难。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汉字的意韵之美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下的教育教学现状。只有当教师认识到汉字的美,消除教学中的极化现象,学生的学习才有可能产生幸福的体验。我们应有这样的勇气——让识字教学的品质回归!  一、在生活中观察积累,感受汉字的价值  汉字教学应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活兴趣出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对一堂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环节的设计。在设计此环节时,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注重对学情的了解,根据课文内容预设一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本文从不同年级的课文入手举了三个例子,说明了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堂在导入环节设计中要注重预设,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做到顺学而导。  关键词:预设;语文;顺学而导    特级教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这门课程内容多且繁杂,知识点零细;加上学生又有些眼高手低,对字、词、标点、文章层次等不屑一顾,致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但要考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做一个合格的编辑,这些是最基本的功夫。为此,笔者以一篇高中课文《景泰蓝的制作》为例,精心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既达到了正字词的目的,又对专业学习起了警示作用。  对于说明文的教学,很多老师的课堂教学总习惯停留在对“说明对象
摘要: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  关键词:新时期;知青小说;叶辛;《孽债》    叶辛是知青作家的代表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期间,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作。他把自己的支边经历孕育于小说之中,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其90年代的代表作《孽债》,无论在视角选择上、创作技法上,还是
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的重要手段。这一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为教学和学生学习开辟了新的教学环境,有力地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此,如何实现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与发展,是我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和特点,为课堂教学创造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
一、校运动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运动队缺乏凝聚力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点、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人格追求以及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现在运动员都是独生子女,由于自身生活条件比较优越,俄而都是有个性和想法的,加上运动队的训练本来就是很枯燥的,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一定的疲劳感而不想训练。老队员起不到带头作用,造成小队员有样学样,使运动队缺乏一定的凝聚力。  2.运动队
我国古代文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很多名篇佳作以美的姿态永远留于青史之中,沉积千年,历久弥笃,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细细去品,都充满了神奇的美的力量,具有可贵的审美价值。重视这种美的力量,探究赏读,领悟体会,可以让我们领略祖国文化的内涵,汲取营养,古为今用。下面笔者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尝试。  一、品词析句,深悟语言美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材料,语言审美应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文言文
笔者不仅承担着一个班的班主任和两个班的教学工作,而且还肩负着学校的教科研、校本培训工作,常常是东一榔头,西一棒,顾了这头,误了那头,工作不轻松,效率也不高。后来,笔者读到一篇名为《神奇的便条》的文章,便改变了工作思路,结果就大为改观。  故事的梗概大致是这样的——  有一天,一名企管顾问来到了美国著名的钢铁公司总裁查尔什·斯瓦布的办公室,对斯瓦布说:“我可以提高公司的效率。”  斯瓦布犹豫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