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作为一个经常莫名其妙和别人成为朋友又莫名其妙疏远的女生,我自然记不清到底是怎么和L姑娘变成闺蜜的。初中的学校极度自由,六个人面对面坐成一小组,好朋友基本上都是同组的,朋友之间只有相爱相杀,根本不需要距离产生出的那一点朦胧美。
初二那年闺蜜这个词好像刚流行,我们谁都没肉麻兮兮地这么称呼过彼此,但是行动早已证明一切。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一起走,先去旁边的小巷子买铁板煎的鱼丸牛排,那个小摊子的东西便宜到一大堆只要几元钱,一路吃一路吐槽,沿路会遇见一些同班的男生,然后一起张牙舞爪。
和L姑娘情同手足的那一两年,淑女一词是与我无关的。我跟着L姑娘第一次跑去网吧,她打游戏打得热火朝天,我在一旁看小说看得津津有味,从不嫌时光无聊,之后大雨滂沱,一片漆黑,她还能在车站陪我等会儿公交车。
我们关系好得班里好多同学看见我们一前一后进教室,都一脸惊恐地说,“你们是被黏在一起了吗?”我笑眯眯地点头,转头我们还能同吃一根圆头的棒棒糖,旁边同学直叫恶心,我们丝毫不在意。
L姑娘和我一起犯了事儿,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大包大揽,在班里女生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时,我们仗义得简直不合乎情理。
那时候我一点儿都不相信“君子之交,其淡如水”这句话,我和L姑娘太相似了,除了我没有她那么高,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待在一起。然而近距离通常会出事,L姑娘在某个晌午、老太太喋喋不休的英语课上,眼眸中闪烁起浅粉的光芒,“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这可比课桌下的小说书还精彩,我立刻伸过去头,在她一丁点儿的提示后,毫不犹豫又准确无误地报出了那个男生的名字,就叫他Z少年吧。
当然我不会去演烂熟的电影,我只是通过对她的了解和判断,欣喜若狂地祝贺她终于放下了初一那个她一厢情愿喜欢着的男生。
[2]
好朋友连初恋都是同时开始的,满大街都是因为喜欢的男生忽略了朋友而闹僵的故事时,L姑娘在她和Z少年两厢情愿的同时,立刻让Z少年的好朋友走到了我的身边。从此二人组变成了羡煞旁人的四人组,我开始惊叹Z少年对L姑娘有多好。
我一直记忆犹新的事是我们四人一起出去玩,我和L姑娘走在后面说话,Z少年总是喜欢莫名其妙转半圈面向她,羞涩地叫一句她的名字,然后转完剩下的半圈继续走。
导致我一直以来很怀念初二的时光,那时候我们身边的男生都能叫干净的白衣少年,连牵手都会心跳得好快,那时候我和L姑娘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因为太过于熟悉亲昵,我们班集体除草后是四个人一起逛街,我过生日Z少年也陪她一起来;我失恋后没多难过,反倒是跟L姑娘说,“如果你们分手了,我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但我真的没想到,L姑娘在某个中午又蹦蹦跳跳到了我身边,其实我觉得她是有点儿犹豫的,但是后来,我想她的犹豫其实是对的。她别扭了半天,才说她和Z少年吵架了,原因是,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和初一时喜欢的男生告白了,当然又被华丽丽地拒绝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Z少年当即知道了这件事,两个人不欢而散,L姑娘开始躲着Z少年。中午去的车站都是一个,我和Z少年抬头不见低头见,插在中间尴尬得要命。
一个阳光明媚的体育课,班里的男生都在打篮球,L姑娘说,“现在就这样拖着吧。”那时候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在车站再次遇见Z少年的时候,问了句,“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Z少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干脆说,“我到后面几站再坐车,我们边走边聊?”
后来我作了无数种假设,如果当初没有多问那一句,又或者,在Z少年红着眼圈说“其实我一直都不相信是真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时说句谎话,后来他们是不是就会一帆风顺下去,我和L姑娘又会不会直到现在也是逢年过节约出来嗨的好朋友。
我说了实话,他们的藕断丝连,终于因为我插在中间的坦白,变得再无瓜葛。那天L姑娘特别生气,我亦无言以对。初三的初始,我仍旧很单纯,从来不明白,年少时候的喜欢,也可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L姑娘的行为,也与配不配得上Z少年让人惊叹的喜欢与关怀毫无关系。
我和L姑娘行使了朋友间的最后一点儿默契,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从此以后分道扬镳。
[3]
其实我和L姑娘,最后就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我们像两个小宇宙,一个绿草如茵,一个海水蔚蓝,可是草木没在水中,只会蔓延开生命的枯萎。
可是我的心中,一直以来总是带着那么丁点儿的不甘,我像是做了场梦,当初那么好的关系,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被摧毁,念念不忘,徒留悲伤。
我不知道L姑娘是否还记得那时候肆无忌惮的我们,那是我生命中的一颗琥珀,凝结了一段很纯粹的时光,让我的许多个梦里,都有我们互相维护着对方、绕着操场用嘈杂的劣质MP3听流行歌、一本小说一起看一下午的美好日子。
作为一个经常莫名其妙和别人成为朋友又莫名其妙疏远的女生,我自然记不清到底是怎么和L姑娘变成闺蜜的。初中的学校极度自由,六个人面对面坐成一小组,好朋友基本上都是同组的,朋友之间只有相爱相杀,根本不需要距离产生出的那一点朦胧美。
初二那年闺蜜这个词好像刚流行,我们谁都没肉麻兮兮地这么称呼过彼此,但是行动早已证明一切。我们每天放学后都一起走,先去旁边的小巷子买铁板煎的鱼丸牛排,那个小摊子的东西便宜到一大堆只要几元钱,一路吃一路吐槽,沿路会遇见一些同班的男生,然后一起张牙舞爪。
和L姑娘情同手足的那一两年,淑女一词是与我无关的。我跟着L姑娘第一次跑去网吧,她打游戏打得热火朝天,我在一旁看小说看得津津有味,从不嫌时光无聊,之后大雨滂沱,一片漆黑,她还能在车站陪我等会儿公交车。
我们关系好得班里好多同学看见我们一前一后进教室,都一脸惊恐地说,“你们是被黏在一起了吗?”我笑眯眯地点头,转头我们还能同吃一根圆头的棒棒糖,旁边同学直叫恶心,我们丝毫不在意。
L姑娘和我一起犯了事儿,我们都会毫不犹豫地大包大揽,在班里女生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时,我们仗义得简直不合乎情理。
那时候我一点儿都不相信“君子之交,其淡如水”这句话,我和L姑娘太相似了,除了我没有她那么高,但这一点儿都不影响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待在一起。然而近距离通常会出事,L姑娘在某个晌午、老太太喋喋不休的英语课上,眼眸中闪烁起浅粉的光芒,“我喜欢上了一个人。”
这可比课桌下的小说书还精彩,我立刻伸过去头,在她一丁点儿的提示后,毫不犹豫又准确无误地报出了那个男生的名字,就叫他Z少年吧。
当然我不会去演烂熟的电影,我只是通过对她的了解和判断,欣喜若狂地祝贺她终于放下了初一那个她一厢情愿喜欢着的男生。
[2]
好朋友连初恋都是同时开始的,满大街都是因为喜欢的男生忽略了朋友而闹僵的故事时,L姑娘在她和Z少年两厢情愿的同时,立刻让Z少年的好朋友走到了我的身边。从此二人组变成了羡煞旁人的四人组,我开始惊叹Z少年对L姑娘有多好。
我一直记忆犹新的事是我们四人一起出去玩,我和L姑娘走在后面说话,Z少年总是喜欢莫名其妙转半圈面向她,羞涩地叫一句她的名字,然后转完剩下的半圈继续走。
导致我一直以来很怀念初二的时光,那时候我们身边的男生都能叫干净的白衣少年,连牵手都会心跳得好快,那时候我和L姑娘还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因为太过于熟悉亲昵,我们班集体除草后是四个人一起逛街,我过生日Z少年也陪她一起来;我失恋后没多难过,反倒是跟L姑娘说,“如果你们分手了,我就再也不相信爱情了。”
但我真的没想到,L姑娘在某个中午又蹦蹦跳跳到了我身边,其实我觉得她是有点儿犹豫的,但是后来,我想她的犹豫其实是对的。她别扭了半天,才说她和Z少年吵架了,原因是,她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和初一时喜欢的男生告白了,当然又被华丽丽地拒绝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Z少年当即知道了这件事,两个人不欢而散,L姑娘开始躲着Z少年。中午去的车站都是一个,我和Z少年抬头不见低头见,插在中间尴尬得要命。
一个阳光明媚的体育课,班里的男生都在打篮球,L姑娘说,“现在就这样拖着吧。”那时候不懂得人情世故,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在车站再次遇见Z少年的时候,问了句,“你们现在怎么样了?”
Z少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所以干脆说,“我到后面几站再坐车,我们边走边聊?”
后来我作了无数种假设,如果当初没有多问那一句,又或者,在Z少年红着眼圈说“其实我一直都不相信是真的,到底是怎么回事”时说句谎话,后来他们是不是就会一帆风顺下去,我和L姑娘又会不会直到现在也是逢年过节约出来嗨的好朋友。
我说了实话,他们的藕断丝连,终于因为我插在中间的坦白,变得再无瓜葛。那天L姑娘特别生气,我亦无言以对。初三的初始,我仍旧很单纯,从来不明白,年少时候的喜欢,也可以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L姑娘的行为,也与配不配得上Z少年让人惊叹的喜欢与关怀毫无关系。
我和L姑娘行使了朋友间的最后一点儿默契,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从此以后分道扬镳。
[3]
其实我和L姑娘,最后就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我们像两个小宇宙,一个绿草如茵,一个海水蔚蓝,可是草木没在水中,只会蔓延开生命的枯萎。
可是我的心中,一直以来总是带着那么丁点儿的不甘,我像是做了场梦,当初那么好的关系,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被摧毁,念念不忘,徒留悲伤。
我不知道L姑娘是否还记得那时候肆无忌惮的我们,那是我生命中的一颗琥珀,凝结了一段很纯粹的时光,让我的许多个梦里,都有我们互相维护着对方、绕着操场用嘈杂的劣质MP3听流行歌、一本小说一起看一下午的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