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在说些什么

来源 :广东第二课堂(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说过许多话,我们记不起来跟谁说过哪些话。可是,我们跟大自然几乎没说过话,而它们就在我们身边。
  大自然对我们说的话从来没有停歇过,它们有耐心。早上,我们走出家门,如果你有这份细心体察的话——清风抚过面颊,风用它透明的小手轻轻摸你的脸,还有眉毛、眼窝和耳朵,好像它知道你会在这一刻走出门,在这里等你。事实上,它的小手还抚过你的肩膀、后背和鞋子,只是隔着衣衫,你没察觉而已。
  风吹过来,这是大自然千万种语言中的一种,可以叫风语,还可以叫其他语,随便你,风并不在意这个。就在我们在做所谓“上班”或“上学”的活动,前往目的地而迈开第一步的时候,小鸟可能已经飞翔了三个多小时,看过了壮丽的日出。它从天空看到人们像蚂蚁一样陆陆续续从房子里走到大街上。在树枝上,小鸟看到地上一朵小黄花正徐徐打开叶片,准备迎接阳光。而人们对这一切无感,他们径直走着,或径直开车向前。他们不知道天边的白云跟昨天不一样,跟一小时之前也不一样。
  即使在城里,大自然也在人的身边,城里也有土地、天空、空气与光,这都是大自然的核心要素。可是人并不关心大自然的事情,只是通过资讯——比如说智能手机——了解气温变化,这成了他们与大自然的唯一聯系。是不是可以说,人正一点点远离大自然——说的不是他们的身体,他们的身体离不开含有氧气的大气层的包裹,是说他们的心灵。人的心灵里装填了越来越多的东西,因为世上的东西越来越多;但在他们内心的容积中对于大自然的关注越来越少。
  如果是这样,人会失去许多欣赏美的机会。虽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审美,美术师也不需要时时审美。可是,美是真与善不可分割的并存物,是奠定人之人格的基础。历史证明:不懂美的人(没有审美能力的人)也是离愚昧与残暴很近的人。而美的根源在哪里呢?大自然,只能是大自然。我们看到的各种样式的艺术品,比如绘画、音乐、舞蹈和建筑等等,俱为人类对大自然的模仿。它们是“假的”,是抒情、是表白、是再现、是提炼;而大自然是真的,它并不抒情表白,浑然一团而已。几天前,我坐车去科左后旗探望重病的堂兄朝克巴特尔。这是冬季,天很早,因而很冷。荒野萧疏的景物使我的心情变得愈发沉重。高速路的地势越走越高,最高处可以俯瞰四野。东面地平线上晨曦横贯,红了约莫上百里。人不期然来到这块高地,不期然在此处与晨曦相遇,令人讶异。太阳以红丸模样浮腾地表,光线成万倍刺破周遭,万物匍匐默哑。我真的被惊呆了,如果站在大地上,我纳头便拜也完全可能。车继续往胡四台方向开,太阳越升越高。我如同获得启示却说不上来,但心里至少不那么黑暗了。如果我是一堆火,刚刚目睹的日出壮景就像往火里添加了我所不知道的神秘物质,使火烧得更紧凑、更贴地,不易被风吹灭。我堂兄是否可救眼下尚未可知,但我的心被日出拓展了一些。这是大自然的教育,或者叫启迪。
  我一直想对别人说:大自然是人类的导师,教人学会爱,学会忍耐、节制、倾听、观察,学会体面地活着与死去。但这些话没机会说——在超市、在大街、在车站,你对谁说呢?即使面对亲密的朋友,你也说不出这些话,因为他们不需要,他们势必愕然。事实上,人这一辈子有很多话只能说给自己听。那么,关于大自然,我再说几句话吧。大自然教给我们清洁自身,让人知道人不过是万物之一种,而非之灵。大自然教人懂得谦卑,懂得美的样式多至无限,懂得所有人的头顶都有爱的护佑,懂得对立并不是法则,懂得宇宙的秘密不可穷尽。那么爱呢?你说大自然在教我们学习爱,爱在哪里?当你开始关注大自然的时候,不管关注的是一朵花,还是一条河,爱在你的心里已经发生。那一刻你的面容一定好看,而且虔诚。
  选自《安徽商报》
  2021年5月22日
  赏析
  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一员,与花鸟鱼虫等,都是自然之子。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大自然里的万物都是一家人,怎么还会有地震、洪水这类自然灾害,难道一家人不应该相亲相爱吗?
  必须承认,我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是有限的。但正如文中所述,这并不妨碍我们爱戴它、敬畏它。
  倘若我们把自然看作一个人,他也会有出生与成长,也会有烦恼与快乐。只要我们善待他,善待家里的兄弟姐妹,认真地聆听每个自然之子的心声,同时收敛自己的行为,或许就能减少或者避免灾害的发生。
  不管人类社会的历史有多久远,自然万物始终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背景板。不要妄自尊大,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记在心里的。
其他文献
妈妈带我买了一盆草莓苗。  它的叶子碧绿碧绿的,叶边是锯齿形,叶片上还沾着不少泥土,像小猪在泥土里打了个滚。咦?这片叶子上有个洞。啊!肯定是某条“坏蛋虫虫”搞的。等着瞧,我会把它抓住的!有些叶子蜷缩着,是害羞吗?摸一摸叶子,真光滑呀!茎上有许多白色的毛,弄得我手心直痒痒。花儿已经开了,每朵花都有五片洁白的花瓣,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有些花蕊中还长出了嫩绿的、毛茸茸的果子。  草莓苗的生命力很强。有一周
期刊
今天,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好了,就连农村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爷爷说,我们的家乡——梅县石坑,原来的路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是泥泞的“水泥”路,人们出入很不方便,汽车根本不能驶进村庄,只是偶尔能见到几辆摩托车进出。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们一年也难得进一次城。而现在呢,“水泥”路不见了,别说是公路,连村道都已经实现了硬底化,一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纵横交错,车辆
期刊
3月12日是我国第43个植树节,我们小学举办了植树活动。  我们小组种的桃树和我差不多高,树根比大拇指粗一点,还没开花,长满了叶子,叶子长长尖尖的。我们分工合作。两个同学去装水,把水浇到事先挖好的泥坑里,把泥土浇湿。老师们把装着泥和树根的黑色塑料盆取下来,再把树苗放进坑里。同学们拿着小铲子,校长、老师们拿着大铲子,一起把泥土铲到树头四周,把坑填得满满的,然后浇上水,让新种的树根有足够的水分。种完一
期刊
物事总有多种说法,比如论竹,名士骚客誉之“岁寒三友”。“竹林七贤”非得在竹林中结谊,方显出自身的精神高洁。白乐天咏竹诗“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刻意对比衬托了竹子的高风亮节。  然按江湖细民立场,自然重于竹子的功用,犹如“断竹、续竹;飞土、逐肉”。活泼熟稔于竹子的特性,劈制弓弩,营营狩猎。其实两种说法皆有价值,看你是“文青”还是“走卒”。  竹有百能,很少
期刊
养花,是一件看似普通但做起来不容易的事情。  在去年疫情期间,妈妈在电视上看到了一部有关养花的纪录片。看见别人养的花那么漂亮,妈妈很羡慕,于是到花木市场买了几盆花回来,跟我一起开启我们的养花生活。  刚开始,我并不懂养花:要么水浇太多,差点把花淹死了;要么把花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差点晒死了。妈妈看到了,连忙把花抱回客厅,经过几个星期小心翼翼培养,花终于成功复活了。  有了这一次经历后,我明白了养花要
期刊
也许是上天注定,让我在人海中遇见她,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疯、一起闹……是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只是有一次……  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用卡纸做自己觉得最珍贵的东西。老師话音一落,同学们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有的做美丽的玩具,有的做富丽堂皇的“别墅”,有的做名贵的衣物……只有我和晓玲做了两只牵着手的小熊。那时我跟晓玲说:“我们要像两只小熊一样一直牵着手,永远不分开。”泪水顿时充满晓玲的眼眶,她
期刊
校园故事多姿多彩,有开心的,有难过的,也有令人感动的……有一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它像黑夜里的一道光,温暖着我心中的每一个角落。  还记得那一天,小浩因打球不小心,脚摔骨折了,当他奋力地拄着拐杖来到教室,动作是那样的滑稽,很多同学见后哈哈大笑,就连老师也不经意地抿了一下嘴,唯独我身旁的小轩没有笑。下课铃声一响,很多同学围到小浩的身边:有的同学用手去敲打他腳上的石膏,发出“咚咚”的响声;有的同学学他走
期刊
兔子姐姐:  你好!我是一名四年级的同学。  在学校里,我也算是比较优秀的了,年级排名前十。今年我迷上了篮球运动,成功地被体育老师选为篮球训练队队员,却遭到语文老师的竭力反对,她担心我的学习成绩会因此而退步,可我认为并不会。我加入篮球训练队后进行了几次单元测试和期中检测,并没发现自己退步了,所以我一开始不太能理解老师的反对。  但是,后来我发现四年级的学业很重,作业也很多,我每晚至少要写到七点半,
期刊
《你好,祖国的早晨》是一本校园朗诵诗集,精选了高洪波、金波、王宜振等著名儿童诗人、一线老师和学生的近60首优秀爱国诗歌。作品紧扣时代脉搏,讴歌党的丰功伟绩,书写人们的爱国情怀,礼赞英雄楷模,诗句催人奋进,易诵易传。书中每一首诗后面都设计了“朗诵小驿站”作为朗诵指导,还有专业的朗诵示范音频。  关于祖国  高洪波  祖國好像很具体  像脚下普通的土地  祖国仿佛又很抽象  像阳光一样迷离  黄山上的
期刊
我是一个很脏很脏的乒乓球,已被主人扔进垃圾桶里,但心里仍有很多很多的梦想。  我的第一个梦想,是被别人捡走,洗干净,继续当乒乓球玩。  我的第二个梦想,是蹦出垃圾桶。你们知道我要去哪儿吗?我要去溪边,跟随溪水流进大海,这会让我心中无比骄傲。  我的第三个梦想,是溜进游乐场。知道我要干什么吗?我要在波波池里,等小朋友把我当球玩。  我的第四个梦想,是溜到春节的花市上,变成一个圆滚滚的冰糖葫芦,等人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