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s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知识成倍增长,人类新生代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但是,人类需要掌握的最基础知识不变,需要具备自学能力的要求不变。一个有自学能力的人,他总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知识体系结构、兴趣爱好,主动积极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目的。
   自学能力,就是指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所谓自学,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从本质上讲就是做学习的主人:自己想方法读书、思考、提问、记忆、练习;自己安排时间,处理学习任务的轻重缓急;自己查资料,找窍门,总结学习经验、教训和方法。所以自学本身就是创造力的培养和锻炼,善于自学的人将来也善于研究,善于工作,善于生活。
   本文所指的自学,是指在教师、学生本人配合下的高品质学习。
   一、要从培养兴趣开始
   常带孩子上书店,选购他感兴趣的故事书、图画书,或给孩子借来有趣有益、适合他的阅读程度的好书。教师要常给孩子讲书上有趣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来讨论,要谈得有声有色,慢慢使孩子领会到,读书是一件有莫大快乐的美事,是与听故事、看电视同样有趣的享受。
   不仅要让孩子读各式各样情节生动的故事书,也要给他们新奇有趣的科学知识书,如《十万个为什么》、天体和动物趣闻等,并常常讨论,满足孩子的新奇感和求知欲。还要读一点学学做做、学学猜猜方面的书,让孩子把读书与动手、动脑结合起来,既丰富了生活,又能让孩子懂得书能指导实践和操作。例如按书上讲的方法做实验、种庄稼、饲养小动物等,就会使孩子特别快乐。
   二、确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语文自学能力主要包括独立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般说来,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四项基本技能,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是语文能力的基本组成要素。培养语文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小学生明白自学的重要性,对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产生浓厚兴趣,养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教给他们语文自学的方法,不断增强他们进行听、说、读、写的自觉性和坚持性,慢慢形成自觉学习、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今天,现代认知观已把学习视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或方面;协作、交流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应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在推行素质教育,尤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热爱学习、学会学习、自觉学习,掌握能够适应今后生存发展的必备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加强学法指导,养成良好自学习惯
   首先,指导学生掌握多种自学方法。学习方法,是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运用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事实证明,学习能力低下、学习方法不当是导致终身学习失败或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和教会学生掌握初步的自学方法,包括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阅读、学会表达。其中重点是学会阅读和学会作文。
   再次,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关键。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凡是好的态度,好的方法,都要使之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自学能力的内容与标志之一。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三条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结合小学孩子的身心特点,我认为,基本的自学习惯包括:
   1. 课前预习的习惯
   在每天新课之前,要求学生按照“一读二画三想四讨论”的四步自读法进行预习,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有个初步的识记和思考。
   2. 查阅字词典和相关工具书的习惯
   也包括教师指导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的习惯。
   3. 坚持阅读、积累的习惯
   保证让学生每天有40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内容包括少儿书报、少儿电视节目等;同时养成读思结合、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形式内容不限,可以是只言片语,也可以是精彩文段,还可以是漫画创作,学生自行设计,自得其乐。在丰富学生词汇、语感的同时,也逐渐培养了孩子的思维和鉴赏能力。
   4. 勤于动笔的习惯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倾诉,及时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有意思的事情和事物写下来,坚持小练笔,坚持写日记。参加社会实践、办班级黑板报、编个人作文集都是激发学生勤于动笔的好办法。
   最后,启发学生科学思维,培养自学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学生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自学能力才有依托,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兴趣要激发,思维更少不了启发。要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就必须善于“质疑”,激起学生心中探索问题的波澜。
   要做到这样,教师必须致力于问的艺术,必须使自己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包含着矛盾,因为思维是从矛盾开始的,没有矛盾就没有思考。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不假思索就能随口答出,就难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浪,所提问题也就失去了价值。拳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拳不离手;乐师教徒弟,要让徒弟曲不离口。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因此,教师要少讲,让学生多练、多看,用脑多想,用手多做,取得“习之功”。要得到“习之功”,就不能乱来一气,胡练一通,而要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训练既要严,也要有序,还要求实,讲究实际效益。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巩固知识,化知识为能力,达到“不复需教,自为研索,自求解决”的目的。
   这也是教育中最理想的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枣庄市峄城区运卜屯小学)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中职学校的女老师,由于专业的不同.出现了男生班、女生班,从去年开始,我就担任电子专业女生班的班主任。中专女生由于其年龄、经历、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受传统观念及社会
通过对某医院综合住院楼深基坑的降水设计及施工,取得了在深基坑地下水控制工艺上的成功经验,可作为在成都地区实现砂卵石层基坑降水及施工时借鉴.
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坚持只有活劳动才是形成新价值的惟一源泉,物化劳动不会创造新价值,这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与非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区别.但是,在坚
针对火炮光电窥膛系统中对激光靶图像自动识别和测量中的高效、准确、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一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快速运算方法的硬件实施方案.介绍了基于高性能DSP实时处理的硬件原理框图,重点分析了硬件系统中的大量数据交换瓶颈问题,存储器访问的软件优化和分配机制以及快速定标量化的压缩存储机制.实践证明该方案有效地提高了系统在实时测量中的应用价值.
“知恩图报”是一种朴素而又美好的情感,然而近日媒体的一则报道,让人感到这种情感在部分大学生心中缺失了。6名大学生因冒险登野山被困在延庆县境内某山上,经消防队员11小时救
中学物理素质教育的任务是:物理科学知识教育,使中学生掌握初步的、基本的物理科学的基本技能和素养;利用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依据自然科学方法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有关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多年,但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推行,这与学校教育一直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是密切相关的,到目前为止,仍有相当多的学校及教师依然围着“高考的指挥棒”转,造成了“你
中职教育是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主要功能与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为当地产业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以获得某种学历为主要目的。在这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