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及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及曲马多对其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评价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时脊髓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及FOS蛋白表达的变化,探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机制及曲马多对其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不行切口操作,腹部皮下输注生理盐水0.4 ml,同时单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切口痛组(I组)切皮后腹部皮下输注生理盐水0.4 ml,同时单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瑞芬太尼组(R组)切皮后腹部皮下输注瑞芬太尼40 μg/kg(0.4 ml),同时单次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1 ml,瑞芬太尼+曲马多组(R+T组)切皮后腹部皮下输注瑞芬太尼40 μg/kg(0.4 ml),同时单次皮下注射曲马多30 mg/kg(0.1 ml).各组腹部皮下输注时间为30min(0.8ml/h).分别于术前24 h、术后24、48 h测定机械痛阈,随后测定脊髓iNOS mRNA和FO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术前24 h比较,术后I组、R组和R+T组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C组比较,I组、R组和R+T组机械痛阈降低(P<0.05);与I组比较,R组机械痛阈降低;与R组比较,R+T组机械痛阈升高(P<0.05).与C组和I组比较,R组和R+T组脊髓iN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上调(P<0.05);与R组比较,R+T组脊髓iN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 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的机制可能与上调脊髓iN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有关,曲马多可通过下调脊髓iNOS mRNA和FOS蛋白表达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治疗组选择本院确诊KD患儿34例,分为冠状动脉损伤组14例和
目的分析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早期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3年来收治非创伤性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79例中早期误诊46例的原因.结果导致误诊原因主要是不详细询问
目的:探讨老年妇女宫颈与穹窿粘连的临床特点、发病原因、早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老年妇女宫颈与穹窿粘连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该病常见于绝经后的老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矫治近视的手术方式,如何提高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并发症是研究的热点。由于羊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性和生物学活性,而且来源广泛、
目的 探讨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冠状动脉(简称冠脉)肌桥心肌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左前降支肌桥,不合并冠脉粥样硬化病变,且无心肌梗死病史的住院患者,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26岁,主因发热、皮疹,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11 d,于2007年5月24日入住院.既往对青霉素过敏. 患者于入院前因咽痛自行口服阿莫西林,因发热伴皮疹在门诊先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D-Gain)和脂多糖(LPS)制作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免疫组
目的比较施普瑞联合优甲乐与单纯用优甲乐治疗甲状腺囊腺瘤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 2 0例 ,予优甲乐 5 0 μg/ d;观察组3 6例 ,予施普瑞 2粒 /次 ,每日 3次 ,优甲乐 5 0
目的 用99Tcm标记环丙沙星并评估其生物学性能.方法 制备99Tcm-环丙沙星,测定其稳定性,并研究其在健康昆明小鼠体内和在炎症模型昆明小鼠及新西兰兔体内的分布.结果 99Tcm-环
为观察谷康泰灵注射液治疗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将75例患者按身高、体重、年龄、绝经后时间及治疗前骨密度值等条件相近分为3组,对照组服用钙制剂,谷康泰灵肌肉注射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