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红松受立地条件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层厚度,我们通过红松在不同的土层厚度中的生长表现,认为生长在土层厚度>50cm的厚层土比薄层土胸径生长量提高27%,树高生长量提高19%,同时厚层土的土壤养分含量和自然含水量、田间持水量也均高于薄层土。
关键词:红松;土层厚度;生长
中图分类号:$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8809(2010)-10-0003-01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东北林区重要果材兼用树种,它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是东北地区不可替代的树种。从上个世纪至今,红松林的发展速度很快,大面积栽植红松林在辽宁地区非常普遍。已构成了东北林区的绿色长城。但是,红松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制约性很大,如果选地不当,往往会影响红松的生长和发育,为了加快红松发展步伐,提高红松的生长速度,使其达到速生丰产,我们对红松在不同土层厚度的生长进行了调查,探讨红松与土层厚度的紧密关系,从中探寻出最适红松生长的土层厚度,为今后营造红松和选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调查地点与方法
调查地点选在辽宁本溪清河城和丹东通远堡、风城、宽甸等地。调查方法采取临时标准地法,标准地面积为667hm2,林龄在10-30年,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要测定各性状因子,对每块标准地按山体的上、中、下挖土壤刨面,测定土层厚度与各土层的含水量和养分含量。
2、结果分析
2.1 不同土层厚度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红松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层厚度。土层越厚,说明土壤养分充足,营养含量丰富;土层越薄,土壤贫瘠,土壤中养分含量低,满足不了红松生长的营养需求,而导致红松生长缓慢,我们依据红松在不同的土层厚度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列表如下:
从表1看出,1-3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基本在40-50cm之间,4-6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7-9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在40cm以下。1-3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5-0.54cm,树高年生长量在0.38-0.39m,4-6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55-0.59cm,树高年生长量在0.40,0.42m。7-9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35-0.41cm,树高年生长量在0.32-0.34m。可见,4-6号标准地由于土层厚度较厚,而胸径与树高的年生长量均比1-3号和7-9号标准地生长突出。4-6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比1-3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高7,72%,比7-9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高33.4%。4-6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比1-3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6.6%,比7-9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27%。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19%。
以上说明了土层越厚,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所以在更新造林时,必须要做到适地适树,严格选地,对土层较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质地,不利于营造红松。
2.2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养分含量
依据调查资料,将土层厚度划分为三种类型(见表2),对各种类型分别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表2看出,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土壤中的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均高于其它类型,所以也导致红松的胸径与树高的生长量也高于其它类型。
表2中除速效P外,全N、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依次是土层50cm以上>40-50cm>40em以下。
2.3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的水分状况测定结果,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的红松林内,凋萎含水量低,而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最高,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与土层厚度40-50cm的差别不大,比40cm以下土层厚度高7.8-24%,田间持水量比40cm以下土层厚度高7.1%-26.5%。以上说明,土层越厚表明土壤疏松,透水透气性能强,能蓄存大量的水分,使土壤湿润,即使出现干旱,也不至于失水,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所以,也会保证红松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小 结
3.1 厚层土(50cm以上)能提高红松的生长量,比薄层土(40cm以下)胸径能提高27%,树高能提高19%。
3.2 厚层土(50cm以上)土壤中各项养分含量指标较高,除速效P外,全N、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依次为厚层土(50cm以上)>中层土(40-50)>薄层土(40cm以下)。
3.3 厚层土的凋萎含水量最低,而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最高。厚层土比薄层土自然含水量高7.8%-24%,田间持水量高7.1%一26.5%。
关键词:红松;土层厚度;生长
中图分类号:$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8809(2010)-10-0003-01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东北林区重要果材兼用树种,它材质优良,经济价值高,是东北地区不可替代的树种。从上个世纪至今,红松林的发展速度很快,大面积栽植红松林在辽宁地区非常普遍。已构成了东北林区的绿色长城。但是,红松的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制约性很大,如果选地不当,往往会影响红松的生长和发育,为了加快红松发展步伐,提高红松的生长速度,使其达到速生丰产,我们对红松在不同土层厚度的生长进行了调查,探讨红松与土层厚度的紧密关系,从中探寻出最适红松生长的土层厚度,为今后营造红松和选地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调查地点与方法
调查地点选在辽宁本溪清河城和丹东通远堡、风城、宽甸等地。调查方法采取临时标准地法,标准地面积为667hm2,林龄在10-30年,对标准地内的林木要测定各性状因子,对每块标准地按山体的上、中、下挖土壤刨面,测定土层厚度与各土层的含水量和养分含量。
2、结果分析
2.1 不同土层厚度对红松生长的影响
红松生长受立地条件的影响很大,尤其是土层厚度。土层越厚,说明土壤养分充足,营养含量丰富;土层越薄,土壤贫瘠,土壤中养分含量低,满足不了红松生长的营养需求,而导致红松生长缓慢,我们依据红松在不同的土层厚度中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列表如下:
从表1看出,1-3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基本在40-50cm之间,4-6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7-9号标准地,土层厚度在40cm以下。1-3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5-0.54cm,树高年生长量在0.38-0.39m,4-6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55-0.59cm,树高年生长量在0.40,0.42m。7-9号标准地胸径年生长量在0.35-0.41cm,树高年生长量在0.32-0.34m。可见,4-6号标准地由于土层厚度较厚,而胸径与树高的年生长量均比1-3号和7-9号标准地生长突出。4-6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比1-3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高7,72%,比7-9号的平均胸径生长量高33.4%。4-6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比1-3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6.6%,比7-9号的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27%。平均树高年生长量高19%。
以上说明了土层越厚,有利于红松的生长发育,所以在更新造林时,必须要做到适地适树,严格选地,对土层较薄,土壤养分含量较低的土壤质地,不利于营造红松。
2.2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养分含量
依据调查资料,将土层厚度划分为三种类型(见表2),对各种类型分别测定土壤的养分含量。表2看出,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土壤中的各项养分含量指标均高于其它类型,所以也导致红松的胸径与树高的生长量也高于其它类型。
表2中除速效P外,全N、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依次是土层50cm以上>40-50cm>40em以下。
2.3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含水量
不同土层厚度的土壤的水分状况测定结果,土层厚度在50cm以上的红松林内,凋萎含水量低,而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最高,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与土层厚度40-50cm的差别不大,比40cm以下土层厚度高7.8-24%,田间持水量比40cm以下土层厚度高7.1%-26.5%。以上说明,土层越厚表明土壤疏松,透水透气性能强,能蓄存大量的水分,使土壤湿润,即使出现干旱,也不至于失水,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所以,也会保证红松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小 结
3.1 厚层土(50cm以上)能提高红松的生长量,比薄层土(40cm以下)胸径能提高27%,树高能提高19%。
3.2 厚层土(50cm以上)土壤中各项养分含量指标较高,除速效P外,全N、有机质、速效K的含量依次为厚层土(50cm以上)>中层土(40-50)>薄层土(40cm以下)。
3.3 厚层土的凋萎含水量最低,而自然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最高。厚层土比薄层土自然含水量高7.8%-24%,田间持水量高7.1%一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