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VT1)通过靶基因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 LncRNA PVT1、微小RNA(miR)-1207-5p表达水平;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PVT1慢性干扰质粒和阴
【机 构】
:
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科 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科 266042,青岛市中心医院肿瘤立体定向放疗科 26604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浆细胞瘤变异易位基因1(PVT1)通过靶基因调控乳腺癌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及临床意义。
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A LncRNA PVT1、微小RNA(miR)-1207-5p表达水平;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PVT1慢性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至人乳腺癌细胞,检测转染后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CCK-8法、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各转染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转染miR-1207-5p后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6(STAT6)和P2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乳腺癌细胞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1.271 ± 0.305比0.023 ± 0.006和1.679 ± 0.347比0.031 ± 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乳腺癌细胞PVT1和miR-1207-5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2.357 ± 0.271比1.000 ± 0.000和0.103 ± 0.021、3.265 ± 0.375比1.000 ± 0.000和0.265 ± 0.024),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后48、72、96和168 h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VT1过表达质粒后24 h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明显高于转染阴性对照质粒和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转染阴性对照质粒乳腺癌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转染PVT1慢性干扰质粒乳腺癌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miR-1207-5p过表达物后STAT6和P21 mRNA均明显低于转染模拟对照物(0.476 ± 0.102比1.000 ± 0.000和0.429 ± 0.097比1.132 ± 0.2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染miR-1207-5p过表达物后STAT6和P21蛋白明显低于转染模拟对照物(0.396 ± 0.104比1.062 ± 0.002和0.434 ± 0.067比1.141 ± 0.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LncRNA PVT1可能为miR-1207-5p调控的宿主基因,协同通过调控靶基因STAT6影响乳腺癌细胞增殖、分化、侵袭及转移,抑制该基因转录可能为乳腺癌治疗的研究新方向。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营养需求和生活质量状况,分析个体化营养干预措施对其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择期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1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术前均进行欧洲营养风险筛查量表2002(NRS2002)及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筛查,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行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患者行个体化营养干预,随访3个月,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NRS2002、EORTC Q
目的探讨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spontaneous peritonitis,SBP)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选择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绍兴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按是否并发自发性腹膜炎将其分为并发组和未并发组,各60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危险因素。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并发组分为哌拉西林舒巴坦组和头孢曲松组,各30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SBP既往史、
目的研究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LST)的内镜病理特征及内镜下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9年12月经内镜诊断并行内镜下治疗的48例L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病变部位将其分成直肠组(27例)和结肠组(21例),分别记录直径大小、病变亚型及术后病理结果。27例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19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mucosal
目的评估香砂平胃颗粒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相关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H.pylori相关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患者2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枸橼酸铋钾220 mg+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000 mg+克拉霉素500 mg,口服每天2次,疗程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香砂平胃颗粒10 g,2次/d,疗程
目的 研究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分子荧光显像技术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0年9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
目的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MP)大叶性肺炎在运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炎性指标、免疫力变化。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9月在六安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MP感染引起大叶性肺炎改变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肺炎支原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主要包括住院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炎性因子水平、细胞免疫力、体液免疫力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肺部CT复查肺部恢复情况,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