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功教育”是指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老师的帮助使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是追求学生潜能发现和发展的教育,是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教育,是追求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成功教育”的运行机制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培养自信,克服自卑
1.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与正取生相比,扩招生的智商和情商不一定低,有的甚至比正取生还高,但往往因学习行为不良,导致学习基础较差。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由于扩招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其初中基础还没有打好,如果一开始就上高中的课程,他们可能会跟不上,易产生厌学情绪。可以先用一段时间来复习初中的内容,然后再上高中的课程,让这些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地衔接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成功搭建坚实的平台。
2.公正评价,关爱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特别希望其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平时认真观察和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公正地评价学生,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因心情愉悦而加倍努力。实践证明:只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讲些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话,多说些理性、冷静的话。
3.多给激励,增强信心
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更应该是“成长”,要让学生在享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积极乐观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激励,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的评价,它会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这不仅传达了一种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对学生来说都是鞭策,使学生觉得“我能行”。
扩招生文化基础比较差,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此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心理,清扫障碍,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二是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习惯;三是鼓励学生既要有“好中寻优”的冒尖精神,又要有“错中找对”的求实作风,养成自我钻研、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4.挖掘潜能,获取成功
可从自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找出自己的优点,客观评价自己,或让同桌相互帮助查找优点。然后,让学生将优点写出来,利用班会展示学生的优点,或将写出的优点贴在学习园地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我能行”自信教育活动,学生对学习产生二来自信,增加了学习动力,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人们可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心理的角度看,成功使心理产生喜悦和动力,使人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他们来回答,尽量使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能正确回答问题,再加上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就使学生更有信心学习,认识到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成功,从而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5.确定目标,树立信念
“我一定成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是从心底涌出的情感冲动和欲望,是最具驱动力的能量。我们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与学生讨论各人的奋斗目标、志向,并告诉学生: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学习,高中毕业是近期目标。让学生明白近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努力、去奋斗。一个人有了信念,就会全心倾注于自已所追寻的目标。因此,我们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制订每学期的学习计划、生活计划、纪律计划,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以纠正或激励自己。
6.心理暗示,蕴藏成功
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或基础抱有怀疑态度,缺乏敢于承认、担当的勇气。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去争取”。从心理学来看,个人的自我暗示中蕴藏着很大的财富和资本。可要求学生进行成功心理素质训练,每天早上起床时以毫不怀疑的口气默默地对自己说:“每天都会有进步的”,“成功一定属于我”,“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为自己打气是最好的心理暗示,会使学生迅速成为有自信的人。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态训练,因为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进取的思想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采取正确的行为,从而带来成功与进步。
7.结交情谊,形成合力
为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可以在学习之余,用适当的允满乐趣的游戏,带领学生尽情地“玩”,如组织爬山、野炊或各种体育比赛等,使学生“玩”得尽兴。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相互交流、结交情谊、团结协作。这种以情感投入为切入点的方式,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激励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都能有所进步,都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8.家校联手,共同激励
应该经常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及时将学生的进步向家长汇报。在家长会上,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一一向家长汇报,以正面表扬为主,同时也要求家长经常给自己的子女以鼓励、激励。学生的进步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赞赏,其学习信心会更足,学习会更加勤奋、更加自觉。
二、创设条件,尝试成功
1.创造条件,引导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铺上鲜花。如课堂提问时,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设问,当他们回答正确或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表扬,使他们尝到甜头,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2.开展活动,共同进步
应积极开展手牵手、合作学习活动。我们采取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方式。在教学进度上,扩招生班不与正取生班级相同,复习初中内容也并不是炒旧饭,而是边复习边加深一些内容或训练;在学习高中内容时,不要求拔高,只按课标的最低要求进行教学;在考试或章节测验中,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命题,使绝大多数学生及格,以坚定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合作学习是交流、分享。我们要求学生克服独自作战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间开展手拉手、相互帮助的学习活动。学生间既要有竞争更要讲合作,应在合作中沟通、互动,在竞争中提高发展,共同进步。
3.大胆质疑,增长智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思维有驰骋的空间。我们比较注意精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火花,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哪怕是表面的、幼稚的、可笑的,都及时地给予肯定、赞许、引导,同时指导学生善于提问,使课堂出现观点交锋、智慧碰撞的场面。师生共同讨论,大家都受益。学生得以放飞想象的翅膀,而老师在活动中也增长了智慧。
三、自我发展,力争成功
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志气、有抱负、自我发展、力争成功的品质。每个学生都应有人生的计划,有自己的志气和抱负,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养成时刻检视自己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并保持高昂的斗志。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不断地督促。自己不断地激励,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生活的激情。经过两年的“成功教育”,学生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笔者所教的3个扩招班182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2人考入重点大学,21人上二本线,50人上三本线,100人上高职高专线。
实践证明,成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拿破仑·希尔说:“信心和志向是成功的基础。”成功教育为渴望成功的学生注入了新的活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克服自卑情绪,树立信心,具有健康的心态、向上学习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
责编 雷 靖
一、培养自信,克服自卑
1.分析成因,寻找对策
与正取生相比,扩招生的智商和情商不一定低,有的甚至比正取生还高,但往往因学习行为不良,导致学习基础较差。我们针对学生实际,因材施教。由于扩招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其初中基础还没有打好,如果一开始就上高中的课程,他们可能会跟不上,易产生厌学情绪。可以先用一段时间来复习初中的内容,然后再上高中的课程,让这些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地衔接起来,为以后的学习成功搭建坚实的平台。
2.公正评价,关爱学生
每个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特别希望其通过自身努力所取得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平时认真观察和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公正地评价学生,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因心情愉悦而加倍努力。实践证明:只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才能调动其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多讲些温暖人心、鼓舞人心的话,多说些理性、冷静的话。
3.多给激励,增强信心
学生的任务不只是“学习”,更应该是“成长”,要让学生在享受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的同时,积极乐观地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能不断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激励,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最有效的激励方式是激励性的评价,它会像春风一样温暖人心。心理学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教师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这不仅传达了一种关爱,还表达了一种尊重、信任和激励,对学生来说都是鞭策,使学生觉得“我能行”。
扩招生文化基础比较差,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对此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帮助学生减轻焦虑情绪,克服自卑心理,清扫障碍,树立起“我能行”的信念;二是培养学生开动脑筋、独立思考的习惯;三是鼓励学生既要有“好中寻优”的冒尖精神,又要有“错中找对”的求实作风,养成自我钻研、合作学习等学习习惯。
4.挖掘潜能,获取成功
可从自信教育开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都找出自己的优点,客观评价自己,或让同桌相互帮助查找优点。然后,让学生将优点写出来,利用班会展示学生的优点,或将写出的优点贴在学习园地里。实践证明,通过开展“我能行”自信教育活动,学生对学习产生二来自信,增加了学习动力,班级呈现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
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人们可从成功中总结经验,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从心理的角度看,成功使心理产生喜悦和动力,使人具备勇往直前的精神。我们从高一开始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他们来回答,尽量使他们能够通过思考就可以得出答案。能正确回答问题,再加上老师的表扬和肯定,就使学生更有信心学习,认识到只要努力学习就可以成功,从而坚定了学习的信心和决心。
5.确定目标,树立信念
“我一定成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这种自信是从心底涌出的情感冲动和欲望,是最具驱动力的能量。我们在高一新生入学时,就与学生讨论各人的奋斗目标、志向,并告诉学生:人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的奋斗目标,现阶段的目标就是学习,高中毕业是近期目标。让学生明白近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如何去努力、去奋斗。一个人有了信念,就会全心倾注于自已所追寻的目标。因此,我们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制订每学期的学习计划、生活计划、纪律计划,并经常拿出来看一看,以纠正或激励自己。
6.心理暗示,蕴藏成功
有不少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或基础抱有怀疑态度,缺乏敢于承认、担当的勇气。因此,笔者鼓励学生“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去争取”。从心理学来看,个人的自我暗示中蕴藏着很大的财富和资本。可要求学生进行成功心理素质训练,每天早上起床时以毫不怀疑的口气默默地对自己说:“每天都会有进步的”,“成功一定属于我”,“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为自己打气是最好的心理暗示,会使学生迅速成为有自信的人。应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态训练,因为良好的学习心态、积极进取的思想会使人产:生积极向上的动力,采取正确的行为,从而带来成功与进步。
7.结交情谊,形成合力
为提高班级的凝聚力,可以在学习之余,用适当的允满乐趣的游戏,带领学生尽情地“玩”,如组织爬山、野炊或各种体育比赛等,使学生“玩”得尽兴。这样,既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玩”中相互交流、结交情谊、团结协作。这种以情感投入为切入点的方式,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激励他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都能有所进步,都能有成就感和荣誉感。
8.家校联手,共同激励
应该经常开展家校联系活动,及时将学生的进步向家长汇报。在家长会上,可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习情况一一向家长汇报,以正面表扬为主,同时也要求家长经常给自己的子女以鼓励、激励。学生的进步若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家长的赞赏,其学习信心会更足,学习会更加勤奋、更加自觉。
二、创设条件,尝试成功
1.创造条件,引导成功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所以教师应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上铺上鲜花。如课堂提问时,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设问,当他们回答正确或有进步时,教师要给予表扬,使他们尝到甜头,不断成功,不断进步。
2.开展活动,共同进步
应积极开展手牵手、合作学习活动。我们采取对不同班级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方式。在教学进度上,扩招生班不与正取生班级相同,复习初中内容也并不是炒旧饭,而是边复习边加深一些内容或训练;在学习高中内容时,不要求拔高,只按课标的最低要求进行教学;在考试或章节测验中,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命题,使绝大多数学生及格,以坚定学生的信心和决心。
合作学习是交流、分享。我们要求学生克服独自作战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间开展手拉手、相互帮助的学习活动。学生间既要有竞争更要讲合作,应在合作中沟通、互动,在竞争中提高发展,共同进步。
3.大胆质疑,增长智慧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让学生思维有驰骋的空间。我们比较注意精心培养学生的创造火花,鼓励他们质疑问难,哪怕是表面的、幼稚的、可笑的,都及时地给予肯定、赞许、引导,同时指导学生善于提问,使课堂出现观点交锋、智慧碰撞的场面。师生共同讨论,大家都受益。学生得以放飞想象的翅膀,而老师在活动中也增长了智慧。
三、自我发展,力争成功
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志气、有抱负、自我发展、力争成功的品质。每个学生都应有人生的计划,有自己的志气和抱负,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养成时刻检视自己学习、生活的良好习惯,并保持高昂的斗志。老师不断地鼓励,同学间不断地督促。自己不断地激励,能使学生保持对学习、生活的激情。经过两年的“成功教育”,学生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笔者所教的3个扩招班182名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有2人考入重点大学,21人上二本线,50人上三本线,100人上高职高专线。
实践证明,成功教育对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拿破仑·希尔说:“信心和志向是成功的基础。”成功教育为渴望成功的学生注入了新的活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克服自卑情绪,树立信心,具有健康的心态、向上学习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
责编 雷 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