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心理学有关知识浅析孙海平执教成功原因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ooooo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孙海平教练取得的成功举世瞩目。结合心理学中的注意、思维等有关知识分析孙海平教练执教成功的原因,得出运动训练成功与否与教练员能否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密切相关。这些分析可供其他教练员借鉴和学习。
  关键词: 跨栏 选材 注意 思维
  刘翔已成为中国体育的名片,他的成功取决于多方面因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孙海平就是田径场上的伯乐。刘翔能获得奥运金牌,破世界纪录,实现全满贯,孙海平教练功不可没。孙海平独特的训练方法在世界上是先进的。运用普通心理学有关知识分析其执教成功的原因,也为其他教练员、运动员带来启示。
  1.注意与选材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基本特性。所谓指向性,是指在某一瞬间,人们的心理活动有选择地朝向一定的对象。在千变万化的世界中,有各种各样的信息作用于人,但人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作出反应,只能选择一些对象作出反应,这样才能保证知觉的精确性和完整性,这也体现了注意的选择性,体育活动中的选才更是如此。教练员要从众多青少年运动员中选出符合专项运动要求的人才,就要运用注意的指向性。所谓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一定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性。注意集中时心理活动会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这样就保证了注意的清晰、完善和深刻[1]。教练员选才要运用注意的集中性,由初选再到重点选拔。重点选拔时要抓住关键问题,不要被一些次要因素迷惑,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体育界有这样一句话:“选好才是成功的一半。”竞技体育是向人体极限挑战,没有天赋的运动员难以达到世界级水平。选什么样的运动员从事什么项目的训练,主要取决于教练员。选才与心理学中的注意密切联系。孙海平教练在选才方面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人才,就是由于其充分运用了注意的基本特性。在众多运动员中他选中了陈雁浩,刘翔等队员。选择谁?这里他运用了注意的指向性。为什么要选这些队员?他们有哪些特征和素质符合专项要求,这就要运用注意的集中性,抓住关键环节,抑制大脑中多余的活动,忽略那些次要因素。他认为刘翔节奏感好,胆子大,踝关节有力,练跨栏最合适,虽然跑步动作略显僵硬,但瑕不掩瑜。在带刘翔之前,孙海平选中并训练的运动员陈雁浩,被称为亚洲栏王。
  孙海平在总结选才经验时说,首先让运动员跑一下,看看节奏感和踝关节的力量好不好,节奏感,主要看跑动过程中,动作是不是自然,是不是连贯;踝关节力量则是脚落地的一刹那,是否有足够的力量支撑地面。跨栏技术不会可以学,韧带不好可以练。唯足弓深浅,弹跳力强弱,节奏感好坏必须先天出色[2],刘翔恰好具备这些优点。节奏感和踝关节力量是跨栏项目的关键素质,孙海平教练运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抓住关键因素,而对哪些后天容易改变的因素(如跨栏技术,韧带),放宽了要求。孙海平教练正是运用了注意有关知识结合科学的选才理论和自己丰富的经验,选出了有一定天赋的队员。
  2.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人类认识的理性阶段。思维的品质包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是指善于透过表面现象解决问题的本质,达到对事物的深刻理解。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路广泛,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善于全面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它以丰富的知识经验为依据,从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上看问题[1]。孙海平教练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在训练中得到极好的体现和应用,他对110m栏项目形成了独到见解,对项目特征和规律有了准确认识,并且形成了一套符合项目制胜规律,切实有效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无论到哪里比赛,孙海平教练都随身携带摄像机,将刘翔比赛过程及国内外其他优秀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过程拍摄下来。并对这些录像进行反复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及时了解、学习世界优秀跨栏运动员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改进自己的不足[3]。孙海平将刘翔技术与中外高手的技术作比较、分析,学习先进技术,改进不足,使得刘翔练就了世界上最好的跨栏技术。这体现了孙海平教练思维的广阔性。
  孙海平教练在1999年被派到美国进行半年的学习。亲自体验了美国教练的训练全过程,他曾经讲到,怎样做准备活动?我们现在的准备活动和过去比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先有1~2圈的慢跑,接着就是快跑或大步跑……加上大步跑后,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会立即动员起来,兴奋性提高了一大块,达到这个程度后,再接下来进行拉肌肉等其他训练内容[4]。这种新颖的准备活动训练方法并非孙海平教练首创,而是其西行取经,虚心学习的结果。他不仅仅学到了这一训练方法,而是对这样做的目的、原理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这体现了他思维的深刻性。
  “多因素训练”是他这么多年教练生活总结出来的,训练时要把力量、技术等多种训练手段结合起来,这种科学的、先进的训练方法是孙海平从国外运动员身上受到的启发,1995年孙海平第一次参加世锦赛,曾注意过一个古巴运动员在场外热身训练。这个运动员的动作初看是力量训练,再看又像技术动作练习,是一种多因素结合的训练方法。回国后,孙海平在《田径指南》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参加世锦赛感想的文章,对国内的一些训练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引起了业内的反响。后来,他把这些训练方法用到了刘翔的训练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由这些可以看出,孙海平教练思维的广阔性,善于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他拍摄刘翔和中外高手技术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学习国外先进的训练理论和方法,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用联系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同时,他的学习并不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深入钻研和分析这些训练方法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对中国运动员的可行性,善于透过表面现象研究训练问题的本质,这正体现了其思维的深刻性。
  3.结语
  运动员的训练是多种因素综合性的训练,需要多种学科的知识,心理学知识在运动训练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孙海平教练运用心理学中的注意、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等关知识进行选材和科学训练,取得了成功和突破。
  参考文献:
  [1]卢家楣,等.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朱静华,丛林.教练员在选才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田径,2006年第6期,北京: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6.
  [3]查娜.刘翔的五味瓶[J].新体育,2004(7).
  [4]孙海平.孙海平指导谈训练[J].田径,2005(5,6).北京:中国体育报业总社,2005.
其他文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2日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开始他就任国家主席以来对欧洲的首次访问。历时近两周的访问,他带去了几场内容充实的演讲与交易额可观的订单。  美国和欧洲虽然早已是难以攻破的盟友,但奥巴马越来越被欧洲人视为“说到做不到的美国总统”;而欧洲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中国新闻不断登上欧洲媒体头版。“北京很远,但又如此近。”德国《斯图加特日报》感叹中国领导人此次的“欧洲之旅”。巴基斯坦《黎明报》
在时代的发展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不仅教学模式发生了改变,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也更加完善和科学。但是,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依旧不是很高。在这样的状况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