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nfe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的含量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进展与否将患者分为进展组40例和非进展组56例,并选择我院4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含量,动态比较两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二聚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进展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程第7天及第21天进展组患者SSS评分均低于非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可出现明显升高,并与病情进展的呈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癌胚抗原(CEA)三者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1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发病部位分为原发性肝癌组、肺癌组、胃癌组,并以127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其血清Cys-C、用酶法检测HCY,用微粒子发光免疫法检测CEA,并比较三者的阳性率.结果 恶性肿瘤各组Cys-C、HCY、CEA均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
目的 探讨脐静脉置管(UVC)在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行UVC的临床资料,观察脐静脉插管的留置时间及留置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80例患儿全部穿刺成功,脐静脉插管的留置时间为(10.2 ±3.1)d;导管感染3例,堵管2例;置管期间出现腹胀2例,渗液1例.结论 应用脐静脉插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
目的 探讨职业病体检人群肝损伤的影响因素,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对体检科查体的职业病体检者389例进行统计分析,调查分析肝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查.选取同期非职业病体检人群4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群的肝功能的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89例体检者中,砷超标率为83.55%;B超异常320例,检出率为82.3%;脂肪肝297例,检出率为7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5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患肢血运恢复、功能良好,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内,术前全面认真的评估、及时的抢救,术中细致的配合,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目的 评价心脏停跳与不停跳手术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肺动脉瓣狭窄(PS)患者共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不停跳组)和对照组(停跳组).实验组在体外循环(CPB)心脏跳动状态下手术,对照组在CPB心脏停跳下手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6、24、48 h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天冬氨酸氨基转移
目的 探讨影响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更好的开展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和相应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组织来源主要为甲状腺、乳腺、卵巢、宫颈等,确诊3105例(96.82%),误诊6例(0.19%),其中假阳性1例(0.031%),假阴性5例(0.16%),延迟诊断100例(3.12%).结论
目的 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清胶南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和白介素-6(IL-6)在神经性皮炎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影响机制.方法 对50例伴有和没有精神异常神经性皮炎患者进行血清BD-NF、GDNF和IL-6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 伴有精神异常的神经性皮炎患者BDNF和GDNF血清含量明显降低;IL-6血清含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尿路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2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观察其梗死侧和非梗死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的部位、大小及其数目、动脉狭窄程度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并与200例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164.4%,显著高于对照组(40.28%,P<
目的 探讨急诊输尿管镜碎石在输尿管末段结石治疗中的优势.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共108例输尿管末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体外碎石组58例,急诊输尿管镜碎石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碎石的成功率和结石排出时间.结果 体外碎石组碎石成功率为72%,平均结石排出时间为(7±2)d;急诊输尿管镜碎石组碎石成功率为96.6%,平均结石排出时间为0d.结论 急诊输尿管镜碎石在输尿管末段结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