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防震经验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g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学校的房子不能倒。为什么日本会把学校作为第一避难场所?这要从1923年那场关东大地震说起。当时的日本学校建筑大多是木结构或砖瓦结构,与现在中国部分农村学校的情况相似。关东大地震使不少学校的房子倒塌,学生集体遇难。当时的日本政府吸取了教训,以“学生的生命维系着国家未来”为最高原则,规定学校教学楼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923年,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最新的建筑模式。从那时开始,学校便成为每个地方最牢固的建筑,自然也成为了地震后灾民的第一避难场所。地震发生后,学校建筑受损程度往往是政府判定当地受灾程度的主要标准。假如教学楼都倒塌了,那就意味着这一场灾难严重得超乎想象。
  13年前,神户大阪地区发生了7级地震,也有几栋教学楼倾斜倒塌。但人们很快发现,私立学校的教学楼很少有损坏的。经日本文部省调查发现,私立学校教学楼的抗震强度几乎都超过了文部省规定的抗震基准,而有一半的公立学校没有达到文部省规定的基准。原来,日本私立学校的收费要比公立学校高,便有更多的经费用到校舍的抗震性上。而在地方政府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公立学校的校舍相对于私立学校就简陋许多。阪神大地震之后,日本政府开始实施“校舍补强计划”。根据这一计划,全国各中小学校进行一次全面的抗震检查,对不符合文部省最新抗震要求的学校立即进行补强施工。
  日本建筑的抗震性能普遍较高,但如同人摆脱不了衰老一样,随着时间推移,建筑的抗震性能会有所下降,所以日本十分注意定期给建筑做“体检”,以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日本抗震构造协会以《建筑基准法》有关条款为基础,制定了《抗震建筑的维护管理基准》,要求由在该协会注册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建筑进行“体检”。“体检”大致分为4类,即竣工时检查、定期检查、应急检查和详细检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定期检查:在建筑竣工后的第五年、第10年等,对建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日本尤其注意定期检查公共设施,建立了《特殊建筑定期调查报告制度》。一定规模的剧场、影院、超市、医院、学校、体育馆、美术馆和宾馆等均属特殊建筑。特殊建筑需要定期由高级建筑师或经国土交通省认定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检查主要内容包括:建筑用地是否出现地基下沉:建筑物的柱子、梁、墙壁、外墙、屋顶等处的构造强度是否出现老化:避难设备和避难场所的安排与维护管理状况等。日本专家认为,让建筑保持其抗震性能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需要坚持“定期体检”,注意维护管理,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只有这样,建筑才能经受住“实战”的考验。
其他文献
一、关于企业压力管理北京东明成功人生心理咨询中心执行主任赵劭认为,压力对于个人工作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工作效率降低,对工作缺乏兴趣,与上下级或同事关系不良,工作失误增加
李先生是浙江一家小型日用品公司的负责人,在推广自己的产品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在省级电视台做广告。但想到高额的投放成本和烦琐的程序,他的电视广告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事实上,“做不起”电视广告的现象在中小企业里相当普遍,而不少地级、县级电视台却因广告量太少而感到“吃不饱”。正是这两者之间缺乏一个中介平台,才让基亿看到了商机。    发现“在线广告”的沃土    基亿创始人兼CEO金泳秀是一位韩国人。
期刊
研究了蜂窝纸板的平拉强度实验方法,实验测量与分析温度、厚度、加载速率等因素对蜂窝纸板平拉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试件厚度和环境的温度对蜂窝纸板的平拉强度有一定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