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胆道支架植入及鼻胆管引流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

来源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植入术(ERBD)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对肝门部胆管癌(HACC)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成功行ERBD及ENBD的87例HAC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种术式后患者胆管炎发生率、术后4周内胆管再梗阻发生率、总胆红素下降情况及生存期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ERBD组与ENBD组术后重症胆管炎发生率[29.2%(14/48)比10.3%(4/39),χ2=4.689,P=0.030]及术后4周内胆管再梗阻发生率[47.9%(23/48)比23.1%(9/39),χ2=5.710,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2周及4周总胆红素下降情况均有良好的效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胆红素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4(0~60)周比34(2~96)周,χ2=10.101,P=0.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NBD在HACC患者姑息治疗上比ERBD具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NEN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方法2012年5月至2016年1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病理确诊的50例g-NENs病例纳入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并比较其中瘤与癌的病变部位、大体形态、最大径、淋巴结转移率、远处转移率及患者生存期。结果男34例、女16例,男女比例2.125∶1。年龄33~77岁,平均(60±11)岁。神经内分泌瘤13例(26%),神经内
此意见书将取代2006年WHO关于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意见书,介绍了破伤风类毒素疫苗的特性、免疫原性、效果、安全性、保护作用持续时间、消灭破伤风的成本效益和WHO对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及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的意见。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分析结肠镜检查中可能存在的腺瘤漏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6年3月间在本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结肠镜检查后发现息肉,并在半年内接受第2次结肠镜检查,同时切除所发现息肉的患者资料,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肠镜间隔时间等信息,记录两次结肠镜发现腺瘤的数量、大小、形态、解剖部位、组织类型、退镜时间、肠道准备等情况。先用卡方检验评价分析腺瘤漏诊情况以及相关危险因素,进一步用Logistic回
期刊
目的评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FCSEMS)治疗良性胆管狭窄(BB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ERCP置入FCSEMS治疗的38例BB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BBS治疗成功率、内镜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后期随访过程中胆管狭窄的复发率。结果38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FCSEMS,支架平均留置时间为8个月(3~1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