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来源的多样性,使得整体素质无法平均,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参差不齐的现象。当前,教育领域乃至整个社会都在不断推广提升民办高校内涵的建设,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考核、机制的完善;对老师心理素质的调整;对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党政建设的稳固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39-01
引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和市场化,高等教育从类型来看,正在推陈出新,民办高校的教育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前发展着。因此,一定要从政治方面、法规方面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确保民办高校可以更加规范。我国已经相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并已经实施近九年。这两项法律条例颁布实施后,为我国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国民办教育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可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政策上来讲,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办高校老师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不高的原因
民办高校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普遍不高的现象,有些老师甚至谈不上具备了应有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只关注专业技能,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民办高校的老师每天都在忙教学,加上学校对专业过于重视,造成了有些老师在平时会忽视对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极少会利用时间去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长期下去,思想政治的素质自然就难以提升。
(二)工作任务过大,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有些老师觉得思想政治素质是无形的、触不到的,太远离现实生活,无法进行对比和检验,也无法将其量化,存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就会造成他们放弃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三)多种文化的冲击,阻碍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当今社会,我国正属于社会转型阶段,利益方面会多元化、思想方面也会多样化,多种文化思想相互冲击、融汇,让一些原本存在的价值观遭受质疑。并且,由于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因素的影响,老师的思想会出现困惑、迷茫甚至是盲从的现象,使得有些老师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对学校颁布的一些改革政策和制度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有些学校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为老师解决在思想上的问题和负担,导致的结果是,在工作时出现不顺心的状况,这部分老师就会牢骚满腹,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
(四)只重教课,轻视育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里,兼职老师的比例非常大。许多兼职老师在进行本职工作之余到民办学校兼课,其目的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会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为只要把课教好就可以,其他的就不归我管了,甚至都不会和同学进行私下的交流,很难体现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就很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从社会角度的对策
社会要完全认同民办教育的办学形式。社会要对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政府方面应当大力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要尽可能制定一套符合科学、符合民办高校教育的方案。通过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方案,来投入执行。
(二)从民办高校角度的对策
民办高校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要让党委起到带头作用,再通过各级部门以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共同进行,将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工作做好;民办高校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加强建设管理。要不断将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引进学校,对于现有的老师,要从各方面提供其学习、深造的机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民办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加强管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要通过思想上加强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从学生角度的对策
民办高校的学生要看清自己在社会当中的位置,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要了解自己的职责,建立起政治责任感与服务的意识;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学习、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锻炼自身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做到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应当将心态摆正,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建立起自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三、结束语
綜上所述,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法规一定要逐步健全,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使得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地方色彩,也更加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党的领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4).
[2]兰子霞.基于社会需求的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3]尚广海,陈国平,巩惠玲.借助网络优势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空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4]张韶华.解决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1).
[关键词]民办高校 思想政治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239-01
引言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逐渐趋向大众化和市场化,高等教育从类型来看,正在推陈出新,民办高校的教育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超前发展着。因此,一定要从政治方面、法规方面加强对民办教育的管理,确保民办高校可以更加规范。我国已经相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并已经实施近九年。这两项法律条例颁布实施后,为我国的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我国民办教育走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程。可是,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政策上来讲,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民办高校老师思想政治素质普遍不高的原因
民办高校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存在普遍不高的现象,有些老师甚至谈不上具备了应有的职业道德,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只关注专业技能,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民办高校的老师每天都在忙教学,加上学校对专业过于重视,造成了有些老师在平时会忽视对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学习,极少会利用时间去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长期下去,思想政治的素质自然就难以提升。
(二)工作任务过大,忽视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有些老师觉得思想政治素质是无形的、触不到的,太远离现实生活,无法进行对比和检验,也无法将其量化,存在这种功利主义的思想就会造成他们放弃了对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
(三)多种文化的冲击,阻碍了思想政治素质的养成
当今社会,我国正属于社会转型阶段,利益方面会多元化、思想方面也会多样化,多种文化思想相互冲击、融汇,让一些原本存在的价值观遭受质疑。并且,由于社会上的一些消极、腐败因素的影响,老师的思想会出现困惑、迷茫甚至是盲从的现象,使得有些老师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的情绪,甚至会对学校颁布的一些改革政策和制度也会产生抵触的情绪。而有些学校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来为老师解决在思想上的问题和负担,导致的结果是,在工作时出现不顺心的状况,这部分老师就会牢骚满腹,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思想。
(四)只重教课,轻视育人,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里,兼职老师的比例非常大。许多兼职老师在进行本职工作之余到民办学校兼课,其目的是为了可以获得更多的收入,因此,会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以为只要把课教好就可以,其他的就不归我管了,甚至都不会和同学进行私下的交流,很难体现老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就很难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
二、加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从社会角度的对策
社会要完全认同民办教育的办学形式。社会要对民办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给予肯定;政府方面应当大力支持民办高校的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要尽可能制定一套符合科学、符合民办高校教育的方案。通过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制定出一套完善的方案,来投入执行。
(二)从民办高校角度的对策
民办高校要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要让党委起到带头作用,再通过各级部门以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共同进行,将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工作做好;民办高校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加强建设管理。要不断将具备高素质的人才引进学校,对于现有的老师,要从各方面提供其学习、深造的机会,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整体素质提升上来;民办高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方面加强管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要通过思想上加强政治理论课的管理,将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三)从学生角度的对策
民办高校的学生要看清自己在社会当中的位置,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要了解自己的职责,建立起政治责任感与服务的意识;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学习、管理。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锻炼自身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做到有计划地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作为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应当将心态摆正,珍惜学习的机会,努力学好各门课程,建立起自信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专业型人才。
三、结束语
綜上所述,对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法规一定要逐步健全,建立一套适合本地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使得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地方色彩,也更加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加强党的领导[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1(04).
[2]兰子霞.基于社会需求的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2).
[3]尚广海,陈国平,巩惠玲.借助网络优势 拓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空间[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4]张韶华.解决信息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问题的思路与对策[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