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策略培训探析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zi5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学习策略的关键是元认知,它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与控制。以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培训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在学生初步体验元认知后指导学生制订技能学习计划,其间,教师还应认真监控学生的技能学习过程,并在元认知培训结束后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基础护理技术;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71-04
  【作者简介】张美娟,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226010)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
  元认知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笔者认为,学习策略的关键即是元认知,它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与控制。“基础护理技术”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护理技能教学课堂上普遍采取的仍是教师演示示教,学生在模型上机械模仿训练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缺乏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学生自我监控意识低下,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偏低,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因此,笔者针对上述现象,在学校抽取两个班级,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在实践中摸索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截至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现分享如下,以期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
  本次元认知策略培训中,笔者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元认知水平和技能自主学习水平测试,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班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班和实验班均52人(男生2人,女生50人),年龄在17~18岁之间,且两班由同一教师担任“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对照班接受常规教学,实验班则在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培训,实验时间为一个暑期加一个学期(96课时)。
  (一)培养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暑期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学生首先要接受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及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的测试。通过问卷给学生提供反思自身学习观和元认知策略的机会,也给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技能学习观念和不同的元认知策略;向学生介绍元认知知识,讲解元认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剖析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意义;请优秀学习者展示自主学习过程,重点介绍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组织学生讨论优秀学习者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及其具备的自主学习特征,此阶段学生对培训显示出较大的兴趣。
  (二)初步体验元认知
  精心设计暑期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兴趣。选出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给氧、测量生命体征等12项今后即将学习的护理技能项目作为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设计“暑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情况记录表”,记录学生初步体验元认知的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我的学习时间:记录学习该项技能项目所使用的时间;第二,我的学习目标:针对技能项目自定义具体、细化、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我的学习方式:这一部分设置多个选项,如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网上微课、临床社会实践、同学交流讨论、请教老师、其他,供学生选择与参考;第四,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由一组多选题组成,如“我有意识排除___等活动以确保学习进行”,选项包括上网、逛街、看电视、赖床、手机聊天、其他;第五,我的收获:记录学习收获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问题;第六,自我评价: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教师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将模板记录表发至QQ群内供学生借鉴。学生完成记录表后通过QQ发给教师,教师给出修改建议,并将优秀作品及时发至群内供学生交互学习。
  (三)制订技能学习计划
  开学初,将“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授课计划通过QQ群发给学生,将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培养纳入教师教学目标,提前一周将相应技能项目的教学目标及“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计划表”发给学生。计划表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我的学习目标:除制订具体细化的技能学习目标外,将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我的学习资源:列出学习该护理技能项目可利用的校内外多种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第三,我的学习措施:为达到学习目标采取的独立性学习措施和合作性学习措施,其中,书写技能项目学习过程的反思日记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措施;第四,我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技能项目课内外学习时间。教师将样本计划表发至QQ群供参考,督促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方向,解答计划制订中的疑惑,审阅计划初稿,按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给出修改意见及完善建议。在教师的鼓励及指导下,学生制订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可行的技能项目学习计划,教师遴选出优秀作品与同学分享。
  (四)监控技能学习过程
  监控不仅指学生自我监控,还包括同伴间相互监控和教师促进监控。第一,学生自我监控:计划导向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学生树立学习自我责任意识,采取学习目标监控、时间管理监控、认知策略(学习措施)监控等监控方法,学习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并问答以下问题:我正在达到学习目标吗?我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吗?我采取预定的学习措施吗?我管理好时间吗?我的计划需要修改吗?我正在改变吗?等等。技能项目阶段学习结束后书写学习过程反思日记,以反省内在学习过程。第二,同伴相互监控:学生在组内自愿分组,教师审阅名单最终定组,每组4~5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伴技能练习过程,记录同伴不少于3处的优点及不足,组内进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评价,每组选出评价内容多且评价符合技能操作标准者为该项技能的“评价之星”,结果公布于QQ群内。第三,教师促进监控:教师创设促进学生自觉思维、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习自我责任意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渗透于技能教学过程始终,观察学生技能学习情况,表扬进步指出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课后面对面交谈或QQ群内交流,询问自主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及学习目标达成度,共同分析计划未执行、目标未达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修改学习计划;召开阶段性优秀作品交流会,引导学生归纳优秀作品的特征,不断反思、调整、内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五)评价技能学习表现
  “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评价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性评价活动,评价表内容包括:第一,评价者:包括教师、同伴、自己,也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第二,评价时间:记录评价者给出评价的时间;第三,评价内容:记录评价者的评价意见,以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技能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情况时,要求记录不同同伴的评价不少于3次,教师的评价不少于1次,及时记录临床实践期间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评价,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评价,且自我评价记录不少于3次。自我评价除了针对技能掌握情况外,内容还应包括评价学习计划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目标是否已达到;若未达目标,是什么原因导致;明确今后学习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六)评价工具及统计处理
  用于评价过程的“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由笔者自行编制而成,笔者参照国内外一些关于自主学习的测评量表,结合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特点,确定问卷的维度及结构,将能够表征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典型行为初步拟定为自陈式试题,征求3名临床护理专家及2名护理教育专家的建议后,对试题进行增删及修改。对问卷进行测试后,进一步筛选及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由25道题目组成,分值是25~125。量表涉及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准备策略、练习策略、巩固策略)、学习过程(克服身心障碍练习、自我监控过程)、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方面,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数0.8512、分半信度0.7561,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信度。量表采用Likert5分制,“1”至“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研究者亲自发放,填表之前向学生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不记名方式认真、独立完成,填表时间为5~10分钟,当场收回。量表在培训前及学期结束时各填写一次,实验班与对照班每次各发放量表52份,回收52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以《基础护理技术》教材上相关技能操作流程为评分标准,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按统一评分标准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静脉输液及吸氧操作考核,两项技能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护理技能的成绩。对学生培训前后的技能自主学习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测,用SPSS12.0分析数据,当t>2.000和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护理技能成绩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班培训结果呈现
  表1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前测和后测描述性统计(n=52)
  [班组\
其他文献
【摘 要】基于课程改革、信息反馈及情感交流的需要,研究学生分层标准,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动设计类课程作业实行分层面批,采取多元化、动态化、差异化、发展化和人性化策略,初步优化师生平等的双向促进、双向反思的作业面批方式。  【关键词】活动设计类课程 分层 面批  一、为什么要实施分层面批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活动设计类课程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师生交流信息的有效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此促进学生的发展。如今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很多数学教师仍然停留在数学概念和基本数学知识的阐述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很难有主动权。基于此,新时代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拓宽学生的整体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课堂教学  数学教学不同于语文知识的讲解,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开动脑筋,才能了解数学概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一项基本制度,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办学机制的创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近年来,我校园艺技术专业立足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利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借助校外合作企业进行职业能力训练,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园艺技术专业群与淮安市农委、淮安市园林局以及各地区园艺、园林行业企业建立了政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
摘要:在中學数学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提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本文论述了培养学生转化意识的具体策略,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转化意识 中学生 数学解题能力
【摘 要】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必须建立健全必要的联动机制,要深化校企合作,实现深度融合,城镇化居民要融入职教,积极参与职教,各个部门要与职业院校形成合力,实现一体化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职业教育;经济社会;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8-0054-03  【作者简介】冯胜清,江苏省张家
作为课程基础的课程资源,其内容和表现形式决定了课程的实现方式与实施效果。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一直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数控技术专业为例,目前的课程资源开发还多停留在以个体课程为基础的多媒体课件、项目课程或者优秀课程、精品课程建设上,依然沿用学科体系开发的课程资源还有很多,现有的课程资源无法完全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既定目标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我校的尝试是从职业
摘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还肩负着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班主任是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师长,大多承担着重要的语文教学任务。因此,班主任在品德教育渗透方面也承担着重要使命。本文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班主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的策略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班主任 小学语文 品德教育 渗透  传
【摘要】生态德育是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职业院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注重生态德育所带来的实效。然而,目前有部分学校对生态德育的重视程度还需加强,以常州市的职业学校为例,德育生态系断裂、与学生日常生活脱节等现象依旧存在。因此,职业院校应从德育目标、育人氛围、反思教育、德育网络四个方面着手,着力打造生态德育课程,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关键字】职业学校;生态德育;德育工作;自主参与体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关于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第二部分也明确指出:要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校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标准与职业标
摘要:转化思想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见且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有效运用转化思想展开数学教学活动呢?本文分析了转化思想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运用,并且提出了几点有效的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转化思想 初中数学 解题  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可以说,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且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是数学教学的根本意义。数学习题是有效锻炼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