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学习策略的关键是元认知,它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与控制。以护理专业的“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教学为例,教师在培训学生掌握元认知策略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在学生初步体验元认知后指导学生制订技能学习计划,其间,教师还应认真监控学生的技能学习过程,并在元认知培训结束后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基础护理技术;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71-04
【作者简介】张美娟,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226010)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
元认知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笔者认为,学习策略的关键即是元认知,它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与控制。“基础护理技术”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护理技能教学课堂上普遍采取的仍是教师演示示教,学生在模型上机械模仿训练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缺乏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学生自我监控意识低下,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偏低,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因此,笔者针对上述现象,在学校抽取两个班级,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在实践中摸索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截至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现分享如下,以期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
本次元认知策略培训中,笔者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元认知水平和技能自主学习水平测试,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班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班和实验班均52人(男生2人,女生50人),年龄在17~18岁之间,且两班由同一教师担任“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对照班接受常规教学,实验班则在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培训,实验时间为一个暑期加一个学期(96课时)。
(一)培养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暑期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学生首先要接受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及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的测试。通过问卷给学生提供反思自身学习观和元认知策略的机会,也给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技能学习观念和不同的元认知策略;向学生介绍元认知知识,讲解元认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剖析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意义;请优秀学习者展示自主学习过程,重点介绍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组织学生讨论优秀学习者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及其具备的自主学习特征,此阶段学生对培训显示出较大的兴趣。
(二)初步体验元认知
精心设计暑期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兴趣。选出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给氧、测量生命体征等12项今后即将学习的护理技能项目作为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设计“暑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情况记录表”,记录学生初步体验元认知的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我的学习时间:记录学习该项技能项目所使用的时间;第二,我的学习目标:针对技能项目自定义具体、细化、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我的学习方式:这一部分设置多个选项,如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网上微课、临床社会实践、同学交流讨论、请教老师、其他,供学生选择与参考;第四,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由一组多选题组成,如“我有意识排除___等活动以确保学习进行”,选项包括上网、逛街、看电视、赖床、手机聊天、其他;第五,我的收获:记录学习收获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问题;第六,自我评价: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教师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将模板记录表发至QQ群内供学生借鉴。学生完成记录表后通过QQ发给教师,教师给出修改建议,并将优秀作品及时发至群内供学生交互学习。
(三)制订技能学习计划
开学初,将“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授课计划通过QQ群发给学生,将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培养纳入教师教学目标,提前一周将相应技能项目的教学目标及“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计划表”发给学生。计划表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我的学习目标:除制订具体细化的技能学习目标外,将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我的学习资源:列出学习该护理技能项目可利用的校内外多种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第三,我的学习措施:为达到学习目标采取的独立性学习措施和合作性学习措施,其中,书写技能项目学习过程的反思日记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措施;第四,我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技能项目课内外学习时间。教师将样本计划表发至QQ群供参考,督促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方向,解答计划制订中的疑惑,审阅计划初稿,按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给出修改意见及完善建议。在教师的鼓励及指导下,学生制订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可行的技能项目学习计划,教师遴选出优秀作品与同学分享。
(四)监控技能学习过程
监控不仅指学生自我监控,还包括同伴间相互监控和教师促进监控。第一,学生自我监控:计划导向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学生树立学习自我责任意识,采取学习目标监控、时间管理监控、认知策略(学习措施)监控等监控方法,学习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并问答以下问题:我正在达到学习目标吗?我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吗?我采取预定的学习措施吗?我管理好时间吗?我的计划需要修改吗?我正在改变吗?等等。技能项目阶段学习结束后书写学习过程反思日记,以反省内在学习过程。第二,同伴相互监控:学生在组内自愿分组,教师审阅名单最终定组,每组4~5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伴技能练习过程,记录同伴不少于3处的优点及不足,组内进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评价,每组选出评价内容多且评价符合技能操作标准者为该项技能的“评价之星”,结果公布于QQ群内。第三,教师促进监控:教师创设促进学生自觉思维、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习自我责任意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渗透于技能教学过程始终,观察学生技能学习情况,表扬进步指出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课后面对面交谈或QQ群内交流,询问自主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及学习目标达成度,共同分析计划未执行、目标未达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修改学习计划;召开阶段性优秀作品交流会,引导学生归纳优秀作品的特征,不断反思、调整、内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五)评价技能学习表现
“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评价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性评价活动,评价表内容包括:第一,评价者:包括教师、同伴、自己,也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第二,评价时间:记录评价者给出评价的时间;第三,评价内容:记录评价者的评价意见,以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技能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情况时,要求记录不同同伴的评价不少于3次,教师的评价不少于1次,及时记录临床实践期间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评价,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评价,且自我评价记录不少于3次。自我评价除了针对技能掌握情况外,内容还应包括评价学习计划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目标是否已达到;若未达目标,是什么原因导致;明确今后学习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六)评价工具及统计处理
用于评价过程的“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由笔者自行编制而成,笔者参照国内外一些关于自主学习的测评量表,结合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特点,确定问卷的维度及结构,将能够表征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典型行为初步拟定为自陈式试题,征求3名临床护理专家及2名护理教育专家的建议后,对试题进行增删及修改。对问卷进行测试后,进一步筛选及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由25道题目组成,分值是25~125。量表涉及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准备策略、练习策略、巩固策略)、学习过程(克服身心障碍练习、自我监控过程)、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方面,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数0.8512、分半信度0.7561,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信度。量表采用Likert5分制,“1”至“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研究者亲自发放,填表之前向学生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不记名方式认真、独立完成,填表时间为5~10分钟,当场收回。量表在培训前及学期结束时各填写一次,实验班与对照班每次各发放量表52份,回收52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以《基础护理技术》教材上相关技能操作流程为评分标准,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按统一评分标准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静脉输液及吸氧操作考核,两项技能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护理技能的成绩。对学生培训前后的技能自主学习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测,用SPSS12.0分析数据,当t>2.000和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护理技能成绩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班培训结果呈现
表1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前测和后测描述性统计(n=52)
[班组\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基础护理技术;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24-0071-04
【作者简介】张美娟,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通,226010)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
元认知又称为反审认知、反省认知、超认知、后设认知,是个体关于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策略是一种典型的学习策略,指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有效监视及控制的策略。众所周知,学习策略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而笔者认为,学习策略的关键即是元认知,它是个体对自身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与控制。“基础护理技术”是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护理技能教学课堂上普遍采取的仍是教师演示示教,学生在模型上机械模仿训练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缺乏对学生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学生自我监控意识低下,自主学习能力总体偏低,不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因此,笔者针对上述现象,在学校抽取两个班级,在护理技能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的培训,在实践中摸索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截至目前,已取得一定效果,现分享如下,以期与业内同行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一、元认知策略培训的方法
本次元认知策略培训中,笔者以江苏省南通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2013级两个班学生为实验对象。在实验前对两个班分别进行元认知水平和技能自主学习水平测试,配对样本t检验显示两班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班和实验班均52人(男生2人,女生50人),年龄在17~18岁之间,且两班由同一教师担任“基础护理技术”课程的任课教师,对照班接受常规教学,实验班则在教学中融入元认知策略培训,实验时间为一个暑期加一个学期(96课时)。
(一)培养元认知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
暑期开始进行为期三天的集训,学生首先要接受元认知策略问卷调查及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的测试。通过问卷给学生提供反思自身学习观和元认知策略的机会,也给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技能学习观念和不同的元认知策略;向学生介绍元认知知识,讲解元认知与自主学习的关系,剖析元认知策略训练在护理技能学习中的意义;请优秀学习者展示自主学习过程,重点介绍如何制订学习计划、监控与调节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等,组织学生讨论优秀学习者使用的元认知策略及其具备的自主学习特征,此阶段学生对培训显示出较大的兴趣。
(二)初步体验元认知
精心设计暑期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兴趣。选出学生感兴趣的、临床常见的静脉输液、给氧、测量生命体征等12项今后即将学习的护理技能项目作为自主学习内容,要求学生进行临床实践。设计“暑期护理技能自主学习情况记录表”,记录学生初步体验元认知的情况。记录表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我的学习时间:记录学习该项技能项目所使用的时间;第二,我的学习目标:针对技能项目自定义具体、细化、明确的学习目标;第三,我的学习方式:这一部分设置多个选项,如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网上微课、临床社会实践、同学交流讨论、请教老师、其他,供学生选择与参考;第四,自我监控学习过程:由一组多选题组成,如“我有意识排除___等活动以确保学习进行”,选项包括上网、逛街、看电视、赖床、手机聊天、其他;第五,我的收获:记录学习收获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惑或问题;第六,自我评价: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在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五个选项中做出选择。教师提出完成任务的具体要求并将模板记录表发至QQ群内供学生借鉴。学生完成记录表后通过QQ发给教师,教师给出修改建议,并将优秀作品及时发至群内供学生交互学习。
(三)制订技能学习计划
开学初,将“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授课计划通过QQ群发给学生,将自主学习能力和元认知能力培养纳入教师教学目标,提前一周将相应技能项目的教学目标及“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计划表”发给学生。计划表内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我的学习目标:除制订具体细化的技能学习目标外,将元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作为学习目标,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二,我的学习资源:列出学习该护理技能项目可利用的校内外多种物质性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第三,我的学习措施:为达到学习目标采取的独立性学习措施和合作性学习措施,其中,书写技能项目学习过程的反思日记也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措施;第四,我的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技能项目课内外学习时间。教师将样本计划表发至QQ群供参考,督促学生预习,引导学生思维活动方向,解答计划制订中的疑惑,审阅计划初稿,按照课程标准,结合学生认知特点及实际情况给出修改意见及完善建议。在教师的鼓励及指导下,学生制订出个性化、有针对性、可行的技能项目学习计划,教师遴选出优秀作品与同学分享。
(四)监控技能学习过程
监控不仅指学生自我监控,还包括同伴间相互监控和教师促进监控。第一,学生自我监控:计划导向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过程,学生树立学习自我责任意识,采取学习目标监控、时间管理监控、认知策略(学习措施)监控等监控方法,学习过程中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状态并问答以下问题:我正在达到学习目标吗?我有效利用学习资源吗?我采取预定的学习措施吗?我管理好时间吗?我的计划需要修改吗?我正在改变吗?等等。技能项目阶段学习结束后书写学习过程反思日记,以反省内在学习过程。第二,同伴相互监控:学生在组内自愿分组,教师审阅名单最终定组,每组4~5人,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同伴技能练习过程,记录同伴不少于3处的优点及不足,组内进行互评,教师巡视指导并参与评价,每组选出评价内容多且评价符合技能操作标准者为该项技能的“评价之星”,结果公布于QQ群内。第三,教师促进监控:教师创设促进学生自觉思维、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将学习自我责任意识、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技能渗透于技能教学过程始终,观察学生技能学习情况,表扬进步指出不足,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课后面对面交谈或QQ群内交流,询问自主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及学习目标达成度,共同分析计划未执行、目标未达成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相应补救措施,或修改学习计划;召开阶段性优秀作品交流会,引导学生归纳优秀作品的特征,不断反思、调整、内化自己的学习策略。 (五)评价技能学习表现
“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评价表”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过程性评价活动,评价表内容包括:第一,评价者:包括教师、同伴、自己,也包括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第二,评价时间:记录评价者给出评价的时间;第三,评价内容:记录评价者的评价意见,以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及技能操作流程质量标准为评价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评价学生学习自主性、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情况时,要求记录不同同伴的评价不少于3次,教师的评价不少于1次,及时记录临床实践期间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评价,学生随时进行自我评价,且自我评价记录不少于3次。自我评价除了针对技能掌握情况外,内容还应包括评价学习计划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目标是否已达到;若未达目标,是什么原因导致;明确今后学习需要改进的方面等。
(六)评价工具及统计处理
用于评价过程的“技能自主学习量表”由笔者自行编制而成,笔者参照国内外一些关于自主学习的测评量表,结合护理技能自主学习的特点,确定问卷的维度及结构,将能够表征护理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各构成要素的典型行为初步拟定为自陈式试题,征求3名临床护理专家及2名护理教育专家的建议后,对试题进行增删及修改。对问卷进行测试后,进一步筛选及修订,修订后的量表由25道题目组成,分值是25~125。量表涉及学习计划、学习方法(准备策略、练习策略、巩固策略)、学习过程(克服身心障碍练习、自我监控过程)、学习结果(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方面,量表的克隆巴赫a系数0.8512、分半信度0.7561,量表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和可信度。量表采用Likert5分制,“1”至“5”分别表示“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研究者亲自发放,填表之前向学生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以不记名方式认真、独立完成,填表时间为5~10分钟,当场收回。量表在培训前及学期结束时各填写一次,实验班与对照班每次各发放量表52份,回收52份,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以《基础护理技术》教材上相关技能操作流程为评分标准,由任课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按统一评分标准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进行静脉输液及吸氧操作考核,两项技能考核成绩的平均分作为学期护理技能的成绩。对学生培训前后的技能自主学习水平进行数据统计,并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配对样本T检测,用SPSS12.0分析数据,当t>2.000和p<0.05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护理技能成绩应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班培训结果呈现
表1 学生自主学习水平前测和后测描述性统计(n=52)
[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