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29-01
脑瘫是自受孕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我科2008年至2012年收治脑瘫儿百余例进行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1 教育对象
1.1 患儿。无论年龄大小,多逗引、亲近患儿。有的年长儿,由于身体残疾,常产生自卑、孤独感,情绪抑郁,易激惹,有攻击行为等,应多鼓励安慰,用教唱儿歌、背唐诗,做游戏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情绪,主动参与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1.2 家长。脑瘫患儿家长经受着疾病的沉重打击,常产生恐惧、压抑、焦虑、怀疑,愤恨,焦躁情绪,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伤害了孩子,有负罪感,有的经常拿孩子跟正常儿童比较,越比越生气,有的担心孩子将来怎么办,丢人,有的为孩子治疗债台高筑,想丢弃孩子等。我们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要及时发现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心理,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入院阶段的健康教育
目的是为了让患儿、家长尽快熟悉医院环境,转换角色。
2.1 介绍主管医生,治疗师,护士,环境,医院相关制度等。
2.2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改善不良情绪。如介绍恢复较好的患儿,患儿家长的相互支持,不要跟正常儿比,要跟孩子以前比,看到进步和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讲解脑瘫病因。确信早诊断、早治疗、早受益,讲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更顺利的进行以后的治疗。
2.4 讲解治疗疗程、疗效观察及治疗目标。让其了解康复疗程为月,不是几天,一般要一月后才能看到效果,要有心理準备。目标并非病变完全恢复,而是通过长期的治疗,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疏导,最大程度的帮助患儿减轻功能障碍,达到生活自理,平等接受教育,融入社会。
2.5 讲解我科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药物、高压氧、电疗、磁疗、中医疗法等,让家长理解脑瘫患儿治疗模式属综合性治疗,讲明每一项检查、治疗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3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脑瘫患儿临床特征进行生活相关知识指导
3.1 日常生活指导,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培养患儿独立生活能力。
3.2 日常康复训练指导。①正确的抱法:痉挛型患儿应分开双腿,分别搁置在家长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的前后侧,从而缓解下肢痉挛;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应注意姿势对称,头居正中位,防止因头部姿势变换导致的刺激性紧张出现;肌张力低下型患儿同样要使他头、躯干竖直居中,头背部依靠在家长的胸前,以防发生脊背后突或侧弯畸形。②睡姿:痉挛型患儿睡眠时应分开双腿,两腿间放一小软枕;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可取侧卧或睡吊床,有利四肢对称。③坐姿:培养正确坐姿,坐椅高矮合适,腰背竖直,使髋、膝、踝关节保持90度,双足平放负重。纠正不良坐姿,如w坐,拱背坐。④站姿:纠正不良站姿,如膝反张、足内翻、足外翻、交叉尖足必须在穿膝踝矫正鞋时方能站立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爱心、耐心,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发现异常姿势,及时纠正,为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4 做好出院指导
脑瘫康复是一个漫长甚至终身的过程,要让家长、患儿明白坚持家庭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出院后及时随访在家训练情况,疾病有无反弹,及时给予帮助。
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健康教育贯穿全过程,不仅密切了医患关系,而且缩短了病程,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起到促进作用。
脑瘫是自受孕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和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混合型。
我科2008年至2012年收治脑瘫儿百余例进行康复治疗,同时配合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
1 教育对象
1.1 患儿。无论年龄大小,多逗引、亲近患儿。有的年长儿,由于身体残疾,常产生自卑、孤独感,情绪抑郁,易激惹,有攻击行为等,应多鼓励安慰,用教唱儿歌、背唐诗,做游戏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情绪,主动参与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1.2 家长。脑瘫患儿家长经受着疾病的沉重打击,常产生恐惧、压抑、焦虑、怀疑,愤恨,焦躁情绪,认为是自己做错了事,伤害了孩子,有负罪感,有的经常拿孩子跟正常儿童比较,越比越生气,有的担心孩子将来怎么办,丢人,有的为孩子治疗债台高筑,想丢弃孩子等。我们在进行康复治疗时要及时发现患儿及家长的不良心理,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
2 入院阶段的健康教育
目的是为了让患儿、家长尽快熟悉医院环境,转换角色。
2.1 介绍主管医生,治疗师,护士,环境,医院相关制度等。
2.2 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改善不良情绪。如介绍恢复较好的患儿,患儿家长的相互支持,不要跟正常儿比,要跟孩子以前比,看到进步和希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讲解脑瘫病因。确信早诊断、早治疗、早受益,讲明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从而更顺利的进行以后的治疗。
2.4 讲解治疗疗程、疗效观察及治疗目标。让其了解康复疗程为月,不是几天,一般要一月后才能看到效果,要有心理準备。目标并非病变完全恢复,而是通过长期的治疗,教育与生活实践的疏导,最大程度的帮助患儿减轻功能障碍,达到生活自理,平等接受教育,融入社会。
2.5 讲解我科开展的康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药物、高压氧、电疗、磁疗、中医疗法等,让家长理解脑瘫患儿治疗模式属综合性治疗,讲明每一项检查、治疗的意义,以取得配合。
3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根据脑瘫患儿临床特征进行生活相关知识指导
3.1 日常生活指导,如进食、更衣、洗漱、入厕等,培养患儿独立生活能力。
3.2 日常康复训练指导。①正确的抱法:痉挛型患儿应分开双腿,分别搁置在家长两侧髋部或一侧髋部的前后侧,从而缓解下肢痉挛;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应注意姿势对称,头居正中位,防止因头部姿势变换导致的刺激性紧张出现;肌张力低下型患儿同样要使他头、躯干竖直居中,头背部依靠在家长的胸前,以防发生脊背后突或侧弯畸形。②睡姿:痉挛型患儿睡眠时应分开双腿,两腿间放一小软枕;不随意运动型患儿可取侧卧或睡吊床,有利四肢对称。③坐姿:培养正确坐姿,坐椅高矮合适,腰背竖直,使髋、膝、踝关节保持90度,双足平放负重。纠正不良坐姿,如w坐,拱背坐。④站姿:纠正不良站姿,如膝反张、足内翻、足外翻、交叉尖足必须在穿膝踝矫正鞋时方能站立等。这些都需要我们有爱心、耐心,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发现异常姿势,及时纠正,为康复治疗打下良好基础。
4 做好出院指导
脑瘫康复是一个漫长甚至终身的过程,要让家长、患儿明白坚持家庭康复训练,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出院后及时随访在家训练情况,疾病有无反弹,及时给予帮助。
健康教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是“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医学模式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健康教育贯穿全过程,不仅密切了医患关系,而且缩短了病程,对小儿脑瘫康复治疗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