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预算定额的理论提出的时间不长,其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具有进步意义。预算定额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且主要应用在各个行业的管理与控制部门中,是一项有效的控制成本的措施。笔者从预算定额的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研究分析,论述了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构成,分析了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了几点建议措施,希望对有关部门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算定额;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定额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也是管理调整的主要依据,定额的具体数量需要参考以往的经验,而且需要结合工程的材料与人力等消耗情况。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了解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构成,这样有助于找到控制造价的措施,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工程成本是建筑行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措施,这也考验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只有不断的改进管理措施,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
一、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构成
1、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
1.1单件性
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包含的工程项目种类较多,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工程中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用途,其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不同的工程项目,其结构、造型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与设备,而且用到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另外,虽然有的项目用途相同,但是施工中采用的技术仍然具有差异性。这些因素是导致项目工程造价出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造价时,一定要详细的划分项目细节,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单件计价。
1.2多次性
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消费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造价多次审核,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工程项目的制定包括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项目设计、招标、竣工验收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需要改动的情况,这些变动会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工程不同的阶段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计算,所以,工程造价具有多次计价的特点。
1.3分项性
工程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由多种单项工程构成,这些单项工程又由不同的分部构成,而这些分部工程又是由多个分项工程构成的。在进行工程造价时,首先需要从分项工程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分项工程造价进行相加,最后再计算出所用设备等材料的费用,汇合到一起就是整个工程的造价。
2、工程项目造价的构成
根据上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工程项目是由不同的分项构成,而且工程项目的造价需要考虑不同构成的单价,再将其相加。工程项目造价需要结合安装费用、设备材料费用、人员工资费用等等。安装费用主要是安装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安装材料的费用,还有人力劳动费用以及税费等。另外,施工设备费用不光包括设备的购置费,还包括家具购置费。
二、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
1、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不光希望建筑单位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还希望建筑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注意环保,提高建筑的舒适度。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设计标准也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配套水平也相应的提升了,这些都使得工程造价不断提升。
2、材料价格的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上涨,我们首先要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使用更合理的施工方法、更先进的施工设备节约材料。其次要加强管理,防止施工材料的“跑、冒、滴、漏”。最后,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上要加大监督力度,真正做到质量、价格货比三家,通过网上采购、集团采购即是可取的好办法。
3、取费标准的提高和取费项目的增加
原有取费标准的提高和新增取费项目对工程造价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有些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引起的,比如在最近几年里,与人工工资有关的附加费就由原来的福利费 14%、工会经费 2%、教育经费 1.5%等基础上,新增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20%、基本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 2%、女工生育保险 1%、住房公积金 6%、补充养老保险5%等 7 项共 39%,共计56.5%,比过去增加了 2.23 倍。还有一些是由于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或加快施工进度而使用了更先进的施工设备或施工技术而增加的,比如,在许多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就肯定比手推肩扛花费更多的费用。
三、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决策阶段的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建厂地区的选择对于保证所建项目能否达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要根据各种生产要素的情况进行认真选择。一般来说,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日用消费品生产应靠近消费地等等。工艺是指拟建项目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方法等,选择标准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设备的选用要根据需要选用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同时要注意两者的配合问题,还要注意设备与厂房的配套问题等。
2、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据统计,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95%下降到75%,至技术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75%下降到 35%,至施工图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35%下降到 10%,而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 5%到 10%。因此,要特别重视设计阶段的控制。首先是要搞好设计的多方案选择,严格监督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研究在技术方面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四、结语
建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也随着建筑施工的进行再不断改进。控制工程造价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基于预算定额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的特点,又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细节入手,工程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随着施工要求的改变,工程造价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必须对其进行多次审核与更改,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青林. 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10) .
[2]杨洪利. 论建设单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0,(07) . [3]曹静.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
关键词:预算定额;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定额是工程造价管理的标准,也是管理调整的主要依据,定额的具体数量需要参考以往的经验,而且需要结合工程的材料与人力等消耗情况。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了解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构成,这样有助于找到控制造价的措施,从而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利益。降低工程成本是建筑行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措施,这也考验了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只有不断的改进管理措施,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
一、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与构成
1、工程项目造价的特点
1.1单件性
建筑工程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包含的工程项目种类较多,具有独立性的特点。工程中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用途,其之间既是相互独立的,也是相互促进的,而且不同的工程项目,其结构、造型等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工程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工艺技术与设备,而且用到的材料也不尽相同。另外,虽然有的项目用途相同,但是施工中采用的技术仍然具有差异性。这些因素是导致项目工程造价出现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工程项目造价时,一定要详细的划分项目细节,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单件计价。
1.2多次性
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较长,而且消费较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造价多次审核,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工程项目的制定包括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项目设计、招标、竣工验收等等。在这些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需要改动的情况,这些变动会对工程造价的准确性造成影响,在工程不同的阶段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重新计算,所以,工程造价具有多次计价的特点。
1.3分项性
工程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通常情况下,一个工程项目由多种单项工程构成,这些单项工程又由不同的分部构成,而这些分部工程又是由多个分项工程构成的。在进行工程造价时,首先需要从分项工程进行计算,然后再将这些不同的分项工程造价进行相加,最后再计算出所用设备等材料的费用,汇合到一起就是整个工程的造价。
2、工程项目造价的构成
根据上文的内容可以看出,工程项目是由不同的分项构成,而且工程项目的造价需要考虑不同构成的单价,再将其相加。工程项目造价需要结合安装费用、设备材料费用、人员工资费用等等。安装费用主要是安装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安装材料的费用,还有人力劳动费用以及税费等。另外,施工设备费用不光包括设备的购置费,还包括家具购置费。
二、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
1、设计标准及配套水平的提高
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有所提升,不光希望建筑单位可以提高建筑的质量,还希望建筑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注意环保,提高建筑的舒适度。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设计标准也有所提高,而且相关的配套水平也相应的提升了,这些都使得工程造价不断提升。
2、材料价格的上涨
随着经济的发展,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必然趋势,特别是不可再生的原材料(比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等)尤其如此,材料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引起工程造价的上涨。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的上涨,我们首先要尽快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通过使用更合理的施工方法、更先进的施工设备节约材料。其次要加强管理,防止施工材料的“跑、冒、滴、漏”。最后,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上要加大监督力度,真正做到质量、价格货比三家,通过网上采购、集团采购即是可取的好办法。
3、取费标准的提高和取费项目的增加
原有取费标准的提高和新增取费项目对工程造价也造成了显著的影响,有些是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引起的,比如在最近几年里,与人工工资有关的附加费就由原来的福利费 14%、工会经费 2%、教育经费 1.5%等基础上,新增加了基本养老保险 20%、基本医疗保险 3%、失业保险2%、工伤保险 2%、女工生育保险 1%、住房公积金 6%、补充养老保险5%等 7 项共 39%,共计56.5%,比过去增加了 2.23 倍。还有一些是由于为了提高施工质量或加快施工进度而使用了更先进的施工设备或施工技术而增加的,比如,在许多工程施工中机械化施工就肯定比手推肩扛花费更多的费用。
三、基于预算定额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1、决策阶段的控制
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工程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应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建厂地区的选择对于保证所建项目能否达到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对工程造价具有重要影响,要根据各种生产要素的情况进行认真选择。一般来说,农产品、矿产品的初步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日用消费品生产应靠近消费地等等。工艺是指拟建项目生产产品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和制造方法等,选择标准是先进适用和经济合理。设备的选用要根据需要选用国产设备或进口设备,同时要注意两者的配合问题,还要注意设备与厂房的配套问题等。
2、设计阶段的控制
设计阶段是建设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影响最大的阶段。据统计,至初步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95%下降到75%,至技术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75%下降到 35%,至施工图设计结束,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由 35%下降到 10%,而施工阶段,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有 5%到 10%。因此,要特别重视设计阶段的控制。首先是要搞好设计的多方案选择,严格监督审查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深入研究在技术方面节约投资的可能性。
四、结语
建筑单位的施工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各项管理措施也随着建筑施工的进行再不断改进。控制工程造价是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笔者基于预算定额对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工程造价的特点,又分析了当前工程造价上升的原因,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控制工程造价需要从细节入手,工程项目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变化性,随着施工要求的改变,工程造价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为了保证其准确性,必须对其进行多次审核与更改,这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青林. 工程预算定额在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 2009,(10) .
[2]杨洪利. 论建设单位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J]经营管理者, 2010,(07) . [3]曹静.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