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手段下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

来源 :安徽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在当前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更加关注知识讲解的效率和质量,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促进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生成。基于此,笔者从自身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经验出发,提出进行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构建的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高效 多媒体 合作 问题
  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这也成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探索的方向。本文在以此作为研究方向的基础上,来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期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应用现代媒体
  教育技术的发展带动了教学形式的变化,而在教学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课堂教学的环境也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时,教师也应积极应用现代教育资源,丰富课堂中知识讲解的结构,让学生在现代媒体资源所构建的教学环境中,逐步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效果。
  例如,多媒体具有操作简便、形式多样等特点,在《公民意味着什么》这节课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实现本节课的有效讲解。在课堂中,教师先使用框架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我国公民身份的来源,以及国籍、居民身份证的相关简介等,使学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本节课的内容,建立整体知识观。随后,教师结合《公民意味着什么》中的每一个小知识点,以及选举人民代表场景的图片等,展开细致的讲解,让学生在多样的讲解结构中,进行本节课知识的有效学习,保持学生对《公民意味着什么》这节课的学习热情。
  显而易见,在让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能够促进课堂知识讲解结构的多样构建,增强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积极性。
  二、开展合作活动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合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也应顺势将合作活动引入课堂,满足这一教学要求。同时,由现代教育理念可知,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以及学生的经历不同,造成学生在面对同一学习内容时所表现出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合作活动,教师应当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组员的安排,从而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高效构建。
  例如,在《宪法是根本法》的教学中,教师先结合以往的讲解经验,将学生按照对宪法认识程度的不同,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成员对宪法的认知程度不同。紧接着,教师设定“宪法设立的意义”的合作探究任务,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接收他人想法的过程中,拓展自己的思维,逐步实现对本节课知识的深化,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不难看出,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基于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展合作活动,可以彰显学生在活动中的作用,让学生在有效的交流中,实现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深入理解,从而提高讲解的质量。
  三、借助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其最终成图与人类大脑的结构相似,能够让学生将原本散乱的知识,以线和框的形式进行整理,从而构建整体的知识体系。而在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基础知识是以散乱的形式呈现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思维导图为工具,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整理,让学生在构建思维导图后,清楚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促进学生完成对道德与法治知识体系的构建。在课堂中,教师让学生从“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中心词出发,延伸出“必要性”“关键”“体系”“意义”等支路。随后,教师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这节课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教材中的内容,完善上述思维导图的各个支路,形成《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的知识体系。在完成思维导图的构建后,学生也能够建立本节课的整体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案例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构建生活课堂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如果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构建生活的教学情境,那势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当构建合理的生活教学情境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充分集中起来。通过对成功生活教学情境案例的分析可以发现,这有利于形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从而帮助学生感悟政治生活,有利于学生直接对触摸不到的知识进行体验,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知识的讲解力度,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天气虽冷有温暖》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环卫工人在清晨天未亮时清扫街道的图片,以这样让看者心疼不已的照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了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教师还可以提前设计好这样的照片:在寒冷的冬天,爱心便利店免费为城市的“美容师”提供热水、面包等爱心便当。即使在天气寒冷的时候,我们仍然不缺温暖的瞬间。这样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课堂知识的导入,在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时,也会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五、组织时政热点话题
  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实时的政治问题密切相关,教师将政治热点问题与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活跃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时政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时政知识的特点就是时效性强,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及时发现热点问题,并在整理的基础上总结时政知识与哪部分教材内容具有联系,从而实现多元化的教学理念。
  例如,《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学习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而2019年恰好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教师可以利用这一重大时政热点来展开相关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举例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里,中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自身经历,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因此,将时政热点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结合,可以增加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六、运用微课教学
  微课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集中讲述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然后通过互联网传播出去。这种教学手段的优势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如果对某一知识点没有完全理解,那么在课余时间就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来学习和掌握自己不懂的知识点。
  例如,《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一节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对此,教师完全可以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制作成一个视频,将公民的基本义务制作成另一个视频,在视频中详细列出哪些事是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能做的。學生在课下观看时,可以对此部分内容有一个详细的了解,以此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升教学的效率。
  总而言之,教师应用现代教育资源、开展合作活动以及借助思维导图等,都能够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质量,但是真正实现上述教学活动的价值,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做到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反复运用上述策略,并在教学中进行经验的积累和教学手段的改善,逐步实现高质量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谢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探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2):265.
  [2]孙晓砺.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7(06):4951.
其他文献
本文在分析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课程培养要求和课程内容特点,开展了基于实践型教学的物流中心规划与管理课程模式改革设计,并进一步建立了实践型教
为确定休闲型黄秋葵脆条的最佳干制方式,研究比较了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真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和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对黄秋葵脆条的硬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所谓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仅包括理论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也包含着理论必须立足于变化着的实践
<正> 1 针刺涌泉致滑精不止李某,男,20岁,学生,1990年5月2日诊。患者在临近高考前期,精神紧张,用脑过度,而致头顶剧痛,校医先用西药止痛无效邀余诊治,遂取涌泉穴针刺,每日1次
本文通过对家庭制作面包工艺的分析,详细阐述了原料配方的选择、面包机程序的设定和面包家庭制作流程,探讨了提高面包品质的方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概述了逆境下植物细胞水平的信号传导和生理反应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并着重讨论了植物抗逆性获得与基因组DNA水平分子信号传递的可能机理。提出植物抗逆性获得的细胞
目的:了解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颈部引流管自我管理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健康宣教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颈部引流管自我管理知识水平调查问卷对125例甲状腺
新媒体在多个领域都引发了变革,教育首当其冲。在教育改革中,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最主要力量的艺术教育也必须从历史的沿革中清醒,进入"VR"视阈,融历史、现在、未来于一体,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