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从西安市主要产业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金融危机对西安市装备制造业、旅游产业、高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业带来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022-02
2009年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影响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金融危机的恶果逐渐从发达国家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西安处于我国内陆城市,相比较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而言,金融危机对西安的影响稍小一些,但是随着危机的传播,西安已经感受到经济形势的严峻,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陕西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因此对金融危机对西安市主要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帮助西安尽快走出危机阴影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安市主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陕西省支柱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
1.1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它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西安经济的飞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西安工业发展到龙头产业,西安已经成为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上世纪80年代,西安市的装备制造业还只是少量的机械制造及简单的机械加工,产业规模很小。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在西安科教优势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西安市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的装备工业体系,其领域涵盖了机械制造、专用装备制造、电子等多个方面。
1.2 高技术产业
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高新科技产业的前沿阵地已经成为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经过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17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位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 31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8 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居全国高新区前茅。高新区的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6年8月,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3 旅游业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伴随着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安旅游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30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大市的跨越。旅游业逐步壮大为西安市5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西安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西安市旅游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运行趋缓,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3 169万人次,同比增长5.0%,国内旅游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10.3%;接待海外旅游者63.2万人次,同比下降36.8%,创汇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3.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3.52亿元,同比增长2.7%。
1.4 金融业
西安是陕西的经济中心,陕西正在努力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充分发挥金融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西安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提升西安金融业竞争力,使其逐步成为西安的优势产业,以此加快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西安市将由政府主导加快金融机构聚集,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推动已具雏形的高新区金融创新试验区、中心城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和浐灞金融商务区,共同形成定位合理、各具特色、有机补充、互为依托的西部重要金融中心格局,同时加快编制西安金融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西安“十二五”规划之中。
2 西安市主要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2.1 装备制造业
在金融危机的初期,装备制造业受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原有订单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期,只是原材料和汇率的变动会导致部分利润萎缩。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海外的投资额下降,进口需求减少,后续订单出现不足,会出现在产产品生产受阻、产成品积压、库存原料价值缩水,而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在已签的订单中,又有部分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延期执行或取消订单,因此装备制造业通常在金融危机后期受到的影响会愈加明显。从数据来看,2008年9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24.5%,10月为23.9%,11月为21.9%,12月为21.9%,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下降,降至9.5%,可以看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
2.2 高技术产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小,西安高新区凭借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影响在于软件服务外包方面,离岸外包的利润下降、订单萎缩和账期拉长略有体现。以西安软件园为例,受影响较严重的企业多数是外向型、从事离岸外包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由于 变化, 的升值直接造成企业10%~16%的利润损失。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新开拓客户远没有老客户业务稳定,常出现丢单、跑单现象,预计影响时间将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未建立,仅开展试探性业务。但由于西安软件园突出以研发为主的产业特色,整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限。园区企业约26%业务高速增长,同比增幅达40%~60%;34%的企业业务稳步增长,同比增幅达20%~30%;30%的企业保持规模平稳发展,小幅增长;10%的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中5%受到影响较为严重。
2.3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金融危机使我国总体的入境游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同期的大幅下降,这些对于西安的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旅游降温导致了与其相关的餐饮、住宿、购物、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收入也随之减少。进而导致小型的旅行社、餐饮机构的停业、合并、关闭,减少了就业途径的连锁反应。从旅游相关数据来看,境外旅游从2008年就受到大幅影响,2008年9月境外旅游人数下降36.5%,旅游外汇收入下降30.7%,2008年全年境外旅游人数下降38.6%;旅游外汇收入下降33.8%;2009年2月境外旅游人数下降43.3%,旅游外汇收入下降42%,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旅游产业的影响继而带来对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影响。
2.4 金融业
由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进行外汇管理,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同时高储蓄成为推动西安市经济强劲发展的金融基础。长期以来,西安市储蓄率保持在50%左右,高储蓄率使固定资产投资率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从金融机构存贷款来看,2008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 187.47亿元,同比增长2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 911.19亿元,同比增长12.9%;2008年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 427.3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7.1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 583.59亿元,同比少增0.83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77.02亿元,增加43.55亿元,多增6.7倍;中长期贷款增加220.40亿元,少增6.54亿元。在贷款增幅放缓的同时,工业贷款速度明显加快,表明金融机构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增强。
3 建议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旅游业受到较大程度影响,高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受到影响较小。针对主要产业受到的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旅游企业通过开拓国内旅游市场,以弥补境外游客的损失。旅游企业应积极控制成本,削减不必要的广告支出,避免盲目扩大门店以及招聘大量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冷静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戰,修炼内功,完善体制的改革,开拓机制创新,规范业务流程,设计旅游新产品,学习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强绩效考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日趋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营销,减少场地和人力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政府给予旅游企业支持,鼓励主要旅游景区(点)实行门票优惠,实行半价优惠的,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整合文化、文物、体育等将旅游产业链延长,以文化内涵包装旅游项目,用文化软实力争取国内外游客。
对于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扩大内需的机会,积极进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政府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缓解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状况,通过专项资金以及财政铁屑补助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这些举措都将为装备制造业减轻一定的负担,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恢复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06-02-14]. http://news.sohu.com/20060214/n241821360.shtml.
[2] 宋毓文.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安的影响与对策[J].西安日报,2008(12).
【关键词】金融危机;产业结构;影响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83(2009)09-0022-02
2009年突如其来的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影响着每个国家的经济命运,金融危机的恶果逐渐从发达国家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迅速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影响加剧。西安处于我国内陆城市,相比较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而言,金融危机对西安的影响稍小一些,但是随着危机的传播,西安已经感受到经济形势的严峻,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已经成为陕西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因此对金融危机对西安市主要产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帮助西安尽快走出危机阴影具有重要意义。
1 西安市主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在《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陕西省支柱产业进行了全面规划,主要包括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业、商贸业、房地产业等。
1.1 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技术装备的各制造工业的总称,它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伴随着改革开放30年西安经济的飞速发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西安工业发展到龙头产业,西安已经成为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上世纪80年代,西安市的装备制造业还只是少量的机械制造及简单的机械加工,产业规模很小。近年来,装备制造业在西安科教优势下,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西安市已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基础的装备工业体系,其领域涵盖了机械制造、专用装备制造、电子等多个方面。
1.2 高技术产业
西安高新区作为西安高新科技产业的前沿阵地已经成为西安最强劲的经济增长极和对外开放窗口。1991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经过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国家级高新区,17年来,西安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迅猛增长,位于全国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西安高新区在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拥有民族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全区有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 310家,累计转化科技成果近8 000项,其中90%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列入国家各类产业计划居全国高新区前茅。高新区的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2006年8月,西安高新区科技创新竞争力位居全国第3位,仅次于北京中关村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
1.3 旅游业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文化积淀厚重,是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伴随着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安旅游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30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大市的跨越。旅游业逐步壮大为西安市5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西安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西安市旅游市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运行趋缓,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3 169万人次,同比增长5.0%,国内旅游收入214.8亿元,同比增长10.3%;接待海外旅游者63.2万人次,同比下降36.8%,创汇3.59亿美元,同比下降33.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43.52亿元,同比增长2.7%。
1.4 金融业
西安是陕西的经济中心,陕西正在努力打造以西安为中心的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充分发挥金融在西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西安市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旨在提升西安金融业竞争力,使其逐步成为西安的优势产业,以此加快西安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西安市将由政府主导加快金融机构聚集,为西部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例如推动已具雏形的高新区金融创新试验区、中心城区金融机构聚集区和浐灞金融商务区,共同形成定位合理、各具特色、有机补充、互为依托的西部重要金融中心格局,同时加快编制西安金融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西安“十二五”规划之中。
2 西安市主要产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分析
2.1 装备制造业
在金融危机的初期,装备制造业受到负面影响并不明显,原有订单仍然可以维持一段时期,只是原材料和汇率的变动会导致部分利润萎缩。随着危机的进一步扩散,海外的投资额下降,进口需求减少,后续订单出现不足,会出现在产产品生产受阻、产成品积压、库存原料价值缩水,而产品价格下降的趋势。在已签的订单中,又有部分由于资金周转困难而延期执行或取消订单,因此装备制造业通常在金融危机后期受到的影响会愈加明显。从数据来看,2008年9月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为24.5%,10月为23.9%,11月为21.9%,12月为21.9%,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西安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大幅下降,降至9.5%,可以看出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非常明显。
2.2 高技术产业
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小,西安高新区凭借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影响在于软件服务外包方面,离岸外包的利润下降、订单萎缩和账期拉长略有体现。以西安软件园为例,受影响较严重的企业多数是外向型、从事离岸外包的软件服务外包企业。由于 变化, 的升值直接造成企业10%~16%的利润损失。在国际市场开拓方面,新开拓客户远没有老客户业务稳定,常出现丢单、跑单现象,预计影响时间将会持续到今年上半年,主要原因是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度未建立,仅开展试探性业务。但由于西安软件园突出以研发为主的产业特色,整体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有限。园区企业约26%业务高速增长,同比增幅达40%~60%;34%的企业业务稳步增长,同比增幅达20%~30%;30%的企业保持规模平稳发展,小幅增长;10%的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其中5%受到影响较为严重。
2.3 旅游业和文化产业
金融危机使我国总体的入境游增速放缓,甚至出现同期的大幅下降,这些对于西安的旅游市场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旅游降温导致了与其相关的餐饮、住宿、购物、交通运输等方面的收入也随之减少。进而导致小型的旅行社、餐饮机构的停业、合并、关闭,减少了就业途径的连锁反应。从旅游相关数据来看,境外旅游从2008年就受到大幅影响,2008年9月境外旅游人数下降36.5%,旅游外汇收入下降30.7%,2008年全年境外旅游人数下降38.6%;旅游外汇收入下降33.8%;2009年2月境外旅游人数下降43.3%,旅游外汇收入下降42%,由此可见,旅游产业受到金融危机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旅游产业的影响继而带来对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以及服务业的影响。
2.4 金融业
由于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进行外汇管理,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同时高储蓄成为推动西安市经济强劲发展的金融基础。长期以来,西安市储蓄率保持在50%左右,高储蓄率使固定资产投资率能够保持在较高水平,从而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从金融机构存贷款来看,2008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不含外资银行)各项存款余额5 187.47亿元,同比增长21.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 911.19亿元,同比增长12.9%;2008年9月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 427.38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7.1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 583.59亿元,同比少增0.83亿元,其中工业贷款余额277.02亿元,增加43.55亿元,多增6.7倍;中长期贷款增加220.40亿元,少增6.54亿元。在贷款增幅放缓的同时,工业贷款速度明显加快,表明金融机构对工业的支持力度增强。
3 建议与对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西安市装备制造业和旅游业受到较大程度影响,高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受到影响较小。针对主要产业受到的影响,提出以下建议。
旅游企业通过开拓国内旅游市场,以弥补境外游客的损失。旅游企业应积极控制成本,削减不必要的广告支出,避免盲目扩大门店以及招聘大量销售人员和业务人员。冷静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戰,修炼内功,完善体制的改革,开拓机制创新,规范业务流程,设计旅游新产品,学习先进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强绩效考核,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日趋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网络营销,减少场地和人力成本,形成核心竞争力。政府给予旅游企业支持,鼓励主要旅游景区(点)实行门票优惠,实行半价优惠的,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通过整合文化、文物、体育等将旅游产业链延长,以文化内涵包装旅游项目,用文化软实力争取国内外游客。
对于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扩大内需的机会,积极进行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推动技术改造,提高资源利用率。政府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缓解企业的流动资金紧张状况,通过专项资金以及财政铁屑补助的方式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这些举措都将为装备制造业减轻一定的负担,为这些企业的生产恢复提供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06-02-14]. http://news.sohu.com/20060214/n241821360.shtml.
[2] 宋毓文.国际金融危机对西安的影响与对策[J].西安日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