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精彩的课堂教学细节不仅可以使教学过程具体、丰富而充实,而且可以使教学过程充满智慧和创造力。因此,关注英语课堂教学细节,是焕发教学智慧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捕捉细节,有意识地创造与开发教学细节,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把细节做大做精,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让细节生成别样的精彩。
思索一: “人本”教学需要细节
1.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和输出的时间
镜头一: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And I’m happy today. Are you happy, too?
S1: Yes.
T: Why are you happy?
S1: Because I did well in my math exam.
T: It makes you happy that you did well in math exams.
接着教师鼠标一点,多媒体屏幕上出现“It makes me happy that ...”的新授句型,然后学生逐个操练巩固,他们都按句型说出令自己高兴的理由。但当一个男生说完后教师示意他坐下时,他又说:Miss Wang. I want to say more. In fact, I am not happy today and I feel bored this morning. 然而该教师没有理会学生的心声,毫无表情地说:Sit down, please. Next boy!
【评析】“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重反馈”是现代英语课堂的教学风格之一,教师要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但若教师一味讲求快节奏教学,就会剥夺学生自主发言、展示个性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恰当安排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对于上述课堂现象发生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转换成“It makes me/him sad that ...”的句型,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引导该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同时教师应该适时疏导学生的情绪,提供恢复快乐的建议,这样的安排就会在凸现人文关怀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有效。
2.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和谐发展
镜头二:
一位教师在教授“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的新句型后,让学生进行pairwork,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其中有一组同学,男生回答时声音响亮,而女生低头轻声作答,但答案是正确的。可教师没听清楚,于是让该女生重复。女生红着脸又回答了一遍,可教师还是没听清。只见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I like ...”。黑板上的答案显然是答非所问的回答。女孩张嘴想纠正,可此时教师已经迫不及待地针对两个不同句型请学生讨论是否正确。女孩只能涨红着脸,低头入座。
在后来的评课中,有听课老师向该教师指出那女孩的回答其实是对的,该教师则微微一笑,说:“其实当时我真没听清,于是随机应变写了个错的答案让学生来改错。因为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正好要让学生来区别‘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和‘What do you like? I like ...’这两个句型的不同意义及用法……”
【评析】这种以牺牲个体学生情感来换取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是不可取的。上例中该教师的行为可能会使这名女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会影响这名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学生,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这是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新课程提出“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为了实现这个课堂教学目标,作为素质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细微情节的变化,关注每一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一切考虑为先,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思索二:追求精彩需要细节
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由关注教学细节而绽放的教学个性魅力,至今印象深刻。授课内容为《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Section A。
细节一:肢体语言丰富,运用恰到好处。学生读句子或单词由升调到降调时,教师的手做飞机俯冲状,相当传神自然。
细节二:课堂用语道似无意却有意。教师走到一学生旁边,指着其漂亮的毛衣说道:“Wow!It’s so beautiful!”自然地引出了生词sweater。
细节三:游戏语境真实有趣。教师在让学生猜价格时说:“How much is my T-shirt? Guess,please.” 在学生猜了之后微笑回应学生:“Oh, no. It’s more than 25 dollars. Please up, up, up! (用手势形象地提示往高猜)Yes, it’s 120 dollars. You’re great!(奖给猜中者一张笑脸贴纸)
【评析】《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一开始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对后续的英语学习产生障碍。同时心理学也指出,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容易接受生动、形象化的教育。该教师遵循新课程理念,充分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精心预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在细节中有意识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训练。正是这些精彩的细节铸造了这节课的成功,有效达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思索三:细节需要在情境中预设
镜头三:
T: Boys and girls, what’s the date today?
S1: It’s June 1st.
T: It was May Day last month. What did you do?
S1: I went to Taohua.
T: Who did you go there with?
S1: I went there with my parents.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1: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T: Did you do something to help your grandparents?
S1: Yes, of course. I cleaned the rooms for them and ...
T: Oh, you are a good child. Everyone in our class should learn from you.
【评析】以上对话真实自然、主题鲜明、语言鲜活、信息量大,既激活了英语思维,又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在复习一般过去时的同时拓展了语言知识的运用,也使学生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预设打造教学细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铺设story line,预设“主情景”。以“story line”的形式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串起来,是顺畅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它既能整体地带领学生理解教材,又能形成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实践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克服无关教学的回答、零敲碎打的教学等弊端,让教学结构与细节脱颖而出。
(2)创设situation,设立“应急预案”。在教学中节外生枝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在确定教学思路之后,也有必要制订应急预案。可以对过程多作假设:面对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怎样去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该怎样处理?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多模拟情境,多估计情况,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教师才能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3)设置DIY Zone,预设“弹性区”。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关注一些教学细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行“现场”备课,让教学不再由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教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教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丰富,师生互动的“路径”才会更宽广。
注重打造教学细节,预设教学细节,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育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能力的一种诠释。
思索四:细节需要在习惯中养成
镜头四:
在教授《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一位教师充分利用了自己本身和家庭的资源(借助新烫的长波浪发型和丈夫孩子的照片),自然地呈现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描述发型、身材、体型、个性等)。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渗透了情感教育。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说: I had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But you can see I have long curly brown hair today. Am I nice? Do you know what I looked like two years ago? Guess. (学生情绪高涨地猜,然后教师出示两年前怀着宝宝的照片)Maybe you can’t recognize me at first. But it is me. I was not beautiful, but I was really happy then, because I was to be a mother ... so you should love your mother whatever your mother is like and whatever your mother does to you.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外貌的看法,并为教师设计新形象。整节课学生热情澎湃,情绪高涨,学生对知识运用流畅到位。
【评析】该教师从形象、教学语言、衣着仪表等资源细节出发,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细节,并使之演变为“习惯性的细节”,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内驱力。
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课堂环境意识,并积极去运用各种资源细节,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课堂环境,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打造一些“习惯性的细节”。
(1)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初中生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感受温馨,留下回味。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委婉,多用有亲和力的语言,如:Would you please ...? Shall we ...? Can I ...? Do it again if you don’t mind. Don’t be nervous. Never mind. Take it easy. 等;让学生发表意见时,不妨用“Let’s share your idea”,这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2)优美的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渠道,而表情、动作、所处的环境、背景亦是完成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要有饱满的情绪、和蔼可亲的笑容、优美流畅的口语,再加上一些必备的姿态动作,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情境更加真实。
(3)正确的评价语言。新的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在课堂上,对于举手积极、善于思考的学生要经常表扬,对那些内向的同学要鼓励。评价语言需要准确得体,生动巧妙,多样亲切,独特和创新。同时评价语言要注意合理适时,而不应过滥过频。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追求教学的高品位。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挖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我们只有精心去把握,去探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细节优势”,在细节中探索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实现师生间有效合作,体现精神和语言的有效融合,才能使英语课堂得到有效提升。
思索一: “人本”教学需要细节
1.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索和输出的时间
镜头一:
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 today?
Ss: Fine, thank you. And you?
T: I’m fine, too. And I’m happy today. Are you happy, too?
S1: Yes.
T: Why are you happy?
S1: Because I did well in my math exam.
T: It makes you happy that you did well in math exams.
接着教师鼠标一点,多媒体屏幕上出现“It makes me happy that ...”的新授句型,然后学生逐个操练巩固,他们都按句型说出令自己高兴的理由。但当一个男生说完后教师示意他坐下时,他又说:Miss Wang. I want to say more. In fact, I am not happy today and I feel bored this morning. 然而该教师没有理会学生的心声,毫无表情地说:Sit down, please. Next boy!
【评析】“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重反馈”是现代英语课堂的教学风格之一,教师要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为学生创造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但若教师一味讲求快节奏教学,就会剥夺学生自主发言、展示个性的权利。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时,应恰当安排英语课堂教学的节奏,合理把握课堂的动态生成。对于上述课堂现象发生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转换成“It makes me/him sad that ...”的句型,合理把握课堂节奏,引导该生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浮光掠影,匆匆而过。同时教师应该适时疏导学生的情绪,提供恢复快乐的建议,这样的安排就会在凸现人文关怀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有效。
2. 尊重学生,关注学生身心与智能的和谐发展
镜头二:
一位教师在教授“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的新句型后,让学生进行pairwork,然后在课堂上表演。其中有一组同学,男生回答时声音响亮,而女生低头轻声作答,但答案是正确的。可教师没听清楚,于是让该女生重复。女生红着脸又回答了一遍,可教师还是没听清。只见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了“I like ...”。黑板上的答案显然是答非所问的回答。女孩张嘴想纠正,可此时教师已经迫不及待地针对两个不同句型请学生讨论是否正确。女孩只能涨红着脸,低头入座。
在后来的评课中,有听课老师向该教师指出那女孩的回答其实是对的,该教师则微微一笑,说:“其实当时我真没听清,于是随机应变写了个错的答案让学生来改错。因为接下来的一个环节我正好要让学生来区别‘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和‘What do you like? I like ...’这两个句型的不同意义及用法……”
【评析】这种以牺牲个体学生情感来换取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是不可取的。上例中该教师的行为可能会使这名女生本就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而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甚至会影响这名女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尊重学生,全面了解、研究、评价学生,尊重学生,关注个体差异,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这是教师评价制度改革的重心。新课程提出“以人为本,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的智慧潜能迸发出来,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与身心的和谐发展,全面提高素质。为了实现这个课堂教学目标,作为素质教育实施者的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细微情节的变化,关注每一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一切考虑为先,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
思索二:追求精彩需要细节
在一次听课中,一位教师由关注教学细节而绽放的教学个性魅力,至今印象深刻。授课内容为《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Section A。
细节一:肢体语言丰富,运用恰到好处。学生读句子或单词由升调到降调时,教师的手做飞机俯冲状,相当传神自然。
细节二:课堂用语道似无意却有意。教师走到一学生旁边,指着其漂亮的毛衣说道:“Wow!It’s so beautiful!”自然地引出了生词sweater。
细节三:游戏语境真实有趣。教师在让学生猜价格时说:“How much is my T-shirt? Guess,please.” 在学生猜了之后微笑回应学生:“Oh, no. It’s more than 25 dollars. Please up, up, up! (用手势形象地提示往高猜)Yes, it’s 120 dollars. You’re great!(奖给猜中者一张笑脸贴纸)
【评析】《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所学学科积极的情感和端正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一开始对英语学习没有足够的兴趣和信心,就会对后续的英语学习产生障碍。同时心理学也指出,初中生(尤其是初一学生)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容易接受生动、形象化的教育。该教师遵循新课程理念,充分把握初一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精心预设了一个又一个的教学细节,在细节中有意识地渗透了学习策略的训练。正是这些精彩的细节铸造了这节课的成功,有效达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思索三:细节需要在情境中预设
镜头三:
T: Boys and girls, what’s the date today?
S1: It’s June 1st.
T: It was May Day last month. What did you do?
S1: I went to Taohua.
T: Who did you go there with?
S1: I went there with my parents.
T: What did you do there?
S1: I visited my grandparents.
T: Did you do something to help your grandparents?
S1: Yes, of course. I cleaned the rooms for them and ...
T: Oh, you are a good child. Everyone in our class should learn from you.
【评析】以上对话真实自然、主题鲜明、语言鲜活、信息量大,既激活了英语思维,又激发了学生说的欲望,在复习一般过去时的同时拓展了语言知识的运用,也使学生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预设打造教学细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1)铺设story line,预设“主情景”。以“story line”的形式将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串起来,是顺畅完成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它既能整体地带领学生理解教材,又能形成长时间、深层次的课堂实践活动,这样就能有效克服无关教学的回答、零敲碎打的教学等弊端,让教学结构与细节脱颖而出。
(2)创设situation,设立“应急预案”。在教学中节外生枝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在确定教学思路之后,也有必要制订应急预案。可以对过程多作假设:面对问题,学生会有哪些可能的回答?对学生的回答,怎样去评判?对意想不到的情景,该怎样处理?能否根据学生的思维,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多模拟情境,多估计情况,使预设更有深度和广度,教师才能从容不迫,胸有成竹。
(3)设置DIY Zone,预设“弹性区”。教师在课堂上应时时关注一些教学细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行“现场”备课,让教学不再由教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思维推着教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教师既不扼制学生的看法,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时刻刻都体现“心中有人”的教学理念。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丰富,师生互动的“路径”才会更宽广。
注重打造教学细节,预设教学细节,是提高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教师教育观念的一种流露、教育风格的一种表达、教育能力的一种诠释。
思索四:细节需要在习惯中养成
镜头四:
在教授《英语(新目标)》七年级下册Unit 7 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一位教师充分利用了自己本身和家庭的资源(借助新烫的长波浪发型和丈夫孩子的照片),自然地呈现了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描述发型、身材、体型、个性等)。在接下来的环节中渗透了情感教育。该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说: I had long straight black hair. But you can see I have long curly brown hair today. Am I nice? Do you know what I looked like two years ago? Guess. (学生情绪高涨地猜,然后教师出示两年前怀着宝宝的照片)Maybe you can’t recognize me at first. But it is me. I was not beautiful, but I was really happy then, because I was to be a mother ... so you should love your mother whatever your mother is like and whatever your mother does to you. 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畅谈对自己外貌的看法,并为教师设计新形象。整节课学生热情澎湃,情绪高涨,学生对知识运用流畅到位。
【评析】该教师从形象、教学语言、衣着仪表等资源细节出发,充分挖掘这些潜在的资源细节,并使之演变为“习惯性的细节”,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亲和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内驱力。
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课堂环境意识,并积极去运用各种资源细节,为学生创设优美、和谐的课堂环境,最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着重打造一些“习惯性的细节”。
(1)有感染力的课堂教学语言。初中生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快乐;爱听老师亲切温和的话语,从中感受温馨,留下回味。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委婉,多用有亲和力的语言,如:Would you please ...? Shall we ...? Can I ...? Do it again if you don’t mind. Don’t be nervous. Never mind. Take it easy. 等;让学生发表意见时,不妨用“Let’s share your idea”,这体现了对学生的一种尊重。
(2)优美的身势语。在交际过程中,语言是人们交流的主渠道,而表情、动作、所处的环境、背景亦是完成信息沟通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始终要有饱满的情绪、和蔼可亲的笑容、优美流畅的口语,再加上一些必备的姿态动作,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使情境更加真实。
(3)正确的评价语言。新的课程标准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新的评价要求。在评价中,要学会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它能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激发学习愿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不失时机地给予他们表扬。在课堂上,对于举手积极、善于思考的学生要经常表扬,对那些内向的同学要鼓励。评价语言需要准确得体,生动巧妙,多样亲切,独特和创新。同时评价语言要注意合理适时,而不应过滥过频。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对各层次学生的随意性评语变为可激发学生更积极思维的特意性评语,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追求教学的高品位。把握细节更是提升教学智慧的必经之路。教学细节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而简单中孕育深刻。只有那些心中有学生,充满智慧,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刻理解和真切眷顾的教师才能去主动创设、积极捕捉与有效挖掘这些精妙的细节。我们只有精心去把握,去探究,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教学过程中建立“细节优势”,在细节中探索学习英语的有效途径,实现师生间有效合作,体现精神和语言的有效融合,才能使英语课堂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