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课应用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践研究

来源 :今日湖北·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ya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案例教学方法在法律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校法律课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概念、选取原则、案例讨论以及案例总结等内容,试图通过在课堂中引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案例来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以期为法律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研究角度。
  关键词 法律课 教学 案例
  高校法律基础课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比较抽象,其原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不易于学生认识和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到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加之法律课程所占的课时总量较少,通常只在一个学期开展,因此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并掌握法律知识的精髓。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和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呢,如何通过短短的法律课程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所有法律教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任务。
  一、案例教学方法的内涵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为讲解法律理论或法律规定,在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选择并运用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情节现场,深入角色分析案例,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使学生掌握有关法律规定或理解相关法律理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法的选取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是“实践出真知”,这就要求教师在法律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选择与学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真实案例,也可以选择社会热点、焦点案例,但所选案例要求真实、准确,不能胡编乱造,尽可能是新近发生的,这样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具有可信性和说服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选择来源真实的案例作为素材,一方面可以体现教师治学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比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有利于把学生的间接经验转变为直接经验,使教学收到预期效果。
  (二)典型性原则
  所谓典型性在于案情与法律原理规范的联系性,要求围绕教材的核心内容及教学大纲,选择能够充分体现教材内容并且与学生知识结构、能力水平相一致的案例。使用这种案例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案例的研究和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并领会法律原理、规范运用的条件和环境。案例的选择要做到两点,一是要针对教材内容选择,以体现它为教材服务的目的;二是要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中的热点问题进行。
  (三)适应性原则
  选择教学案例时还要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能力等因素,如对初学法律的学生,一般要选用综合难度较低的案例,而对高年级的学生和具有法律实践经验的学生,选用案例的难度要相应地增加,可以给他们提供综合难度大的案例进行分析。同时选择案例也要注意教师驾驭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案例理解、掌握和运用教材中的相关法律知识点,使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与思考,深化自己对法律理论知识的认识,培养法律意识。
  三、案例教学方法的讨论
  (一)分析案例
  根据上述案例选择的原则挑选典型案例以视频、文档的形式准备好,对视频案例可以用摘要的形式把主要内容发给同学们阅读,所选择案例的针对性要强。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先将案例发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案例,熟悉案例,同时设置提出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的准备主要包括阅读案例,了解案例的内容,根据老师提供的延伸阅读文献进行扩展阅读以便为讨论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对案例进行前期分析,并引导学生对案例的内在矛盾进行剖析,同时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观点,并提前进行理论的准备,以便在讨论中对学生加以引导。
  (二)提出问题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设置和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分析案例类型及所反映的问题并结合教学目的要求,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可以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选择性的,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适当安排即可。好的问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课堂一开始就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并积极寻找解决案例问题的法律依据。
  (三)案例讨论
  在案例教学中,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交流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巧妙的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将关键性发言引向深入,充分尊重学生的分析。通常采用分组讨论模式,即把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讨论小组,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各自观点和立场,并陈述理由,同时要求各小组能够对不同的结论进行分析比较。在进行全班讨论是,要求各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发言,同时要求该组其他成员记录本小组的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然后在全班发言交流,其他同学亦可做补充性发言。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在班级范围内进行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进行推理,防止讨论主题漫无目的地扩散,适时地给发言学生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并给学生营造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氛围。
  四、案例教学方法的点评和总结
  教师的总结点评是案例教学法的归宿,要求教师收集同学们的讨论稿,及时对案例教学的效果做出总结,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尤其是案例中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分析,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例问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以利于今后案例教学的改进。引导学生去思考从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掌握了哪些法学理论和法律规范,运用了哪些案例分析方法,得到了哪些有价值的启示,是否提高了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培养提高学生对案例的书面分析能力,同时也是对整个案例教学过程的再回顾和总复习,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作者简介:申子夏(1982-),女,汉族,河南商丘人,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纪检监察助教,研究方向:高职高专法学研究。
  参考文献:
  [1]盛高璐.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46-47.
  [2]张井水,翟虎翔.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新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2012,(15):236-237.
  [3]陈桂香.案例教学法在法律课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2,(06):89+100.
其他文献
在一次阅读中,一种把企业中层干部比作“大气层”和“放大镜”的说法吸引了我。之前,也曾看过有关对企业中层的比喻,大多是“桥梁”和“纽带”的“夹层”之说。但中层要成为
绿色GDP是扣除经济发展对自然和人的损害之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净值,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协调统筹、可持续发展观念之上的新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于绿色GDP核算是一项全新的
一 引 言rn所謂“三聖化導説”,亦稱“三聖東巡説”,或“三聖派遣説”,是指中國佛教僞經中出現的一種佛陀派遣三位菩薩(佛弟子)到中國來實施教化的説法. 其意指有三位菩薩或
期刊
近日,多地都开始限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注册,新增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了难点,为何多地工商部门要暂停互联网金融公司注册?这是不是一种懒政的表现?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出台之后,各地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开始加劲,虽然有18个月的整改期限,但显然各地在执行政策的力度上有所不同,限制新公司的注册是不是也是在把握不准方向的情况下的一个权宜之计?既然市场不太“安定”,暂
期刊
有篇报道,说我国某公司前往德国考察,给考察团一行开车的司机是一位老驾驶员,得知被考察的工厂正好是自己的儿子单位时,老人高兴地说,他儿子在这家工厂里是一名技师。听完翻
及时的反馈,矫正和补偿是“目标教学”法所突出的一个重要机制,布鲁姆认为:知识的负积累是造成差生的关键因素。知识的负积累对学生后继进取的障碍是难以量化的。所以我们的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5-0018-1.5    当前学校教育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之中  通过体育
近些年来,我国中部和西部人口比重不断下降,东部地区人口比例明显提升,人口迁移现象严重。本文通过对过去理论和模型的分析,使用我国30个省际2007-2014八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回
长期以来,由于担心广大干部群众产生错觉,影响来之不易的人口控制成果,人们一般视现行生育政策的研究为禁区.实际上,在我国推行“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生育政策初始中央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