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以小见大在中国画中的诗意性体现

来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1976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提出"维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之后,便引发了一个关于诗与画关系的新研究领域。在当代,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使中国画特有的韵味越来越少,促使众多学者从多个方面对中国画的诗意性进行探讨。本文以中国画中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为起点,通过图像分析和文史互证的方法来探讨中国画中的诗意性,从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以小生活传大社会之感、以小物件传大主题之意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释出以小见大在中国画中所展示出来的诗意性,使绘画与诗意性的关系更加明确具体,为读者理解绘画的诗意性提供一种新思路。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的"诗人之死"作为一个精神事件,不仅紧密的暗合了世纪末情绪,而且又因为诗人身份的特殊与死亡的非正常形式,赋予了其神秘的色彩。在这种神秘色彩的笼罩下,对于"诗人之死
记者最近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灵峰街道横山坞村看到,村民使用后的生活污水,正在通过管网流过一个太阳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在另一头,—个监控摄像头,正在实时监控污水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