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评价之桥 共享成功之喜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的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加强形成性的评价。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
  笔者最近执教了浙江美术教科书《蔬果造型》一课,在课上孩子们通过教师的评价引导,找到了立足点,点亮了思维的火花,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激发了创造美、表现,用美点缀生活的兴趣和欲望。本课要求学生首先选取相应的蔬果,然后根据塑造对象特有的形、色进行联想,运用削、剪、拼、插等方法,做一个有趣的蔬果造型,从而获得创作的灵感和快乐。
  本课中我紧扣评价这根主线,灵活巧妙地将教学目标流水无痕地贯穿在了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评价这座桥上,体验学习的快乐。
  一、在平等对话中捕捉评价的契机
  美术课的评价阶段与时机不都是一层不变的,本节美术课一开始就进行引领全课的评价,这是我在评价上做的一点小小的尝试。事实上上课还没进行,学生的作品还没呈现出来,我就从学生带来的材料开始评价。在课上我针对今天上课的材料——蔬菜瓜果,引导学生进行一番评价。如:你今天带来了什么蔬果?这些蔬果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你对蔬果上的什么特征最感兴趣?通过这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教者善于捕捉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了解相互手中蔬果材料的特征。更让学生通过评价,相互受到启迪,发现蔬菜瓜果上的一些有趣的特征,以这些特征为创造性想象的契机,更有效地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在激励肯定中奠定评价的基石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特别注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经常及时地以表扬和鼓励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大胆创新的思维。无形中学生的创作激情和大胆发表意见的勇气就慢慢地培养起来。在本课教学中,大胆地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评价的学生基础得到了夯实。如我先在出示一些蔬果造型的图例,让学生惊叹那些奇妙的蔬果造型作品。再引导学生来看看自己手中的蔬果材料,发挥想象力,可以采用相互探讨的方式,看看可以巧妙地创造出什么新的形象,随后再将自己的创新想法说给同学听。此时我对学生所发表的任何想法,除了自己及时做一个评价之外,还激励学生对同学们的想法进行评价。这种评价的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地评价素养提供了无限的空间。
  三、在情境交融中拓展评价的空间。
  情境交融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情境体验。
  情境交融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探索适合不同阶段的情境评价方法。“老师的笑脸和激励的话语”就是一种有趣并富有人情味的评价方式,在教学活动中特别受学生们的欢迎。强烈刺激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大大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本课中因为我的评价方式着眼于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无论学生蔬果造型的作品创意是否巧妙,我都给予积极的肯定。甚至在他们努力而认真的创作过程中,我都用激励的语言去赞扬他们,肯定他们。当学生听到“你的作品不比美术书上的范图差”“你作品的造型老师都没有想到”等等这样富有情感激励和肯定的话语。他们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必会将这种力量化为更加神情专注地投入,更为而后“骄傲”地展示自己的作品提供了强大的力量。
  四、在成功喜悦中体验评价的力量
  对作业展评实际上又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品从感性到理性,从局部到整体的再欣赏的过程。此时如能及时地引领学生展开评价,无疑可以让学生在鲜活的体验中,享受创作成功的愉悦,从而加深对美的感受,增进了学生对创作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创作技能。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鼓起自己的勇气,上讲台来介绍自己的设想,以及后来是如何动手完成的,在完成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是如何克服的。其他同学根据他的介绍用“星”的数量对他的作品进行一个评价。随后请所有的同学都下位去看看其他同学的作品,和别忘了也向其他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争取同学的肯定。最后在全班的关注下,获得“星”最多的前几位同学,将走上讲台接受全班送给他的掌声鼓励。这一评价过程的开展,有效激起了学生内心深处的成功欲,纷纷参与进来,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评价要建立在课堂不断生成的基础之上,分布在课堂的每一处设计与施教之中。不管是怎样的评价,都要以一种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评价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行为;不仅应该体现在反馈上,还应该体现在人文情感上。
  (扬州市江都区仙女镇双沟小学)
其他文献
当约好李文华采访时,他很惊讶:我不是学校里最优秀的啊。笔者回答:是的,也许你不是最优秀的,但你却是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  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文华独自解决了大二到大四期间所有的学费、衣食住行费!始终面带微笑,带给了所有接触他的人温暖和轻松。  生活的辛苦和艰难是旁观者都能感受到的。尽管如此,从没在李文华身上看到贫困带来的任何畏缩自卑或佯装的骄傲。反而那份骨子里透出的坦然从容,让人觉得似乎贫困
中国女足曾在20年前接近世界顶峰。后来,队长孙雯说,属于她们的那个时代早已过去了,现在的女孩需要新一代的榜样。审视现在这一代中国女足,她们书写下了自己的历史:时隔8年重返世界杯和奥运会八强、时隔20年重返亚运会决赛……20年间,世界女足的发展翻天覆地,中国女足被挤出强队之列,但在这片足球养分极为贫瘠的土壤中,铿锵玫瑰依然是球迷的精神寄托。6月7日,2019年法国女足世界杯将拉开帷幕。中国队队员王霜
〔关键词〕心理实验;选择性注意;发展特点;儿童  一、引言  有这样一个心理实验:给墨西哥人和美国人看两组图片,一组是美国人熟悉的打棒球的场面,一组是墨西哥人所熟悉的斗牛场面。这些照片快速地交叉出现。结果是84%的美国人只看到了打棒球的场面,74%的墨西哥人只看到了斗牛的场面。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注意是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对同时呈现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的过程。那么在不同的
诗歌鉴赏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在教学上也是很难的,往往效果不佳。有的学生甚至产生厌烦心理,越是这样越读不懂,甚至不愿意接触诗歌。鉴于学情,我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转换教学方式,力求取得满意效果。在一年的诗词教学中,我尝试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种方式是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共同探讨研习。  我手写我心,文科班女生居多,让她们大胆地说似乎有点难,也不
甘阳在《中国道路:三十年与六十年》(《读书》二○○七年六期)中反对许多论者“用毛泽东时代来否定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即用新中国的前三十年来否定其后三十年”,对此我是赞同的。但我认为,甘阳为了反对上述论点而过分强调了“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连续性,夸大了“延安道路”和“苏联道路”的不同。  甘阳说:“为什么中国的经济改革反而能比前苏联东欧国家更成功?中国改革二十八年来,经济成就非凡,为什么中国的改革
作文有法吗?有人说有,而且甲乙丙丁,不能越雷池一步,没有规矩怎能成方圆?有人说无,文无定法,也可以说是无法。但其中的一个妙法必不可少,那就是“读”。读得广,读得深,读得真,是写得好的必要条件。同样,写得好的人,对于读,必有一股热情,在认真阅读后并模仿它、比较它甚至超越它。总之,读与写,互有一种促进作用。读写若分离而要各求其所成,无益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 作前之“读”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分享;体验;心理辅导活动课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指在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计划内,列入 “活动课程”板块的,以教学班为辅导单位,针对中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一种团体辅导形式。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的环节为“热身—活动—分享—点评”,即通过热身游戏、活动等,引导学生体验、互动、反思和分享,从而影响其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分享环节是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最具有“心理味
编者按: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王定华副司长强调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已不需再讨论要不要做的问题,而需要考虑“怎么做”的问题。要在实践中切实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无人做”、“不愿做”、“不会做”和“不真做”的问题(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1月上半月刊P4~6)。福建省自2004年省委教育工委成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009年5月,本刊记者就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
提要:儒家内部既有共同的理念,又有分歧。后代儒家怎样阐释前儒文本、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新语》阐释《谷梁》、《公羊》两传为例,结合汉初的时代背景,论述陆贾《新语》引用两传之文、义,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新语》大部份继承了《谷梁》、《公羊》的原义,很少与两传不同。陆贾在引用两传时,提出他的政治主张,主要是要求君主修齐而治平,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希望藉此为刘邦施政提供理论。  关键词:儒家陆
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从1978年到2016年底,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58.66万人,其中仅2016年一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就达到了49.82万人。随着出国“大军”不断壮大,留学生年龄不断降低,随之而来的是留学生在海外“遇险”的比例也不断攀升: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到2017年初,经公开报道的留学生海外遇难事件有31起,从事故原因上看,被抢劫、故意杀害、性侵等恶性事件偏多;从年龄上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