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心选择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解决问题,获得知识,以提高能力。
关键词: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唤醒;问题意识;教学片断;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9-0048-02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确实,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三、四年级,学生主动提问的品质慢慢退化,他们很少向老师提问、很少质疑问难。而到五、六年级,学生似乎变的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很少有学生勇敢地在课堂上提问。那么,如何能唤醒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
【教学片段】
师:动物王国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数字大小比较擂台赛。你们想参加吗?(情境)
1.第一回合的红黄两队的得分情况是:
你们认为哪一队赢呢?
生1:黄队赢。因为红队得的是两位数,黄队得的是三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师:你们认为呢?
生2:是的。红队最多得99分,而黄队最少也能得100分,99<100。最多的比它最小的都要小,肯定是黄队胜。
生3:随便举一些数字比较一下就行了(生举例)。
师:从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生接)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也就是说位数多的就——大。
2.第二回合。
师:现在你认为谁赢呢?
生:位数一样了,没法比了,都有可能的。
师:如果给你一个数字,你最想知道哪一位上的数。(百位)
师出示红队百位是5,黄队百位是6。现在呢?
生4:黄队赢,因为黄队600多,而红队只有500多。
生5:百位谁大谁就大。
师:如果告诉你的是这样的,你们认为谁赢?
生6:黄队赢,因为黄队有6个十,红队只有5个十。
生7:如果红队的百位是9,而黄队的百位是1,百位谁大就谁赢,那就红队赢。除非红队的百位比黄队的百位小,才是黄队赢。(其余学生表示赞同)
生8:那如果红队和黄队的百位上的数一样呢?(生在议论中)
生9:黄队赢,如果百位一样,我们就来比一下十位啊。十位大的也就大。(同学都点头)
师:如果百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一样呢?
生10:那就比个位啊,谁大就谁大。
3.小结。
刚才,同学们帮动物王国比较了千以内数的大小,现在回忆一下是怎么比的?(借此概括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思考】
整节课下来,给人一种非常激动的感觉。课的一开始,教师一说要进行擂台赛,学生就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并且擂台赛也不是纯粹的娱乐活动,也不是为了增添课堂活跃的气氛,在擂台赛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尝一尝。”学生在初步建立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突破了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把枯燥的练习和轻松、刺激的比赛巧妙结合,让学生在一次次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并且学生情绪高昂,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王国擂台赛”赋予了这些数字以生命,对学生来说,这些数字中蕴涵了无穷的奥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将一些抽象的、枯燥的学习材料通过游戏、猜谜、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简单地说,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学习材料。只有提供这样的学习材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再创造”和“类创造”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
关键词:精心选择;学习材料;唤醒;问题意识;教学片断;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9-0048-02
曾经有位学者指出:“美国的课堂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中国的课堂是着力于帮助孩子寻找问题的答案;前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多,后者越教孩子的问题越少。孩子的问题越多,创造的欲望就越强烈;反之,问题越少,创造的动力就越小。”确实,我们可以发现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出问题的次数反而越来越少。刚入学的一、二年级学生绝大多数敢说、敢问,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到了三、四年级,学生主动提问的品质慢慢退化,他们很少向老师提问、很少质疑问难。而到五、六年级,学生似乎变的少年老成,沉默寡言,很少有学生勇敢地在课堂上提问。那么,如何能唤醒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
【教学片段】
师:动物王国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数字大小比较擂台赛。你们想参加吗?(情境)
1.第一回合的红黄两队的得分情况是:
你们认为哪一队赢呢?
生1:黄队赢。因为红队得的是两位数,黄队得的是三位数,三位数比两位数大。
师:你们认为呢?
生2:是的。红队最多得99分,而黄队最少也能得100分,99<100。最多的比它最小的都要小,肯定是黄队胜。
生3:随便举一些数字比较一下就行了(生举例)。
师:从刚才同学们举的例子,我们都可以看出——(生接)三位数大于两位数,也就是说位数多的就——大。
2.第二回合。
师:现在你认为谁赢呢?
生:位数一样了,没法比了,都有可能的。
师:如果给你一个数字,你最想知道哪一位上的数。(百位)
师出示红队百位是5,黄队百位是6。现在呢?
生4:黄队赢,因为黄队600多,而红队只有500多。
生5:百位谁大谁就大。
师:如果告诉你的是这样的,你们认为谁赢?
生6:黄队赢,因为黄队有6个十,红队只有5个十。
生7:如果红队的百位是9,而黄队的百位是1,百位谁大就谁赢,那就红队赢。除非红队的百位比黄队的百位小,才是黄队赢。(其余学生表示赞同)
生8:那如果红队和黄队的百位上的数一样呢?(生在议论中)
生9:黄队赢,如果百位一样,我们就来比一下十位啊。十位大的也就大。(同学都点头)
师:如果百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一样呢?
生10:那就比个位啊,谁大就谁大。
3.小结。
刚才,同学们帮动物王国比较了千以内数的大小,现在回忆一下是怎么比的?(借此概括千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思考】
整节课下来,给人一种非常激动的感觉。课的一开始,教师一说要进行擂台赛,学生就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并且擂台赛也不是纯粹的娱乐活动,也不是为了增添课堂活跃的气氛,在擂台赛的背后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有效的数学思考。“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要亲口尝一尝。”学生在初步建立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后,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和感受,突破了传统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把枯燥的练习和轻松、刺激的比赛巧妙结合,让学生在一次次比赛中来感悟并总结出比较千以内数大小的方法,并且学生情绪高昂,敢于提出问题,乐于提出问题。
“材料引起学习,材料引起活动”。学习材料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载体,是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价值的重要资源。《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物王国擂台赛”赋予了这些数字以生命,对学生来说,这些数字中蕴涵了无穷的奥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了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学生对感兴趣的学习材料,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将一些抽象的、枯燥的学习材料通过游戏、猜谜、故事等形式展示出来,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简单地说,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有“生命”的学习材料。只有提供这样的学习材料,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再创造”和“类创造”能力,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应用数学意识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