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大风预报研究回顾

来源 :海洋气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o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风是台风引发的三大灾害之一,考虑到现有的台风大风研究相对较少、预报经验也比较不足,因此对其预报方法进行回顾总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经验预报、统计预报、数值模式预报及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等4个方向梳理了台风大风预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天气图、卫星云图和雷达图是经验预报中非常重要的工具;统计预报根据方法的不同可细分为回归预报、客观相似预报和气候持续性预报;数值模式预报方面,国内外多家机构都研发了相应的台风大风预报产品;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目前则包含了动力释用、统计释用和人工智能释用.同时总结了上述4类预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最后,讨论了未来研究与实际业务中进一步提高台风大风预报能力的可能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利用综合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1999—2020年秋季31次渤海海效应降雨过程的基本特征,通过典型个例分析揭示了海效应降雨的形成机理,并与渤海海效应降雪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秋季渤海海效应降雨发生在10月中旬至11月,以11月中上旬发生频率最高;10月为纯雨,11月可产生纯雨,也有雨转雨夹雪(雪)或雨雪共存的天气过程;海效应降雨分布在山东半岛北部沿海地区,过程降雨量均为小雨,持续时间不超过1 d.(2)海效应降雨发生时的冷空气强度比海效应降雪弱,降雨时山东半岛850 hPa的温度10月在-1℃左右,11
数字赋能战略、长三角一体化下,打造园区独特品牌与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深入产业发展要素与服务模式创新,促使园区与企业“双循坏”转型升级.文章以“长三角一体化”“数字化改革”为背景进行高度情境化的区域样本研究,采用实证案例与访谈分析等方法,了解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机制的执行过程,可能面临的困难,以及政府对园区数字化解决方案,国内外跨区域功能型产学研平台合作动态,提出产业园区数字化转型,在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以“数字园区大脑”为核心加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协同企业创建数字产业创新
类案裁判是目前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统一法律的适用、实现公平正义的重大举措.而在类案裁判的实践中,出现了检索结果粗糙导致不能认定类案、检索结果存在差异而无法准确适用及各法院对类判适用的无序等一系列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于类案选择的不一致及类案适用规则的空白.为了更大程度地发挥类案裁判对实现公平正义、提升司法效率的积极作用,必须要明确类案选择的标准,整合类案裁判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