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对话教学,构建鲜活高效的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ongqing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我的语文课上,我主张学生的主要任务是与文本进行对话,通过学生自主的读书,与作者和编者能有交流,继而把课文的语言及其丰富内涵进行内化。而作为教师的我,要求自己必须先与文本进行对话,取得自身经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教学与学生“对话”,最后指导学生如何与文本作者“对话”。
  【关键词】语文课堂;小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延长生命的宽度,与作者情思交汇,首先提出的关键就是老师要在指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之前,教师自己必须先认真与教材文本“对话”,借以要斧正老师的观点——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解的层面上,更要注重老师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自己要能做到心悟作者意、心融作者境。在我的教学中,关于北京课改版教材中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其一《夜宿山寺》一诗,我不仅仅只是單纯地去理解诗意,更多的实际工作是在于查阅大量文集书刊,希望能与诗人李白做到情思的交汇,感悟诗人写出如此磅礴恢宏气势诗文时的那时那景那情。
  太白,有“诗仙”之美誉,他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夜宿山寺》一诗是诗人公元七二五年游历山水期间,诗仙夜宿在高山上的一个寺庙里,发现寺庙后面院落里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他登上了这座藏经阁。李白在凭栏远眺,星光闪烁,便诗兴大发,写下了这一首记游写景的短诗。李白用他擅长的夸张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入云,给后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高好高,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藏经楼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各位神仙。全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没有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平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情趣盎然。《夜宿山寺》一诗以飞动的气势、精当的比喻和大胆的夸张充满“仙人之风骨”,也成为李白豪放飘逸风格的主要代表作。
  引领学生,寻找与作者对话的基点。品味李白诗歌,最适合儿童阅读,因为夸张的想象,最容易吸引儿童兴趣,从而激发儿童的联想和创作,启迪儿童智慧;品味李白诗歌,还能让儿童感受语言的清新质朴;品味李白诗歌,能让儿童理解比喻的新颖生动;品味李白诗歌,能让儿童领悟想象的丰富奇妙;品味李白诗歌,能让儿童欣赏夸张的绝妙神奇,所以在孩子们课本中的古诗学习还是太白诗占主要地位。
  众所周知,古诗中的语言文字的析义、使用往往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需要通过读者反复的诵读吟咏,逐步感受古诗中的内蕴和气势,领会遣词的精妙。我在教学中会指导学生通过诵读感受音律美、格律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诵读中揣摩古诗字里行间所蕴含的人文美、内涵美。在吟诵的环节要注意的是,诵读吟咏,一定要保证“质”和“量”,“量”要足,“质”要高,以“书读百遍”为基础,就会达到“其义自见”的效果。以《夜宿山寺》一诗为例,首先,我注重播放音乐,创设情境。我要求学生闭上眼睛,静听配乐诗朗诵,耳脑并用,根据诗文、旋律想象画面。学生很快进入诗境之中,头脑里便会形成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师:看!这寺庙建在高高的山上,好像离地有百尺那么高呢!这真是“危楼高百尺”(师边朗诵边出示课件,展示诗句)!谁愿意朗诵这行诗?因为诗中首句开篇,直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学生读诗,老师适时进行点评(评价一:“危楼高百尺”山真高啊!评价二:“危楼高百尺”这楼建的真是气势磅礴,你读得有豪气!评价三:“危楼高百尺”真好像有“百尺”那么高啊!)。通过点评事物方式,老师的评价既有导向作用,也有激励作用,还有释义的作用。学生通过读诗和老师的初步释义,大略体会到——诗人“危”字放在句首,诵读时感到醒目,与下文中的“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更加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也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间,便于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山寺。其次,结合情境,描绘诗境。学生在静谧清幽的乐曲中进入诗的情境里,我借助多媒体引导学生描绘诗的意境。最后,展开想象,反复朗读,加深体会。教学中,我根据诗文设计一些问题,如:诗人怎么想到把“楼”与“天”联系起来?举手真能摘取天上的星星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呢?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深入体会诗境、领悟诗情。反复诵读,领会诗情。待学生理解诗意后,我更是注重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文。朗读时,要把握诗的节奏韵感,读出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仙人的那种细微谨慎的语调。从而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领会诗人向往清高仙逸生活的情趣。
  多年一线教师的责任心告诉我,古诗教学课对学生的引导,不仅仅是简单的析义,更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自由地想象最美好的情境,引发感情、启动思维,积极与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不仅尊重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加关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和对话后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生本对话活动,引领学生与文本通过“导图加感悟”展开想象空间的书画对话,学生在积极对话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心灵得以震撼,从情感和修养素质双方面都可以得到升华。
  作者简介:李晶晶,1978年生,女,北京人,北京师范大学青少年心理发展与健康研究生毕业,文学学士,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
  (编辑:郭恒)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渐渐失去了语文的味道,有的求新,有的求异,其实,语文应该带着 学生用 心去读,细心去品,潜心去悟,拥有属于自己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回归;用心读;细心品;潜心悟;语文真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来翻阅一些书籍,颇多语文教学方面的探讨。尤其是针对语文课堂的模式,真是百家争鸣,也多有见地之说,诸如生命语文、理趣语文、生态语文等等,这些理念给我们的语文课改带
母亲节这天,老师要求同学们给自己的妈妈写一封信。贝贝拿起笔,写下了下面的这些话。  亲爱的妈妈:  今天是母亲节,我本来想为您买一大束康乃馨,可是您每月给我的30元零用钱实在太少,我昨天买了本漫画书就花掉了一半,剩下的15块,花店的姐姐说她只能卖给我两朵。两朵就两朵吧,妈妈,祝您节日快乐。  妈妈,您还在生我的气吗,我知道早上是我不好,我不该把没有喝完的牛奶倒掉。可是,就为了这半杯牛奶,您竟然动手
摘要 深入理解和把握小学科学课程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价值,能提升教学价值,助力儿童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成长。  关键词 小学科学课程;科学素养;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5)04-0065-02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具有活动性质的课程。实践中,教师往往注重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而忽略其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价值。对
【摘要】阅读的本质不仅是技能训练,还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大量获取语言信息的阅读,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小学语文科目作为小学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学科,通过阅读教学课堂有力构建,可以实现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思考,并把这些思考通过写作表述出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表述、学会运用,并运用具有创
【摘要】任务型教学是如今备受瞩目的新型教学策略,在基础教育改革实践当中占据重要地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与学习规律,同时也可以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将任务型教学应用到小学英语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通过一系列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方法,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收获成功的学习体验。本文将着重就如何将任务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探讨。 
【摘要】集体备课,是教师备课的一种形式,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备课方式。但就怎样通过集体备课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众说纷纭,本文主要就集体备课的四个方面加以论述,以期为集体备课的开展与推广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集体备课;整体教学水平;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新一轮课程改革,它们的主阵地都在课堂,而课堂效益的提
【摘要】从价值层面探讨古典诗词互文性解读,本文主要是从修辞角度分析优劣,包括修辞的定义、如何进行修辞分析以及其教学价值这三个方面,也结合中学教材中具体诗词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修辞;修辞分析;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修辞的定义  修辞即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辞”的本来意思是辩论的言辞,后引申为一切言辞。在古诗词中,常见的修辞有比喻、夸张等,绝大多数
【摘要】本文就知识点的系统构建——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的培养,围绕两点进行分析:高中语文思维培养现状、培养学生语文思维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思维;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对学生素质教学越来越重视。受传统教育影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奠
【摘要】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学生只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效率,因此语文课前预习工作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教师必须要做好对学生语文预习工作的培养,以此来不断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本文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实效性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强化教学;小学语文;课前预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
【摘要】所谓“主张”,即“对如何行动持有的见解”,可见,对于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点滴行事中均体现了自己的风格,隐含着自己的主张。如果个人见解终将影响教学行为,乃至学生对学习产生几近深远的影响,那么我们作为教者,就应该考虑是否能在日常教学传授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铺垫。思考良久,把个人的教学主张确定为“思至维新,导而学成”,做一解释,就是“思考所达到之处,思维便可能产生创新,由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