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來,科学家发现树木通过地下真菌网络互相联络和分享养分。现在,他们又发现树木还会在夜间“睡觉”科学家在接近昼夜平分点的无风夜晚,运用位于芬兰和奥地利的各一部地面激光扫描仪,每小时扫描一次芬兰的一棵桦树,每10分钟扫描一次奥地利的一棵桦树。研究发现,桦树在夜间低垂近10厘米,在日出前两小时桦树高度最低,早晨又恢复高度。 在某些方面这是对激光扫描技术的一场测试。运用需要大量光线的传统摄影方法来产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來,科学家发现树木通过地下真菌网络互相联络和分享养分。现在,他们又发现树木还会在夜间“睡觉”科学家在接近昼夜平分点的无风夜晚,运用位于芬兰和奥地利的各一部地面激光扫描仪,每小时扫描一次芬兰的一棵桦树,每10分钟扫描一次奥地利的一棵桦树。研究发现,桦树在夜间低垂近10厘米,在日出前两小时桦树高度最低,早晨又恢复高度。
在某些方面这是对激光扫描技术的一场测试。运用需要大量光线的传统摄影方法来产生一张照片,会干扰树木的夜间行为。而红外激光只需在几分之一秒内照射树上的点位,就能实现在几分钟内拍摄整棵树,从而对树木的干扰极小。这种技术有可能让科学家从调查单棵树木延伸到探索一个大区域内的树木,从而更深入了解“植物睡眠模式”。
科学家猜测,植物的夜间低垂是由保持植物直立的一种内部水压——膨压引起的。当光合作用在夜间停止,膨压降低,就可能造成枝条“放松”,植物枝条和叶片硬度减小,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出现下垂。但这种下垂也可能与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具有的生物节律(生物钟)有关。科学家希望针对其他树种尤其是栗树和白杨树进行上述实验,因为这两种树与生物节律相关的基因已被发现。科学家希望搞清楚:植物夜间低垂是否与日升日落时候的光线影响有关?或者,这种低垂不受光线影响,而是受植物内部生物钟控制?有些枝条在日出之前就恢复了自己的白天高度,这暗示植物遵循的应该是内部生物钟。但是否如此仍需进一步探索。
如今已经有一些对树木生物钟的研究,其中大多数研究的是基因表达,而最近这项研究在观察单棵树木的方法上独树一帜——它观察的是发生于现实世界中的树木行为。该研究还可能具有实用意义。例如,知道每天树木内部水运动的周期,就可能有助于依赖树木水含量的木材业和橡胶业。
其他文献
美国CQ出版社最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是美国发案率最高的城市,相反,发案率最低的城市是纽约州的拉马波。 CQ出版社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对 2007年全国城市犯罪统计结果为依据,对人口在7.5万以上的397城市和356个城市圈的发案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人口约25万的新奥尔良去年共发生包括209起谋杀案在内的逾1.9万起案件,谋杀案每10万人口达到94.7
魅力 西班牙被誉为世界上最令人神往的浪漫国度,那里有宜人的气候,旖旎的风光,以及鲜明的地域文化。在那里不仅可以享受阳光、美食和一流的服务,而且能观赏到迷人的歌舞和激烈的斗牛表演,玩味体育运动的乐趣,还能充分感受多元文化艺术的温馨气氛。如果你想寻古探幽,那里将是访问者的最理想去处,遍布全国的众多文化遗迹和多元文明的印记,总能令游客满载而归激动不已。 弗拉门戈舞蹈是西班牙文化艺术的一枝奇葩,是
如果没有马和那位高雅、漂亮却面无表情的女骑手,这幅画只能算是一幅普通的夏季树林的风景画。在前景中,树上的叶子颜色很深,在它们与树林边缘的矮树之间可以看到有另外一层树叶,就像一面幕布隔在中间,色调较浅,很难看清它们到底属于哪些树。而这些浅色调的树叶在整幅画中的作用与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它们挡住了天空,淡化了画中的浓重色彩。马格里特也曾就此作出过解释,对于画中所描绘景物的抽象性与现实中具体景物的差异
在室内或室外摆放精心装饰的云杉树迎接圣诞节或新年的传统并不悠久,这一传统形成于19世纪。当时俄罗斯的历代皇帝、美国的历任总统和英国的王室都在圣诞节或新年时用长绿树木装饰客厅。20世纪,这一传统传遍了全世界。而在我们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这一传统也正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大约150年前,当时的商品远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圣诞树主要是用食品装饰,如苹果、鸡蛋和各种各样的饼干等,这些饰物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这幅作品创作于1883年1月,此时,高更放弃了自己的商业生涯,成为一名职业画家。作品表现出鲜明的印象主义特点:被阻隔的视野、近景的描绘、扑面
抽象派的拼贴画风格源于毕加索和布拉克的早期立体主义画派,这是对绘画素材与技法的一种变革,此前这一画法几乎不用于油画创作。在1925至1930年间,马格里特尝试了拼贴画法,把被剪裁成不规则形状的乐谱加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增添了作品中抽象、模糊的元素。乐谱不规则的形状会使人联想到一种乐器,如小提琴或大提琴的琴颈部分,同时它也很像滑稽剧中提线木偶似的人物形象,如寓言故事中的人物。 这类犹如弯曲的琴颈似的
佛罗伦萨是托斯卡那大区的首府,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摇篮。 说起来我们跟佛罗伦萨也真是有缘,刚到意大利从米兰坐欧洲之星到锡耶那就在佛罗伦萨转车,坐了两个小时零四十七分钟的火车就到了佛罗伦萨,我们的行李很重,第一次出国恨不得什么都带,火车停靠的时间只有二十分钟左右,而火车站很大很壮观,跟我们国内的不一样,所有的站台都一字豪情排开,处在一个平面上,按说十分方便,可我们毕竟初来乍到,十分慌乱,幸好先期到佛罗
太多的人都多次的论述过乔治·奥威尔(1903-1950)创作于1948年的小说《一九八四》。大家都看到了小说中的政治色彩——反极权与呼唤人性。公认这是一部“反乌托邦”的政治寓言和讽刺小说,反映了极权统治对人个性的压制,充满了对人类未来的担忧和绝望。 奥威尔的写作十分政治化(他的大多数小说都是最好的注脚),对这一点奥威尔本人并不加掩饰,然而,仅仅看到其政治姿态,无疑仍是解读过程的损失。极权不过是种
今年3月份,美国有关医疗改革的争论正如火如荼之际,总统奥巴马透露,他仍然抽出一些时间读书。在宾夕法尼亚州阿卡迪亚大学的一次演讲中,奥巴马说:“近一个世纪以来,我们一直在谈论医疗改革。我正在读罗斯福的传记,他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奥巴马之所以能得到美国知识界人士的认可,一个原因在于,他除了撰写畅销书以外,显然还是一名忠实的读者。奥巴马在竞选总统期间,照片上的他随身携带法里德·扎卡利亚(注:美国著名
“单凭他的四五部长篇,他在文艺界的位置已足够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并列。”以上文字为徐志摩追忆英国作家托马斯·哈代所作。其情真意切,景仰崇拜之情跃然纸上。除了于文字间表达对托马斯·哈代的敬仰之情,徐志摩更曾远赴英国以一睹偶像风采。那么,托马斯·哈代和徐志摩又有着怎样的文学因缘? (一) 托马斯·哈代生于1840年,卒于1928年,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哈代的创作跨越了两个时代,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