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小品的魅力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w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小品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造型活跃在各种建筑环境之中,起点缀与陪衬的作用,好的建筑小品不仅能对主体建筑起到辅助、过渡、连贯的作用,还能以其自身的功能和魅力对主体建筑产生反馈作用。本文从建筑小品的类型、各自特点以及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等方面探讨了建筑小品在现代建筑体系中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建筑小品角色环境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现代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因而多数建筑正迈向多功能的目标,各种类型的建筑都形成自己的体系。现代建筑体系由各种子系统组成,建筑小品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建筑小品一般是指提供休息、装饰、照明、展示等为方便人们使用的小型建筑设施。建筑小品往往是体量小巧,功能简明,造型别致,富有情趣,选址恰当的精美建筑物,内容丰富,起点缀环境,活跃景色,烘托气氛,加深意境的作用,是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建筑也是一个世界。在当代丰富多姿的建筑世界里,建筑小品应占有什么地位?社会如何承认并接受建筑小品?建筑小品也有自己的魅力吗?是每位设计人员都要思考并讨论的问题。
  翻开中国建筑史册,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一座大的建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或以建筑小品与自然环境联系,或以建筑小品衬托,尤其是在那些大的、比较重要的古建筑序列中,建筑小品的精神功能往往具有主导作用,如天安门前的华表、金水桥,北海九龙壁,颐和园的牌楼等各自都产生迷人的魅力,使人流连忘返,在观赏中获得美的感受。重视建筑小品是我们中国建筑的传统。
  各种现代建筑体系对建筑小品提出了更新、更多、更高的要求。许多建筑大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方案构思时,是将建筑小品并入统一考虑的。所谓“画龙点睛”的设计手法,往往就是运用精彩的建筑小品去点大建筑的“睛”,使一座主体建筑或一个建筑群显得更生动,更富有典型的特色。贝律铭在设计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时,在正门入口前的广场上设计了一种三角型的棱角雕塑(实为地下厅的天窗),尤其是在夜晚,光亮闪耀,犹如镶嵌在广场上的三颗夜明珠,使人兴致勃勃,回味无穷,从而为东馆主体建筑增色添辉。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建筑师在设计中也成功地运用了建筑小品为主体建筑进行补充说明或“画龙点睛”。如国家大剧院室外景观水池的设计,在椭圆形剧场主体的四周,围绕着平静如镜的湖面。白天剧院建筑物倒影清晰可见,宛如湖中明珠;夜晚建筑物壳体结构上安装的506盏“蘑菇灯” 散发出点点光芒,如同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反射在水面上。夜空、星光、静水、球幕、灯岸、倒影,使国家大剧院呈现出其别具一格的美丽夜景。
  建筑小品的种类繁多,它们的功能简明,体量小巧,富于神韵,立意有章,精巧多彩,有高度的传统艺术性,是讲究适得其所的精致小品。实际上,无论是在居住建筑体系中,还是在公共建筑、园林建筑以及工业建筑体系中,建筑小品是必不可少的。建筑小品不仅能对主体建筑起到各种辅助、过渡、连贯的作用,还能以其自身的功能和魅力对主体建筑产生反馈的作用。如在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园林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环境之中,造型活跃、内容丰富多彩的建筑小品顺其自然,插其空间,起到点缀与陪衬的作用,给人以美妙意境,有人工中见自然之感。
  建筑小品也可以分担不同的角色,如大门、围墙、铺地、护柱等起着限定、揭示的作用,而雕塑、水池、花坛等则起着渲染烘托的作用。通道中的街桥、地道入口、路灯、指示牌、铺地、路钟等分俱引导、暗示、分隔和转换空间的作用。在交通转换点(如街心广场),喷泉、雕塑、钟塔等,甚至旗杆、大树、展栏等都可以成为行人识别地标志。地标的级别、数量、地域性越显著,越具创意性,则地域的环境意象越有明晰亲切感,越给观者带来愉快、刺激和选择的可能。
  建筑小品是作为环境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脱离了环境的建筑小品是不完整的。当我们对周围环境进行有序控制时,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是不应该留下空白的,任何一种元素都应与环境相融,其间的各种元素应该是相互照应、相互协调的。建筑小品与环境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它是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环境中的个体设施要服从整体。单纯追求个体的完美是不够的,应当恰如其分地展示其整体美与协调美。建筑小品体量可以大、可以小,地位可以重、可以轻,但绝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相抵触,过于独立,而从环境中脱离出来,格格不入。
  建筑小品与环境的关系随着视点的降低而变化。在一定层次的地域中,建筑小品以整体系统与环境进行对话。随着地域层次改变和领域圈缩小,建筑小品开始以个体表现(或组群表现)来影响环境。一方面,建筑小品与环境维系着整体关系,所谓顺应环境的被动参与;而另一方面,建筑小品也具有纳入新秩序、提升环境品质的推进作用,是强化环境的积极表现。建筑小品这些潜能的发掘除了依靠设计者的创意外,还要依据对环境进行理性的综合研究,而理性的誘导反过来又激发意想的发挥。
  建筑小品在环境空间中,除具有自身的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作用就是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在环境空间中形成无形的空间纽带,引导人们由一个空间进入另一个空间,起着导向和组织空间画面的构图作用;能在不同角度都构成完美的景色,具有诗情画意。建筑小品还起着分隔空间与联系空间的作用,使步移景异的空间增添了变化和明确的标志。因此,设计中常常使用建筑小品把外界的景色组织起来使意境更为生动,画面更富有诗情画意。
  精心设计的建筑小品往往成为人们视觉的焦点和标志,成为环境的闪光点,体现出“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意境。在建筑小品设计时,应注重顺应自然之美,讲究整体轴线纵深贯通,左右均衡展开,使周围环境对建筑小品呈众星拱月之势并形成以人为中心的环境,给人以圆满、安定、祥和的精神感染力,并达到自然景观人文化,人文景观自然化。
  优秀的建筑,不仅要有精美的外观形式,更要有深刻的内涵。要表达出一定的意境和情趣,才能成为耐人寻味的作品。同样,建筑小品除了追求装饰性和艺术性外,在更高的层次上还应具有深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为建筑小品赋予精神和文化的内容。具有文化和精神内涵是建筑小品的最高要求。建筑小品作为艺术品,其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由于其色彩、质感、肌理、尺度、造型的特点,加之成功的布置,本身就是环境中的一景。运用建筑小品进行空间形式美的加工,是提高环境整体艺术价值的一个重要手段。
  建筑小品具有精美、灵巧和多样化的特点,在设计创作时要做到景致随机,不拘一格,在有限空间得其天趣,切记生搬硬套和雷同,并要符合适用、坚固、美观、经济、民族特色等原则。同时切忌“画蛇添足”,给人以不伦不类、矫揉造作之感。所以,建筑小品的设计应遵循主体建筑的主旋律风格,既协调,又有微妙的对比;在造型上要洗炼、凝聚、简洁,以小见大,妙趣横生。总之,不仅要注重其使用功能,更要注重其精神功能——潜在的艺术魅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局面。其中,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工作在一项建筑工程中起着决定和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重要手段,同时,其也是企业进行招标和工程前后期工程造价的考核依据。本文从工程造价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由此而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意见,以期能为所需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
摘要:由于适合在不稳定地层施工和造价较低的优点,钻孔咬合桩工艺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但是,施工过程中对周围地基、地下水位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咬合桩施工的施工工艺和工程特点进行介绍,详细叙述了咬合桩成桩施工对邻近建筑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降低咬合桩施工引起的周围建筑物沉降的一些措施,为完善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软土地层;深基坑工程;咬合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