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传媒业发展的困境和机遇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g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传媒业或陷入马太效应,强者愈强。由于国家政策支持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鼓励包括已上市的比较强势的文化企业进行并购重组,社会资本可以和传媒资本互相借力,加上不少非时政类报刊已完成转企改制的任务,我国传媒业未来的发展将有更好的遵循市场化原则运作的环境。
  2.“三屏合一”“报网屏”互动的趋势。“三屏合一”意味着将电视、电脑、手机三个屏幕融合为一个,实现台网联动、电网直播,是视频类流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新闻类资讯则由“报网互动”向“报网屏互动”发展。“报网屏”的屏主要指以手机媒体为主的移动终端,意味着受众既可以通过传统纸媒,也可以通过网络媒体和移动媒体接收新闻资讯。
  3.营利模式成为衡量传媒业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传统媒体介入新媒体,难点是如何找准赢利模式。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取得成功的案例并不多。新闻集团与苹果公司合办的iPad电子报The Daily,不到两年就因巨额亏损而不得不关门的事实,证实了一些人的预言:“不介入,等死;早介入,早死。”传统媒体创办新媒体会越来越注重新闻理念与技术理念并举,内容为王、技术为王、渠道为王相结合。
  4.从单一经营向多元化发展。2013年1月,梅花网发布的《梅花网中国报刊广告投放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报刊广告市场规模整体跌幅为12.6%,近10年来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这既有新媒体的因素,也有经济形势的影响,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给传统媒体敲响了警钟:单靠广告难以维持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开展多元化经营,正确的做法是“做熟不做生”,首先要打造好自身的品牌,然后利用自身的品牌平台延伸到上下游产业,线上线下联动。具备条件的也会向非相关多元化产业发展。
  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与移动媒体三大板块就像传媒的三原色,它们相互交叉融合、演变出无数的新媒体形态,并最终形成新的媒体行业。
  (崔保国文,摘自2013年8月12日人民网)
其他文献
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的优点进行了分析,并且对其总体思路进行了一定的阐述。最终目的是配合精细化管理,做好电气设备状态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