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教学其实就是课堂教学管理,在教学中管理到位了,课堂教学才能顺利地进行,老师的教学思路才能得到落实,学生才能学到东西。学校体育课的教育教学形势是以教学内容、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的练习、场地器材的使用、所需时间出现的。其特点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纠错与点评、交流与互动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
一、组织教学应突出体育课的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并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达到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才能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1.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一节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成功与否,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师平时的课堂常规教育抓得如何,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执行的怎样,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例如:集合整队、队列与体操队形、学生的着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环境卫生等常规教育。
2.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的过程一般是由开始部分(①由体育委员或老师集合整队;②清点人数;③检查着装;④宣布上课内容;⑤若有见习生应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准备部分(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由体育委员或老师一起做具有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基本部分(①教师讲解、示范;②学生示范;③学生集体或分组练习;④教师与学生互动、纠错、点评;⑤学生再次进入练习)、结束部分(①集合整队;②放松活动;③小结本课;④宣布下次课的内容;⑤布置相关的课外体育作业;⑥整理场地、收器材;⑦师生道别、解散)四个内容组成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严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又要灵活地安排好各部分的时间、密度、运动量,尽量使参与体育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
二、抓住教材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当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次中出现时,其学习的内容、技术的掌握、难度的要求、密度和运动量都是不一致的。若不同的教材(新授教材和复习教材)在同一次课中出现时,要合理地处理好新教材与复习教材在本次课中的关系。在安排学生的密度和运动量时,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因为两个教材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
1.新授教材的组织教学
长期的实践证明:当体育课中有新内容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较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都是积极的,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新授三年级垒球投掷教学时,可以搭配一个上肢挥臂掷纸飞机的小游戏:“谁的飞机飞得远”的诱导内容,来激发性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本次课学习的情趣。
2.新教材与复习教材在同一次课中的组织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田径类、球类、游戏类、体操类、跳绳类、技巧类、武术类、游泳类、棋类、校本开发类等多种教材。然而,不同的教材却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把持好各类教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例如:在三年级的某一次体育课中,蹲踞式跳远(新授教材)和乒乓球(复习教材)同时出现时,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对新教材进行集体讲解、示范、学生示范(体育尖子和差生还要分别进行正、误对比的示范)、教师纠错后再次示范。然后组织学生练习,当每个学生完成1--2次的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再将该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一部分学生练习跳远,另一部分学生复习打乒乓球,由体育小组长和体育尖子负责各自的小组进行新教材和复习教材的练习,教师到各小组进行辅导、示范、纠错和点评。同时,小组长和体育尖子生的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探讨交流、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体育课中又得到了体现。
三、组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既要充分了解你所任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爱好的运动项目、体质状况、个性特点和特长等),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因势利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组织教学要进行辅差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甚至还有年龄偏小的学生,他们在体育课中往往不能顺利地完成动作和练习任务。这时,教师的组织教学就应该分层次进行,对这部分学生应降低学习的难度、减少练习次数等。让他们从体育学习和练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坚持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
2.组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从运动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小学生在参加某项学习或在某种活动时,当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后,其心理活动常常会受到感化;反之,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会使心理活动受到抑制。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组织教学方法,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体育课中调节他们的运动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合作、竞争的意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科学养我人生,快乐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下,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让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阳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既健康了身体,又愉悦了心身。我相信:更多的同学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来。
一、组织教学应突出体育课的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体育课的特点来组织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并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达到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的目的,使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才能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1.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
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一节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成功与否,实际上就是体育教师平时的课堂常规教育抓得如何,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执行的怎样,是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例如:集合整队、队列与体操队形、学生的着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环境卫生等常规教育。
2.各阶段的组织教学
体育教学的过程一般是由开始部分(①由体育委员或老师集合整队;②清点人数;③检查着装;④宣布上课内容;⑤若有见习生应布置见习生活动内容)、准备部分(根据体育教学的内容由体育委员或老师一起做具有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基本部分(①教师讲解、示范;②学生示范;③学生集体或分组练习;④教师与学生互动、纠错、点评;⑤学生再次进入练习)、结束部分(①集合整队;②放松活动;③小结本课;④宣布下次课的内容;⑤布置相关的课外体育作业;⑥整理场地、收器材;⑦师生道别、解散)四个内容组成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严密地组织好课堂教学又要灵活地安排好各部分的时间、密度、运动量,尽量使参与体育学习的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愉快。
二、抓住教材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当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次中出现时,其学习的内容、技术的掌握、难度的要求、密度和运动量都是不一致的。若不同的教材(新授教材和复习教材)在同一次课中出现时,要合理地处理好新教材与复习教材在本次课中的关系。在安排学生的密度和运动量时,既要科学、合理,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因为两个教材的特点是完全不同的。
1.新授教材的组织教学
长期的实践证明:当体育课中有新内容出现时,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较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都是积极的,这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组织教学。例如:在新授三年级垒球投掷教学时,可以搭配一个上肢挥臂掷纸飞机的小游戏:“谁的飞机飞得远”的诱导内容,来激发性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本次课学习的情趣。
2.新教材与复习教材在同一次课中的组织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田径类、球类、游戏类、体操类、跳绳类、技巧类、武术类、游泳类、棋类、校本开发类等多种教材。然而,不同的教材却有着不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把持好各类教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例如:在三年级的某一次体育课中,蹲踞式跳远(新授教材)和乒乓球(复习教材)同时出现时,教师首先应组织学生对新教材进行集体讲解、示范、学生示范(体育尖子和差生还要分别进行正、误对比的示范)、教师纠错后再次示范。然后组织学生练习,当每个学生完成1--2次的练习后,教师进行点评,再将该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一部分学生练习跳远,另一部分学生复习打乒乓球,由体育小组长和体育尖子负责各自的小组进行新教材和复习教材的练习,教师到各小组进行辅导、示范、纠错和点评。同时,小组长和体育尖子生的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探讨交流、师生互动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体育课中又得到了体现。
三、组织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作为一名专职体育教师,既要充分了解你所任班级中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所爱好的运动项目、体质状况、个性特点和特长等),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要根据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因势利导,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组织教学要进行辅差
由于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运动能力都有较大的差异,甚至还有年龄偏小的学生,他们在体育课中往往不能顺利地完成动作和练习任务。这时,教师的组织教学就应该分层次进行,对这部分学生应降低学习的难度、减少练习次数等。让他们从体育学习和练习中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以此来增强自信心和提高坚持参加体育学习的兴趣。
2.组织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从运动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角度来综合分析:小学生在参加某项学习或在某种活动时,当求知欲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得到了成功的体验后,其心理活动常常会受到感化;反之,不满意的情感体验则会使心理活动受到抑制。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组织教学方法,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在体育课中调节他们的运动情绪,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合作、竞争的意识,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个性,促进他们运动能力的提高,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总之,在“科学养我人生,快乐伴我成长”的教育理念下,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每节体育课的教学,让同学们在体育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阳光、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既健康了身体,又愉悦了心身。我相信:更多的同学会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