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传播之博物馆进路——以中、日、韩茶叶博物馆网站为例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lala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对外传播路径随着时代的进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博物馆作为国际化传播进程中的外宣阵地和形象窗口,对茶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具有深远意义.基于中国茶叶博物馆、日本茶之都博物馆、韩国绿茶博物馆的网站对比分析发现,茶叶博物馆网站设计多元化和信息有效性不足、外文版网页翻译的专业性和精准度需提升、文化体验和商业推广的范围有待拓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设计展示内容、提供技术发展、增加媒介融合、打造影像叙事平台等改进策略,以期提升茶叶博物馆的网站建设,推动中国茶文化传播进程.
其他文献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大国选择以内循环为主还是以外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与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产业结构、要素禀赋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这两种循环模式的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从外循环为主转向内循环为主需要外部环境刺激和自身条件的催化.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加快构建双循环格局的基础和条件.缩小收入差距是从需求侧扩大内循环的根本举措.当前,需打破国际循环壁垒,把创新链作为耦合生产链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打通全流程创新链条以实现供给侧结构升级和生产消费内循环畅通.
当前农民宅基地退出并非完全出于“经济理性”,还受到个体微观心理因素的影响.基于禀赋效应的视角,从宅基地的可替代性、心理所有权、农民的不确定性感知三个维度分析相关因素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旨在为制定引导农民退出宅基地政策提供新的视角和决策参考.通过江苏省两县区的农村调查数据,构建二元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发现:主要解释变量中宅基地可替代性低、农民对宅基地较强的心理所有权认知会显著降低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失地、养老方面的不确定性感知会负向影响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因此,政府应健全相关政策弱化农民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