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矿集团工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探索与实践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lowfast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新矿集团女职工委员会围绕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服务女职工素质提升,扎实开展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活动,将巾帼建功、素质提升、权益维护、协管安全等中心工作,融入职工素质提升,在服务企业治亏创效、转型提效、创新发展大局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女职工素质现状
  新矿集团现有在职职工10万余人,其中女职工1.89万余人,是企业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女职工年龄层次看,35岁以下的女职工8016人,36-45岁女职工9355人,45岁以上女职工1549人,35岁以上职工占比57.6%;从职业资格看女职工中初级工152人,中级工452人,高级工764人,技师234人,高级技师及以上4人,中级工及以上占比7.6%;从职称看女职工中有初级职称1713人,中级职称1199人,高级职称260人,拥有职称资格的女工16.7%;从教育程度看研究生及以上65人,大学3009人,大专6008,高中(中技)7515人,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比52%。
  调查显示,一是女职工年龄结构偏大,在集团公司“走出去创业”战略部署下,集团公司组织老区人才进行内部调解,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提升职工劳动效能,但同时造成女职工招收过程放缓,35岁及以上女职工占女工总数的57.6%,大部分女职工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二是受制于女职工自身条件、家庭因素和子女教育,女职工素质提升的积极性不高,对自身主人翁意识不强,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热情未能充分激发。三是女职工文化程度偏低,职业技能严重滞后,职业晋升渠道不畅通,女职工素质提升与集团公司打造国际化新型能源企业的目标严重不匹配,女职工素质提升工作亟待解决。
  二、女职工培训学校的主要做法
  1.完善制度,固本强基,夯实女职工培训学校的基础
  (1)制定学习规划,每年年初制定“女职工培训示范学校”培训方案,由工会女工委和各基层单位女工委牵头举办,强化教育的针对性。
  (2)丰富学习内容,教学内容涉及法律法规、企业管理、职业技能、健身养生保健、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婆媳邻里关系相处、家庭厨艺等各个方面,积极聘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姜颖、中华女子学院王蕾蕾等高等院校专家开设《职业女性群益维护》、《如何做学习型女性》、《婚姻家庭》、《和谐家庭创建》和《品牌女人》等课程,丰富女职工知识面。
  (3)创新办学形式,在充分利用专题讲座、短期培训等培训形式的基础上,创新设立了“女职工周末流动课堂”,开展座谈交流、亲身体验等互动式教学,提升学习效果。四是宣强培训教师,专门从高等院校外聘的专家、教授,从集团公司各部门、各专业的选拔领导,以及专业特长的基层专家,使教学更贴近女职工。
  2.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抓好女职工培训学校的结合性
  (1)突出教育功能的针对性。随着近年来矿区外出创业人员的增多,矿区单身女职工独自支撑家庭重担的情况也不断增加。为稳定职工家庭,使外出创业人员能够安心工作,我们利用女职工培训学校,播放介绍驻外单位情况以及他们生活状况的专题片,使女职工增强了对丈夫的了解和支持。同时,我们还结合女职工的特殊要求,举办了创建和谐家庭、子女教育、婚姻与心理学、更年期知识等“让生活更和谐”系列讲座,开展家庭才艺展示、趣味运动会、社区家庭安全知识抢答等各类比赛。通过对女职工的教育普及到每个家庭,形成了“学习型家庭创建和学习进社区”的良好氛围,出现了一人学习带动家庭学习,全家学习带动社区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涌现出一大批“安全幸福”、“学习型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
  (2)突出教育活动的结合性。一是与促进安全生产有机结合。坚持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能,教育和引导广大女工积极利用“培训学校”学到的知识,结合矿井阶段性工作的重点和需要,开展各类安全宣传教育和文化体育活动,经常性的到工区、井口进行安全文艺演出和安全宣传活动,不间断地开展“送健康、送帮扶、送温暖”活动。二是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有机统一。积极组织各类球赛、手工制作、时装表演、健美操、才艺展等活动,丰富了矿区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凝聚力。同时,利用周末开办“图书阅读”、“健身操”、“排舞”、“书法绘画”等项目的训练学习班,将喜爱这方面的人才集中起来,先后成立了矿区女职工“书法绘画协会”、“舞蹈协会”等,培养兴趣爱好,提升了广大女工的生活品位。
  (3)与实践教育活动有机结合。2009年8月份,公司工会女工委着手实践教育,延伸“周末学校”功能,推出“流动课堂”,面向基层女职工,针对不同专业、工种的实际需要,开办实践教学,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聘请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授课,学员现场实践操作。
  三、女职工培训学校的效果
  1.实现了学历技能双提升
  女职工培训学校的创办为女职工提升学历档次、专业技术职称等级、岗位技能等级,提供了便利平台,通过女职工技能大赛、专业自学考试等活动,提高了女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和技术创新能力。
  2.助力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
  女职工培训学校围绕提升女职工的创新能力,以企业需要和职工欢迎为基础,开展合理化建议、技术攻关、技术革新、节能降耗、治亏创效、“八小”创新等活动,激励女职工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3.提升了工会女工组织服务能力
  在女职工培训学校的组织过程中,基层女工主任成为该课堂的组织承办者,在选择课题、准备讲课内容的过程中,使女工主任学习掌握了一些新知识,激发了学习的热情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后备人才。
其他文献
当今中专学生整体素质不高,学校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管理难度大。但笔者认为中专学生固然身上缺点多,包括家长学生都信心不足,也不能否认中专学生有许多可贵之处,只要我们解放思想,调
运用HAZOP技术系统识别了聚丙烯装置存在的工艺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措施;并对HAZOP技术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典型问题,包括后果如何确定、原因能否用偏差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