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状切开刀在治疗性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用针状切开刀为主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PST)在治疗性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插管困难病例中的应用,并对其在治疗性ERCP中的作用和安全性作回顾性评价.方法 954例常规ERCP病例中,70例患者在实施ERCP治疗操作中,当常规方法 不能使胆系显影或胆道深部插管困难时,即用标准切开刀(经胰管)和针状切开刀行乳头预切开,观察预切开的效果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常规ERCP诊治成功884例92.6%,失败70例中用各种针状预切开术,成功率达88.5%,使用各种针状预切开术后使ERCP成功率提升6.6个百分点,使成功率由92.6%提升达到99.2%.两者差别显著(P<0.001).常规ERCP的并发症为8.69%,无内镜相关死亡.新式预切开术组并发症为10%,且与常规ERCP组相比并发症无差异.(P>0.05).结论 本文介绍的针状切为主的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及粘膜桥切断技术和开口上移技术在治疗性ERCP遇到深插管困难情况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操作技术,可明显提高成功率,且并发症少。

其他文献
摘 要: 基础化学实验是化学专业学生的第一门必修课。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现在许多普通高校所共同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中的探索,本文作者介绍了一些基础化学实验的教学体会。  关键词: 基础化学实验 兴趣 实验技能 创新能力 科学态度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在逐渐下降,部分学生认为化
目的 探讨主动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比较.方法 对60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成主动康复训练组(A组)和传统康复训练组(B组),两组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分别于入组时、治疗4周末,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进行评定,并作临床疗效评定与
[摘要]根据苏州市工业园区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对网络功能的需求,通过现状分析结合目前主流技术,确定采用VPN技术组建虚拟专用网的建设方案,分别从VPN组网模式、隧道技术、QOS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在该方案中进行具体应用。  [关键词]VPN隧道技术QOS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210096-02    一、引言    虚拟专用网[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