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元旦,我们学校的节目入围洛阳市小记者羊年春晚。而这一年因这一天的起始,也为一年的工作定调:用一颗种子的力量,传唱生命的舞曲。
我们学校入围的这个节目是蒋瑞老师和社团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缅桂花开朵朵香》,经过四次海选“杀”入羊年春晚。去现场看演出,
只见15个孩子立于偌大的舞台上,丝毫不觉单薄。孩子们亮丽的妆容,翩翩的舞姿,飞舞的裙裾,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些平日质朴青涩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光鲜亮丽。飞舞、戏玩,台上的小姑娘犹如一朵朵桂花,在音乐声中华丽绽放。
舞之绚,歌之美,是教育生活中浪漫的点缀。而真实的生活永远是琐碎和努力的。
“一粒种子,在经历孕育之后,都将破壳发芽,成长为独有的自己,遵循着独有的足迹完成一轮独有的卓越,让这粒种子沐浴阳光却是一种深深的责任,阳光教育、名师工作室……这些孵化器在给予个体成长的时刻,更给予了这块土地上播下的种子更多的滋润,我们深深地相信:只要勤于浇灌,所有的种子都会开花结果!”这是工作室伙伴写给我的一段话。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汇聚了全区13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最初我是以抵触的情绪“被迫”组建的,因为在区领导的行政历上,没有“不行”和“不允许”。我不是怕付出,而是担心个人无力再去认领这份承担。
令人振奋的是,工作室组建之初顺利圆满地完成区内的会务接待;这一年,又承担了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全年的“萤火虫故事会”和“萤火虫手工坊”。这一年1月10日,我第一次出现在公益讲坛上,第一次上绘本阅读课,也是高新区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第一次合作的第一个讲课人。现场的孩子们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上四年级,一个小时的时间,没想到孩子们都能坚持静心聆听,期间有个小女孩子喜欢否定我的话,在我看来孩子很有思想,值得好好爱护。会后,家长意犹未尽纷纷向我咨询有关读书的问题。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加了我的QQ,通过QQ我们经常共聊有关孩子读书的话题。一年的时间,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少儿馆公益讲座30次,到区内学校送课27次,到乡村学校送课80节。少儿馆有四百多个家庭参与了阅读和手工坊活动,有100多个孩子在伙伴们的引领下开始踏上了阅读之旅,近2000人次的乡村孩子和阳光人有了亲密的接触。
这一年7月的金堂,1500多名新教育人因梦而汇聚,大家深知:最高的幸福是给予,是经受成长中所有的痛,是带着真挚的爱,庄严地向生命展开,投入全新的世界。
在这次年会上,朱永新教授做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报告,“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人。这样的生命体,也才是新教育认为的完整的人……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朱永新教授说,每一位教师都是新生命教育教师,应该富有生命意识,充满生命活力,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润生命;教师、学生、学生父母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但又是人类整个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关切每个鲜活的生命,并由此关注着民族的未来与人类的前景。我们相信,新教育人将拥有健美的身体,积极的生活,幸福的人生;我们相信,新教育人的生命将拓展得更长、更宽、更高;我们相信,在追寻新教育梦想的路上,我们将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过报告,我们再次重新看待自己、认识生命、发现学生、定义老师;通过和志在书里、东方神鹿、小柯、风乎舞沂的深夜长谈,我明白种子的意义和担当。会议结束后,我写道:“生命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话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至真至纯。家庭、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同伴……每一个和生命相关联的元素、人,为了生命的成长,相互依托,相互成就,呵护珍惜每一个生命,建立一个爱与温暖共存的生命成长秩序,构建生命共同体,彼此成就,恒久弥长,当是今后应该继续进行的探索、思考和追求。”
金堂之行,让我在读书和学习时多了更深入地思考和行动。读书不仅仅是慰藉,而是寻找,是成长,是播撒。
一年来,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得到了来自周边区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同行的关注,共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来宾300人,也收获了很多喜悦和成就感。记得2015
年12月3日、4日,洛宁东城小学一行28人到校进行了2天跟培交流。蒋晓媛老师写道:“孙旗屯小学广泛的师生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精细化的学校管理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特色办学、各取所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邙山镇中心小学的董腊霞老师写道:“师生携手共建和谐家园,学校有家的感觉,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在这里,教师是幸福的,学生更是幸福的。我们来这里学习,心是暖暖的:小主持人的彬彬有礼,长廊的文化气息,学生的灿烂的笑容,忘不了。新教育,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高新区孙旗屯小学)
我们学校入围的这个节目是蒋瑞老师和社团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缅桂花开朵朵香》,经过四次海选“杀”入羊年春晚。去现场看演出,
只见15个孩子立于偌大的舞台上,丝毫不觉单薄。孩子们亮丽的妆容,翩翩的舞姿,飞舞的裙裾,博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这些平日质朴青涩的孩子们在舞台上光鲜亮丽。飞舞、戏玩,台上的小姑娘犹如一朵朵桂花,在音乐声中华丽绽放。
舞之绚,歌之美,是教育生活中浪漫的点缀。而真实的生活永远是琐碎和努力的。
“一粒种子,在经历孕育之后,都将破壳发芽,成长为独有的自己,遵循着独有的足迹完成一轮独有的卓越,让这粒种子沐浴阳光却是一种深深的责任,阳光教育、名师工作室……这些孵化器在给予个体成长的时刻,更给予了这块土地上播下的种子更多的滋润,我们深深地相信:只要勤于浇灌,所有的种子都会开花结果!”这是工作室伙伴写给我的一段话。以我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汇聚了全区13位优秀的语文教师,最初我是以抵触的情绪“被迫”组建的,因为在区领导的行政历上,没有“不行”和“不允许”。我不是怕付出,而是担心个人无力再去认领这份承担。
令人振奋的是,工作室组建之初顺利圆满地完成区内的会务接待;这一年,又承担了洛阳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全年的“萤火虫故事会”和“萤火虫手工坊”。这一年1月10日,我第一次出现在公益讲坛上,第一次上绘本阅读课,也是高新区和少年儿童图书馆第一次合作的第一个讲课人。现场的孩子们最小的不到两岁,最大的上四年级,一个小时的时间,没想到孩子们都能坚持静心聆听,期间有个小女孩子喜欢否定我的话,在我看来孩子很有思想,值得好好爱护。会后,家长意犹未尽纷纷向我咨询有关读书的问题。直到现在,很多家长加了我的QQ,通过QQ我们经常共聊有关孩子读书的话题。一年的时间,工作室的老师们在少儿馆公益讲座30次,到区内学校送课27次,到乡村学校送课80节。少儿馆有四百多个家庭参与了阅读和手工坊活动,有100多个孩子在伙伴们的引领下开始踏上了阅读之旅,近2000人次的乡村孩子和阳光人有了亲密的接触。
这一年7月的金堂,1500多名新教育人因梦而汇聚,大家深知:最高的幸福是给予,是经受成长中所有的痛,是带着真挚的爱,庄严地向生命展开,投入全新的世界。
在这次年会上,朱永新教授做了《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的报告,“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才能够形成一个立体的人。这样的生命体,也才是新教育认为的完整的人……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朱永新教授说,每一位教师都是新生命教育教师,应该富有生命意识,充满生命活力,以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润生命;教师、学生、学生父母是共同成长的伙伴、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休戚与共的生命共同体;每个人都是独特的生命,但又是人类整个命运共同体的一员,我们关切每个鲜活的生命,并由此关注着民族的未来与人类的前景。我们相信,新教育人将拥有健美的身体,积极的生活,幸福的人生;我们相信,新教育人的生命将拓展得更长、更宽、更高;我们相信,在追寻新教育梦想的路上,我们将成为最好的自己!
通过报告,我们再次重新看待自己、认识生命、发现学生、定义老师;通过和志在书里、东方神鹿、小柯、风乎舞沂的深夜长谈,我明白种子的意义和担当。会议结束后,我写道:“生命教育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崭新而又古老的话题。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面对存在的问题,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孩子的生命质量,让孩子们在小学阶段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至真至纯。家庭、学校、社会、家长、教师、同伴……每一个和生命相关联的元素、人,为了生命的成长,相互依托,相互成就,呵护珍惜每一个生命,建立一个爱与温暖共存的生命成长秩序,构建生命共同体,彼此成就,恒久弥长,当是今后应该继续进行的探索、思考和追求。”
金堂之行,让我在读书和学习时多了更深入地思考和行动。读书不仅仅是慰藉,而是寻找,是成长,是播撒。
一年来,我们学校的新教育实验得到了来自周边区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同行的关注,共接待前来参观考察的来宾300人,也收获了很多喜悦和成就感。记得2015
年12月3日、4日,洛宁东城小学一行28人到校进行了2天跟培交流。蒋晓媛老师写道:“孙旗屯小学广泛的师生阅读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精细化的学校管理体现着教育者为学生才能的展现和拓展所做的努力与良苦用心;特色办学、各取所长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邙山镇中心小学的董腊霞老师写道:“师生携手共建和谐家园,学校有家的感觉,感受到学校的用心。在这里,教师是幸福的,学生更是幸福的。我们来这里学习,心是暖暖的:小主持人的彬彬有礼,长廊的文化气息,学生的灿烂的笑容,忘不了。新教育,风景这边独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高新区孙旗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