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双语教学几点体会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sonl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模式(2+2,3+1)中双语教学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尽快让学生适应纯英文的学术环境,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用英文获得专业课学分。因而双语教学的作用就是在国内教育和国外教育间架起桥梁,让学生顺利通行。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和作用,双语教学应该在师资力量和学生可能接受的前提下,尽可能加大英语所占比重。本文是作者在双语教学中的实际体会,列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各因素并给出一些经验性的建议。
  【关键词】双语教学;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自上世纪末,在我国教育市场上,产生了中外合作办学这种产品,而该产品包含的主要服务项目之一就是双语教学。本文是对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2+2,3+1),学生在国内学习的两三年,国内高校进行双语教学实践过程的探索和思考。
  
  一、中外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目的和作用
  
  打开一些合作办学高校的招生网页不难找到这样的内容:国内两或三年的专业课程使用英文原版教材授课,采用渐进式教学模式:第一年雅思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第二年双语教学,第三年纯英文授课,逐步使学生适应国外课程模式。目前大多数合作办学中国内高校采取这种所谓渐进式教学模式,这是必然,因为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有限。
  可见,中外合作办学中双语教学的目的性非常强,就是尽快让学生适应未来出国后的纯英文环境,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用英文获得专业课学分。双语教学大都安排在第二学年。经过一年的英语语言强化学习,拟出国学生的英语水平多数可达到雅思综合成绩4.0到5.5分(好的院校在招生时强调英语成绩,可能会好些)。这样学生就有可能阅读英文教材和听外教上课了,但难度很大。英文程度相对好(雅思综合成绩5.5分)、课前又阅读了教材充分预习的学生,可以听懂50%左右的内容。因此,双语教学就成为从母语教学转向纯外语授课(本文指英文)的过渡课程,起桥梁作用。
  这种桥梁作用的含义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其一,指语言的过渡,学生通过大一的英语强化学习,雅思成绩达到4.0到5.5分这样的英语水平,此时,通过沉浸式的第二语言教育方式,让学生尽快掌握英语,是对大一学年英语学习的延续和提升;同时,学生此时还不完全具备纯粹使用第二语言获得专业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母语的辅助手段,方可又快又好的完成从母语学习到用外语学习的过程。
  其二,指文化的过渡,拟出国留学学生,此时往往没有接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当然也包括对其教育文化的未知,对前往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大学氛围、上课方式、考试评估等全然陌生,骤然前往,初期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困扰。双语教学可以体现此方面的过渡。此外专业课方面也有其专业文化背景的不同,比如我们即将谈到的经济学原理这门课,关于个人所得税和工会的力量等文化背景,涉及到时,就要简要介绍中西文化的不同。其三,指的是专业课程的过渡,从大一的英语课、公共基础课教学过渡到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领域,引导学生淡化英语学习意识,强调英语应用能力和专业词汇与知识的获得。
  
  二、双语教学形式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分配
  
  Wikipedia是这样解释双语教学的:
  “Bilingual education involves teaching academic content in two languages, in a native and secondary language with varying amounts of each language u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gram model.”
  双语教学是对专业课用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授课,这两种语言使用量的比例依课程设置模式而有所不同。可见,对双语教学中两种语言的分配没有严格的规定,即使有,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易进行量的精确把握和评估。双语教学中汉语和英语的应用比重在很大程度上由双语教学形式、学生英语水平、教师英语应用技能和专业知识决定的。黄淮学院国际商学院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实践中采用过三种双语教学形式,都是英文教材(经济学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英文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三种双语教学形式中汉英两种语言成分应用比重不同。
  第一种形式是英文教材,中国教师进行双语授课。这种形式,老师的自由度比较大,英语的使用量依据教师个人的英语操作能力、偏好,学生的英语水平,以及师生的互动三方面因素而定。实践证明,此种形式双语教学,英文的应用比重在30%到70%之间。
  第二种形式以英语为母语的专业教师(往往是外教)授课,中国教师上辅导课。学生听完外教课,然后听中国老师的辅导课,辅导老师也随堂听外教课。辅导课上,中国老师针对外教课中的难点答疑解惑,讲解练习题目。整个双语教学过程中英语应用比重可达60%-90%,此种形式在实践中较为普遍。
  第三种形式是外教中教同堂,外教授课为主,中国老师随堂辅导。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有专业疑问,或者英语听力原因或文化差异造成的疑惑,都可以在课堂或课间发问,辅导老师起到解释翻译的作用。也可能有时学生没有提问,辅导老师认为有可能产生语言文化或专业理论的疑惑和误解,主动进行快速解释。辅导老师的解释往往是快速的三言两语,却可以在关键时候不失时机地指点迷津,收效颇大。可以提高外教和中国学生双方的上课和听课满意度。此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对辅导老师的要求较高。英语所占比重达90%以上。
  
  三、影响双语教学质量的各因素及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欲达到双语教学在语言文化和专业方面的中西过渡之目的和桥梁作用,教学形式起很大作用,当然教材、教师的选用、教学方法和学生英语水平都会影响最终教学效果。
  1.教材的选用。一定要选用英文教材,在实践中,大多学校也是如此做的。选用英文教材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保证中国教师在备课时使用英文,学生在预习时阅读英文,为其上课时用英文讲解和理解做铺垫,也对听懂外教课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实践中,凡是预先对课本内容预习的,课堂上就可以跟得上外教,并能提出问题。
  2.教学形式。本文第二部分内容介绍了黄淮学院国际商学院实践中的三种双语教学形式。第一种完全由中国教师上课,英文使用比重在30%到70%之间;第二种外教上课,中国教师辅导,英语比重可达60%-90%;第三种中外教同堂上课,英语所占比重达90%以上。可以根据学校师资水平和学生情况,尽可能采用第三种形式。
  3.师资水平。双语教学的目的决定了对双语教师的要求,双语教师自身对英文的驾驭水平决定了课堂中英文的应用量。双语教师应该首先具备使用英语学习和讲解的能力;了解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学生可能产生困惑的地方;了解中西方高校教育的异同。此外,教师在备课时,还要.吃透教材(阅读英文教材、朗读英文教材)、多了解该学术领域的新闻和动态,尤其是商学院的学生,最新经济学动态和数据最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学生满意度和最终教学效果作用重大,据俞福君调查显示,决定双语课程质量和效果主要因素中学生打分占第一位的就是教学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中看来下述方法颇为有效。(1)引导学生阅读英文教材,重要和精彩的部分在课堂摘读,让学生领略教材写作的风格,克服阅读英文教材的畏难心理;解释文化差异,比如经济学原理中工会的力量。(2)强调英文概念及其英文解释,对于经济学原理这门课,是引进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象GDP的计算公式Y=C+I+G+NX,英语和汉语是没有区别的,稍懂英文的人就知道,英文更有记忆优势,有些概念用英文理解起来甚至更为直白。(3)采用案例分析,进行教学互动,以激发辩论和兴趣(因材施教有的同学成绩是最大驱动力,有的对学习英语有动力,有的对新思想有浓厚兴趣,可以酌情尽量将学生引导到对专业理论和思想的探讨上来)。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论中国的双语教育[J].中国外语,2004(2).
  [2]胡美珠,杨智华.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江淮论坛,2007(6).
  [3]徐淑芳.关于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6).
  [4]俞福君.从学生满意度看高校双语教学[J].理工高校研究,2008(1).
  [5]胡怀敏,范傥.高校经济学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几点建议[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5(6).
  
  作者简介:张修翔(1971—),女,山东枣庄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学双语教研工作。
其他文献
There is more to Xu Dongdong’s compositions than first meets the eye Xu Dongdong’s daily routine is littl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his cohorts.He said that he
期刊
当今社会,悬赏广告已日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但由于我国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对其进行规范,以致司法实践中执法不一,问题丛生,给立法和法律理论研究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
商标权与在先权的冲突现象危害严重,应予重视,但在先权的概念与特征尚未明晰,保护在先权的效果差强人意。本文试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解决商标权与在先权冲突的原则与对策。
The recent broadcasting of the four-episode documentary Brightness and Haze—Retrospect on World War II by Germany and Japan on China’s national broadcaster CC
期刊
Seventy years after the end of World War II (WWII), many people outside China remain uninformed about the country’s role in the conflict and the sacrifices its people made in resisting Japanese invade
期刊
患者,女,40岁。因呼吸困难伴声嘶4个月,加重3d就诊。4个月前感冒后出现憋气、声嘶,逐渐发展为呼吸困难,无咳嗽及咯血痰史。在外院以“支气管哮喘”给予“氨茶碱、青霉素”等
所有人都一样,在没有遭遇爱情时把爱情想象成美好的蓝图,一旦触及,却是铁马冰河,这一点,潘恩就有深刻体会。1潘恩记得第一次看到苏小苏是在古老苏州春天的某个瞬间。他确定自
期刊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文中就如何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创新能
摘要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有利于我国引进外国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优化我国的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可能因企业规模扩大形成垄断、挤兑民族品牌。本文指出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正反两方面效应是由事物的两面性决定的,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它的正面效应,遏制其负面效应。  关键词外资并购 国有企业 民族品牌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5-1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