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经皮CO2分压(TcPCO2)监测在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前瞻性入组2013年1—8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睡眠中心就诊并进行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患者29例,其中男23例,女6例;平均年龄(49.5±12.9)岁;体质指数(BMI)(28.2±3.6)kg/m2。行夜间PSG监测的患者同时行整夜TcPCO2监测,TcPCO2信号整合到PSG系统,并与动脉血CO2分压(PaCO2)结果进行对比及Pearson相关分析;对比不同睡眠时相包括非快动眼(NREM)睡眠的N1、N2、N3+4期、快动眼(REM)睡眠期及无创呼吸机治疗前后TcPCO2的变化。
结果TcPCO2监测结果为(44.2±4.0)mmHg(1 mmHg=0.133 kPa)与对应的PaCO2(43.2±4.7)mmHg行Pearson直线回归分析发现TcPCO2与PaCO2之间显著相关(r=0.896,P=0.000)。清醒期TcPCO2为(45.8±5.4)mmHg,与各睡眠时相包括N1、N2、N3和REM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658、0.871、0.898、0.775,P=0.009、0.000、0.003、0.000),且低于各睡眠时相的数值。REM期TcPCO2有升高趋势,但与N1、N2、N3各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患者NREM和REM睡眠期的TcPCO2显著下降至与清醒时相同水平。
结论TcPCO2监测可以较准确评估PaCO2,且信号稳定,对分析各睡眠分期中CO2的动态变化及指导无创呼吸机的压力滴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