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物理学史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方法、树立学生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物理学史;思想方法;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学发展史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历史,人类总是对自然世界充满疑问,驱使人们不断的探索。物理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带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日新月异。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理学知识的本身,更是一部有血有肉、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充满曲折与艰辛、有兴衰荣辱、有喜有悲的一部历史。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和学生一道寻着先人的足迹,遨游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汲取营养、以史为镜以便获得一些启示。
著名哲学家马赫认为:物理学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科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1]。1989年出版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总报告指出,“大部分科学概念是缓慢形成的,凝聚着许多研究人员的心血。没有历史实例,不论记忆多少一般概念,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口号”。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贯穿以物理学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对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说,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没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为了考试的分数,我们许多的教学活动往往重视结果与结论。而忽视结果与结论的生成过程。以至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结构脆弱,而通过物理学史认识规律的串联,可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链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二、加强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态度是指人对自然、对科学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等。科学态度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的目的。而通过物理学史中大量的科学家们的生动事例来启发、感染学生将是一个良策。
三、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想方法
结合教学实际,运用物理学史给学生展示科学家在物理实验中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物理学研究和实验中建立了许多理想过程,运用了观察和实验、类比和联想、猜测和试探、分析和综合、科学假设等方法。
四、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示范作用也不可替代。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物理学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的演化、变革与发展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争论,尽管在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是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能适度地涉及这些内容,无疑会让学生随着历史的争论而深入当初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中去。
五、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树立学生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
物理学史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世界的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勇于挑战权威,不怕困难,甚至为了科学牺牲自己的生命。
六、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首先物理学史是一部人文史,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和谐的、优美的,能用数学方式表达的,成为物理学家内在的信仰。从哲学理论发展背景来看,物理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现代西方哲学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所信奉的机械还原论思想中,都可以找牛顿力学的影子,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建设后现代主义哲学提供了精神养料。此外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史、人类从对自然的膜拜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物理学与技术的联姻导致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再到重新反思,无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物理学史对于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物理学的发展中无处不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无论是物理规律本身还是人类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都充满了辩证哲理,纵观物理学史可以发现,物理学从它的萌芽、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有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等观点的例证。在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物理学史的基础上,阐明概念、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对立统一和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理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因此,运用物理学史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科书的编写要重视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应对科学过程所凝练和升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较为精到的展示,使学习者汲取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滋养,也要以鲜活的资料弘扬其科学精神和献身于科学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受到生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但从国内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教育的一项调查可以知道[3]: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尚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有教师认为高考中关于考察物理学史内容的考题几乎没有,他们在教学中就会削弱了对于物理学史教育的重视;有的认为在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有时占用了大量时间,有可能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由于课业负担繁重,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本以外的物理学史资料;教师普通认为加入物理学史素材毫无疑问是有利的,可是怎样加入,在实践中还缺乏将物理学史内容融入物理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中还存在有轻视物理学史作用的倾向,认为物理学史只不过是传授物理知识的载体,或者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附加而已,实际上这种只关注物理知识的教学倾向,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我们只有重视物理学史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不把教学工作功利化、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才是一个真正的物理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郭奕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陶丹.科学物理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物理学史;思想方法;世界观
中图分类号:G633.7
物理学发展史是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历史,人类总是对自然世界充满疑问,驱使人们不断的探索。物理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带动人类文明的进步日新月异。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物理学知识的本身,更是一部有血有肉、有高度的文化内涵、充满曲折与艰辛、有兴衰荣辱、有喜有悲的一部历史。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我们应该和学生一道寻着先人的足迹,遨游在物理学发展的历程中,汲取营养、以史为镜以便获得一些启示。
著名哲学家马赫认为:物理学史的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富有成效的科学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1]。1989年出版的《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的总报告指出,“大部分科学概念是缓慢形成的,凝聚着许多研究人员的心血。没有历史实例,不论记忆多少一般概念,最多也不过是一些口号”。因而在教学活动中贯穿以物理学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及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加强对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论为哀为乐,为怨为怒,为恋为骇,为忧为惭,常若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意思是说,只知道事物的表面现象,不知事物的本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没弄清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而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应试教育,学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考试。为了考试的分数,我们许多的教学活动往往重视结果与结论。而忽视结果与结论的生成过程。以至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识结构脆弱,而通过物理学史认识规律的串联,可形成一个完整的认知链条,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认知体系。
二、加强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态度是指人对自然、对科学的基本看法。包括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等。科学态度对人的认识与实践活动有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是科学素质的核心要素。如果只是通过单纯的说教很难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的目的。而通过物理学史中大量的科学家们的生动事例来启发、感染学生将是一个良策。
三、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科学的思想方法
结合教学实际,运用物理学史给学生展示科学家在物理实验中的思想方法和技巧,可以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科学思想和方法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实验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物理学研究和实验中建立了许多理想过程,运用了观察和实验、类比和联想、猜测和试探、分析和综合、科学假设等方法。
四、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物理学史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示范作用也不可替代。物理学的每一步发展,都离不开科学探究,物理学的科学观和研究方法的演化、变革与发展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争论,尽管在物理教材的知识体系中并未留下太多痕迹,但是如果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能适度地涉及这些内容,无疑会让学生随着历史的争论而深入当初科学探究的每一环节中去。
五、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树立学生勇于探索的献身精神
物理学史充分体现了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世界的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可以用来教育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勇于挑战权威,不怕困难,甚至为了科学牺牲自己的生命。
六、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人文精神,物理学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首先物理学史是一部人文史,自然界是有规律的,自然规律是和谐的、优美的,能用数学方式表达的,成为物理学家内在的信仰。从哲学理论发展背景来看,物理学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从现代西方哲学经验主义、实证主义所信奉的机械还原论思想中,都可以找牛顿力学的影子,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建设后现代主义哲学提供了精神养料。此外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本身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史、人类从对自然的膜拜到对自然规律的认识。物理学与技术的联姻导致对自然的征服、掠夺,再到重新反思,无疑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七、引入物理学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物理学史对于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因为物理学的发展中无处不包含着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无论是物理规律本身还是人类认识物理规律的过程都充满了辩证哲理,纵观物理学史可以发现,物理学从它的萌芽、产生和发展,都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有许多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等观点的例证。在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物理学史的基础上,阐明概念、规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本身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对物质第一性、物质的运动性、对立统一和量变与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原理有更加深切的体会。因此,运用物理学史辅助物理教学可以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提出教科书的编写要重视科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应对科学过程所凝练和升华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有较为精到的展示,使学习者汲取前辈科学家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的滋养,也要以鲜活的资料弘扬其科学精神和献身于科学的意志品质,使学习者受到生动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和感染,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养成。但从国内的关于高中物理课堂中物理学史教育的一项调查可以知道[3]:在物理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尚存在一些困难和制约因素,有教师认为高考中关于考察物理学史内容的考题几乎没有,他们在教学中就会削弱了对于物理学史教育的重视;有的认为在教学中进行物理学史教育有时占用了大量时间,有可能完成不了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由于课业负担繁重,他们没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课本以外的物理学史资料;教师普通认为加入物理学史素材毫无疑问是有利的,可是怎样加入,在实践中还缺乏将物理学史内容融入物理课程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中还存在有轻视物理学史作用的倾向,认为物理学史只不过是传授物理知识的载体,或者是物理教学内容的附加而已,实际上这种只关注物理知识的教学倾向,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我们只有重视物理学史本身具有的教育价值,不把教学工作功利化、不能只注重短期效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才是一个真正的物理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郭奕玲.物理学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陶丹.科学物理方法[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