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句法的灵活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将其归结为不受形式限制的意合性,或者容许变通的柔性,都不失为形象的描述。但要解释这一特性的本质,顾及灵活性所受到的各种限制,则需要更为严谨的理论和方法。本文借助现代形式句法的基本观点和论证理念,从句法与语义、话语以及语用的相互关系未探讨灵活性的根源。汉语句活规则本身十分严密,但句子结构提供了较多的空位,让某些成分在一定条件下移入。句法又提供了较多的所指或指向关系,由上下文或语用因素来决定句子的实际意义。这就形成了汉语句法的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