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销技巧课程作为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营销专业课程整体教学水平,虽然近些年对推销技巧课程作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但从目前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现状来看,依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性、可行性的改革策略,进而提高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效率,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推销技巧作为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关系著营销专业课程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通过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深刻了解推销基本原理,还能熟练掌握推销关键技巧,并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入职奠定基础。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推销人才。另外,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也明确提出了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基础知识坚实、专业技能熟练、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但从目前高职推销技巧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目前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教学改革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高职推销技巧教学现状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推销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各高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对推销技巧课程教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并在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以下普遍性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推销技巧教材较以往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推销技巧注重时效性,讲求贴近生活。而所使用的教材,大部教学内容较为成就,很多案例都是多年前的,且少数案例是属于编造出来的,偏离了市场营销实际,难以实现“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差,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自主性和自控性。加上推销技巧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若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将很难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推销技巧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评价传统
目前高职营销技巧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组成部分,这种评价体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无法实现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估和培养。而且这种应试型的营销技巧课程测试模式,不仅不会评估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还会对教与学的联动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得不到本质性的提高。
二、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上述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推销技巧课程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特征,以及高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拟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将理论知识融于操作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推销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为学生的就业、择业以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对于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结合企业职场实际、考虑实际岗位要求、根据学生发展方向,更新、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目标,既突出理论性,又强调操作性,以传统教学单元为主脉络,以任务驱动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系统性、递进性、层次性的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而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典型任务和实践点,在夯实学生推销技巧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并构建符合学生特征的推销技巧知识及技能体系,以此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推销能力及职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结合笔者的日常教学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教学方法。
(三)多形式案例教学
虽然诸多高职院校正在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替代案例教学法,但案例教学法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优势是不容质疑的,关键在于对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创新,笔者尝试通过多形式案例教学来打破传统“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教学形式。
1.教学案例与任务驱动的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选择具有争议性时事案例,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引出案例主题对应的教学模块下的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及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点。改变以往以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教学单一模式,也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唱独角戏”的现象。
2.教学案例呈现形式的形象化。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象化形式呈现推销案例,例如,在学习接近和说服顾客技巧时,引入赵本山小品《卖拐》视频,由学生思考、总结接近顾客及说服顾客的技巧。
(四)情景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积极构建推销技巧实训室,模拟实际商务活动中的典型场景,创建商务化的推销技巧学习情境,将职业情境与学习情境对接,通过楼盘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汽车销售等场景的布设,以任务为驱动,由学生模拟完成推销人员相关推销任务,并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记录下来,进行录播、观摩、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知识和技巧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五)翻转课堂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可选取推销中的个别模块,例如接近准顾客的方法,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由学生借助教学软件及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评价各自的学习成果,然后由教师加以评价和指导,由此强化学生对相關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六)体验教学
考虑推销技巧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推销技巧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步入社会,接触实质性的商务活动。例如在学习推销技巧“顾客异议的处理”时,鼓励学生到终端实地观察销售人员处理顾客异议的过程,然后分享自己心得,总结顾客异议的类型,分析顾客异议的原因,思考处理顾客异议的方法,进而掌握顾客异议处理相关理论知识与技巧。同时,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学生到一线进行轮岗实习,进行推销技巧的观察和体验,熟悉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及要求,其间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七)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传统的营销技巧课程考核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考核,易于实施,但无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在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能力考核为核心,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习过程和终结性成绩结合,建立了教学评价新模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 中期模拟+ 期末模拟。
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内容,为保证客观公正,可建立课程学习档案,将学生各项评分均记录在案。中期模拟即每个学生须制定推销方案并模拟完成推销过程,然后进行评价,评分记入课程档案。期末考核是主要是推销模拟考核,将学生分成偶数组,由教师设计推销任务背景、细化任务指标及评分标准,各组结合推销任务撰写推销方案书。指导教师依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对模拟推销过程进行评分,两项分数相加即为期末考核评分。
三、结语
高职营销专业推销技巧课程的特征及教学目标决定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考虑教学各个环节,综合性的改革和优化推销技巧课程教学体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推销技巧作为高职营销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关系著营销专业课程整体教学水平,以及营销专业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通过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深刻了解推销基本原理,还能熟练掌握推销关键技巧,并结合市场经济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入职奠定基础。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迫切需要一批综合素养高、专业技能强的高素质推销人才。另外,教育部对于高职教育也明确提出了必须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出基础知识坚实、专业技能熟练、综合应用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但从目前高职推销技巧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针对目前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综合性的教学改革策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高职推销技巧教学现状
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对推销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各高职院校针对社会需求对推销技巧课程教学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并在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以下普遍性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
虽然目前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推销技巧教材较以往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推销技巧注重时效性,讲求贴近生活。而所使用的教材,大部教学内容较为成就,很多案例都是多年前的,且少数案例是属于编造出来的,偏离了市场营销实际,难以实现“学以致用”,不利于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方法单一
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学生而言,文化基础差,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性、自主性和自控性。加上推销技巧课程本身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殊性,若采用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将很难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兴趣,自然难以推销技巧课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这就要求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学评价传统
目前高职营销技巧教学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两个组成部分,这种评价体系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技能,无法实现对综合应用能力的评估和培养。而且这种应试型的营销技巧课程测试模式,不仅不会评估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还会对教与学的联动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学生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得不到本质性的提高。
二、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基于上述高职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考虑推销技巧课程的理论性结合实践性特征,以及高事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拟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多元化以及教学评价的科学化,将理论知识融于操作实践,着力培养学生的推销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为学生的就业、择业以及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一)教学内容的模块化
对于推销技巧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结合企业职场实际、考虑实际岗位要求、根据学生发展方向,更新、优化和整合教学内容。以能力本位为目标,既突出理论性,又强调操作性,以传统教学单元为主脉络,以任务驱动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重构,系统性、递进性、层次性的将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而每个模块包含多个典型任务和实践点,在夯实学生推销技巧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并构建符合学生特征的推销技巧知识及技能体系,以此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推销能力及职业素养。
(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促进推销技巧课程教学效率的提高,结合笔者的日常教学经验,主要包括以下教学方法。
(三)多形式案例教学
虽然诸多高职院校正在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替代案例教学法,但案例教学法本身所具有的教学优势是不容质疑的,关键在于对案例教学法的改进和创新,笔者尝试通过多形式案例教学来打破传统“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案例讨论”的教学形式。
1.教学案例与任务驱动的结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选择具有争议性时事案例,组织和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从而引出案例主题对应的教学模块下的任务,引导学生明确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完成相应的任务,在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及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点。改变以往以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教学单一模式,也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唱独角戏”的现象。
2.教学案例呈现形式的形象化。以图片、动画、视频等形象化形式呈现推销案例,例如,在学习接近和说服顾客技巧时,引入赵本山小品《卖拐》视频,由学生思考、总结接近顾客及说服顾客的技巧。
(四)情景教学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积极构建推销技巧实训室,模拟实际商务活动中的典型场景,创建商务化的推销技巧学习情境,将职业情境与学习情境对接,通过楼盘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汽车销售等场景的布设,以任务为驱动,由学生模拟完成推销人员相关推销任务,并将整个任务完成过程记录下来,进行录播、观摩、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知识和技巧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
(五)翻转课堂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可选取推销中的个别模块,例如接近准顾客的方法,布置自主学习任务,由学生借助教学软件及教学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评价各自的学习成果,然后由教师加以评价和指导,由此强化学生对相關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六)体验教学
考虑推销技巧课程的实践性特征,在推销技巧课程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步入社会,接触实质性的商务活动。例如在学习推销技巧“顾客异议的处理”时,鼓励学生到终端实地观察销售人员处理顾客异议的过程,然后分享自己心得,总结顾客异议的类型,分析顾客异议的原因,思考处理顾客异议的方法,进而掌握顾客异议处理相关理论知识与技巧。同时,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安排学生到一线进行轮岗实习,进行推销技巧的观察和体验,熟悉商务活动的操作流程及要求,其间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所遇到的相关问题。
(七)教学评价的科学化
传统的营销技巧课程考核侧重于理论知识点的考核,易于实施,但无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评价。因此,在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以能力考核为核心,注重过程性考核,将学习过程和终结性成绩结合,建立了教学评价新模式:综合成绩=平时成绩+ 中期模拟+ 期末模拟。
平时成绩主要包含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等内容,为保证客观公正,可建立课程学习档案,将学生各项评分均记录在案。中期模拟即每个学生须制定推销方案并模拟完成推销过程,然后进行评价,评分记入课程档案。期末考核是主要是推销模拟考核,将学生分成偶数组,由教师设计推销任务背景、细化任务指标及评分标准,各组结合推销任务撰写推销方案书。指导教师依据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对模拟推销过程进行评分,两项分数相加即为期末考核评分。
三、结语
高职营销专业推销技巧课程的特征及教学目标决定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体系,文章只是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作了分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还需考虑教学各个环节,综合性的改革和优化推销技巧课程教学体系,进而提高教学效率。